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
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智能建筑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需要一套规范来指导我国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验收。
组成
智能建筑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10个子分部。
(一)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与通风、变配电、照明、给水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和冷却水及电梯和自动扶梯等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
(二)通信网络系统(CNS)
通信网络系统是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可实现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相连,确保信息畅通和实现信息共享。
(三)信息网络系统(INS)
信息网络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应用业务。
(四)智能化系统集成(ISI)
智能化系统集成应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等各子分部工程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管理系统(BMS)集成。BMS可进一步与信息网络系统(INS)、通信网络系统(CNS)进行系统集成,实现智能建筑管理集成系统(IBMS),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便于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使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五)火灾报警系统(FAS)
火灾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部分组成,实现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
(六)安全防范系统(SAS)
根据建筑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安防监控技术和各种现代安全防范技术构成的用于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刑事犯罪及灾害事故为目的的,具有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停车场(库)管理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七)住宅(小区)智能化(CI)
它是以住宅小区为平台,兼备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功能系统以及这些系统集成的智能化系统,具有集建筑系统、服务和管理于一体,向用户提供节能、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人居环境等特点的智能化系统。
(八)家庭控制器(HC)
完成家庭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及通信的控制器或网络系统,一般应具备家庭安全防范、家庭消防、家用电器监控及信息服务等功能。
(九)控制网络系统(CNS)
用控制总线将控制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等装置连接在一起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并完成管理和设备监控的网络系统。
特点
智能建筑工程从建筑电气工程中独立出来,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智能建筑工程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①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系统。它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多门学科的综合,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系统集成的实现,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问的互连性和互操作性问题,贯穿于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新的技术和系统充实和加盟这一领域。
②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多,具有高科技特性,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工程,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使用设备和材料品种多。一般由一家具有实力和智能系统集成经验的大型工程公司,来完成从技术到施工设计、产品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直至交钥匙的全方位服务。智能建筑工程往往从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就要开始介入,进行施工配合,到系统进入联调阶段时,往往建筑工程已完,装修与安装都已结束,甚至有时建筑工程都已交付使用。智能建筑工程各系统都还处在试运行阶段。
③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质量构成复杂,是由采用的元器件、主机设备、终端、系统软件以及安装调试等多种环节的质量综合而成,而这需要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设备制造等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不能搞条块分割。有些智能建筑工程质量不高,系统开通率低下,主要原因并不是选用的设备不好,而是因为把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技术服务分割成条条块块,造成许多协调上的困难。如果系统设备采购发生了变化,设计就要随之进行改变,同时要求施工也随之改变;如果施工中发现问题,要求设计改变,此时,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变更。系统设备进入调试阶段和集成阶段时,也离不开设备供应商和集成软件供应商,必须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和协议等。
④智能建筑工程要特别注意与其他工程密切配合,如土建、设备、管道、电力、照明和空调等各类工程。因为它与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规模紧密相关,信息点的分布各异,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合理协调,解决好管线敷设的配合问题,特别是与装饰工程的施工配合问题。
⑤智能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一般是分系统单独验收,有些系统还应在投入正常运行相当长时间(1~3个月)后再进行,所依据的标准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及各系统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 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200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 2007)等。
标准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综合标准规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一个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以下简称《标准》)
GB/T 50314-2006是智能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推荐性标准)。
(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 2003)(以下简称《规范》)
GB 50339-2003是智能建筑监测验收的主要依据,它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于2003年由建设部以第1 59号公告发布,同年10月起施行。《规范》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规定的原则编制的,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分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等章。各章的内容包括一般规定、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监测和竣工验收等节。在系统监测中又分别将监测项目分成一般项目和主控项目。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表、监测记录表和工程竣工验收记录表等。
设计原则
智能建筑工程方案的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计内容应是系统、完整、全面的;设计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设计原则如下。
1.先进性
系统的技术作使用应简便易机控制技术与计种管理层次使用作应简便易学。
2.经济性
与适用性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行、容易掌握,具有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系统应体现当前计算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的,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与实用性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
3.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应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策运,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开放性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消防、防盗、聚光系统实现联动,具有RJ-45网络通信口,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5.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在方案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6.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7.保留足够的扩展容量
在项目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应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9:48
目录
概述
组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