月子病,亦称之为“
产后风、月痨、月家痨、月奸病、月中伤、干
耳病”等,是妇女在分娩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侵入而引起的一种病症。
妇女产后,因妊娠引起的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
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称为
产褥期。如此期间调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产生月子病。分娩时如产妇妊娠末期患有
阴道炎、临产前不久洗过
盆浴或有性交史,或产妇所用物品特别是会阴垫不清洁,或助产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
阴道检查次数过多等情况,易引起
产褥感染。分娩后,产妇的
子宫颈、阴道和外阴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子宫腔内胎盘附着处不可避免地留下较大的创面,这给
致病菌引发
产后感染提供了途径。此外,由于某些异常的妊娠和分娩情况,如
贫血、早破膜、
产后出血等,可导致身体
免疫力下降,也给产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1.
亡津失血,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
产伤或失血过多,使阴血骤虚,加之产后调养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
2.瘀血内阻,产后元气亏虚,气血无力,气滞血虚;或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寒邪乘虚入体,血为寒凝,以导致
恶露不畅,留而成瘀;或复因产前即有气郁血滞,以致瘀血内阻;或因产后余血浊液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患。
3.
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正气减弱,即所谓“产后百脉空虚”,因身体虚弱,稍有感触,或
产时、产后调理不慎,均可导致脏腑
功能失常,变生百病。
1.妇女在
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
风寒湿邪侵入,临床常见浑身怕冷、怕风、
出虚汗,
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加重,好着衣,严重的患者甚至热天穿棉衣,
中医理论认为“寒邪入骨”。
2.情绪抑郁,容易引起
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其临床症状是:怕冷、怕风、关节疼痛,此外还伴有麻木、抽搐、
胀痛等因素。
3.妇女在月子里过多房事可
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乘虚侵入。它的临床症状是:除浑身怕冷、怕风,关节疼痛之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
腰酸、困、疼,不耐疲劳,部分患者伴有风湿与
类风湿症状。
2. 运动、出汗后注意防着凉;
猪肾、
糯米、当归、知母、葱白、芍药。治产后
肾虚,
四肢疼痛。制法:以1200~1300毫升
水煮猪肾,待
水煎成800~700毫升,去猪肾入诸药,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时停火,一次服。
苡米仁、
薄荷、
荆芥、
豆豉,功效
健脾祛湿,散风除湿。治
风湿阻络而一身尽痛,筋脉挛急,屈伸不利。制法:将荆芥、薄荷、葱白、豆豉洗干净后,放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500毫升,烧开后文火煮10分钟,滤汁去渣,将苡米仁入砂锅内,加入药液,煮至苡米仁裂开酥为度。
生地、大米、
养阴生津,适用于
阴虚痹患者。制法:将生地切碎,用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取汁,复煎第二次。合并两次药液去渣,浓缩至100毫升左右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