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斑纹海豚
海豚科斑纹海豚属动物
暗色斑纹海豚(学名:Lagenorhynchus obscurus)中等体型海豚,躯体小而结实。头部从呼吸孔到喙端的斜降均匀。喙嘴不明显。背及尾鳍暗蓝黑色。胁侧到尾叶的对角区域有一深色斑带。眼下至鳍肢有灰色斑块。尾到背鳍有两条淡灰条纹。
形态特征
嘴喙短呈暗色。前额和缓斜降。眼睛四周有暗色小斑块。长胸鳍末端尖锐、前缘弯曲,胸鳍颜色比周围的部位深,边缘色深。背部以暗灰或蓝黑色为主。腹部白色。体侧有白色或淡灰色斑纹(有个体差异)。背鳍位于体背中央,高耸呈镰刀状,大致蓝黑色。背鳍前缘呈暗色(有个体差异),灰色的后缘可能呈深色;背鳍后半有淡灰色弦月状图案(有个体差异)。尾鳍蓝黑色,末端尖锐,后缘明显向内凹;尾鳍中央缺刻明显。暗色斑纹海豚族群间的体色图案差异非常微妙。
上、下颌每侧各有 枚尖细牙齿,直径约3毫米,上颌一般比下颌少两枚。
大小量度:初生体长55~72厘米;初生体重3~5千克。成体长1.8~2米,成体重50~90千克。
近种区别:暗色斑纹海豚极易与皮氏斑纹海豚(L.australis)混淆, 差别在于皮氏斑纹海豚体侧只有一道条纹,而脸部与喉部皆呈深色。
栖息环境
近岸物种,通常栖息于大陆架大陆坡的暖温水域。
生活习性
暗色斑纹海豚性好奇,通常极易接近。似乎乐于接近船只与人类。经常船首乘浪。跃身击浪的方式与其他的大洋性海豚一样有三种:一、圆弧状跳跃,再利落地以头先入水方式回落,此种可能用来寻找觅食中的海鸟。二、以体侧击水, 再做鲸尾击浪,此举用来告诉同伴食饵所在位置,或驱逐鱼群进入群队中央。三、在高空中翻转、扭体、转身,此类动作在摄食后常见。可一连跃身击浪十多次;而且经常一只带头,其余便群起效尤。该种海豚最具利他性,别种海豚遇险时,它们会施以援手。对跳跃嬉戏极其热忱,常于群中跃出水面。捕食期间频繁跳跃,可能是招呼其他伙伴速来支援。易被船只所吸引。游速迅捷,速度可达20节(1节≈1.852千米/小时)。
集群:通常6~15只组群,偶尔结成多达300只的觅食大群;群内不分性别年龄。暗色斑纹海豚的群体可维持数天不散。夜间在离岸不到1公里的海域,结成6~15只的小群,期间保持缓慢移动的休憩状态。早晨,则游入距岸2~10公里的深水区,组群觅食,各成员间每隔10米排成一列(可300只成群合作围猎)。午后,觅食群会集中在一块游戏交流。夜间,大群散做小群近岸休息。
发声:会发出多变的啸叫声、吱吱声、尖叫和咔哒声,声音响亮且具方向性。此类音波可在水下行进500~1,000米,空气中可传播3公里远。
分布范围
广布于南半球的暖温水域,呈环极性分布。尤其集中在新西兰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南部和非洲西南部。南美西岸的群体跨越一千多公里的智利海岸线,被从地理和生物学上分割开来。
原产地(海域):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和圣保罗岛(法属)、纳米比亚、新西兰、秘鲁、圣赫勒拿、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爱德华王子岛(南非属)。
繁殖方式
混配制,雄性通过竞争获取交配权,雌、雄间配对不固定。通常春季交配。雌性妊娠期11个月。秘鲁海域的产仔高峰期在8~10月份(南半球的冬末),新西兰和阿根廷海域的产仔高峰在夏季(11月至次年2月)。每胎产一仔。初生幼豚体长55~70厘米,重约5公斤。哺乳期18个月。秘鲁海域的暗色斑纹海豚,雌性在4.3~5岁进入性成熟期,雄性在3.8~4.7岁性成熟(Van Waerebeek & Würsig,2009)。
亚种分化
注:亚种来源参考。
种群现状
在重要分布区域,有效的种群丰度数据匮乏(Brownell & Cipriano 1999)。巴塔哥尼亚水域有近7,252只(Dans et al. 1997),宁法斯角、布兰科角和阿根廷水域总计有6,628只(Schiavini et al. 1999),秘鲁等海域的亚群可能受渔业影响,种群数量严重缩减(Van Waerebeek 1994)。
保护级别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 附录Ⅱ。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他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
生物分类
暗色斑纹海豚划入斑纹海豚属(Lagenorhynchus)可能不准确,该种最终可能被划入Sagmatias属(LeDuc et al. 1999)。
参考资料
Lagenorhynchus obscurus.Animal Diversity Web.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2:1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