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索皮特斯岛战役,是
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455-453年,结果是
提洛同盟的埃及远征遭遇惨败。波斯大将美加巴佐斯率领2.5万陆军和大量战船反扑占领埃及4年多的提洛同盟军队,将其击败并包围在普罗索皮特斯岛,经过一年多的围困迫使希腊人投降。
围攻孟菲斯
作为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性地标,
孟菲斯最初由
埃及第一王朝的奠基人
美尼斯下令建造。因为北面就是富庶的
尼罗河三角洲,南面就是顺着河道延伸的大片耕地,所以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远在成为后世
法老们的王都与行宫之前,就已经是连接上下埃及的交通枢纽。
然而,经历了
喜克索斯人、
利比亚人和
海上民族的先后入侵,埃及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孟菲斯的安全性已随交通技术的发展而不若以往。加之
亚洲地区还先后崛起了更为可怕的
赫梯与
亚述两大帝国,便不得不将权力中心迁徙至更靠内陆的底比斯。至此,孟菲斯从新王朝开始走向没落,并且两度因亚述军队的破城屠杀而遭至重创。稍后虽重新成为抵抗军指挥部,却始终没能恢复到建城之处的巅峰状态。
直到
冈比西斯二世的
波斯军队占领埃及,孟菲斯才因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而重获新生。由帝国派遣的总督和直属军团,全都集中驻扎在这里。早年由法老修建的堡垒与行宫,也直接被改造为新主人的常备军营地与战略储备仓库。至于毗邻尼罗河的港口,也是不可多得的海军锚地,还能方便向南来北往的商船征收买路钱。因而,在面对
希腊-埃及联军的惨败(
帕普雷米斯战役)后,这里又成为他们固守待援的最佳栖身之所。尽管
古埃及的城镇防御理念,非常重视核心地带的堡垒-卫城营造,而经常直接忽略外围平民区的设施修建。但无论是本土作战的埃及起义者,还是远道而来的希腊盟军,都在当时对攻坚作战没太多研究。所以,除实施包围与劫掠周遭的不合作村舍外,其实也无法伤及那些躲在坚墙背后的对手。
随着战争时间的不断拉长,当初还锐气正盛的埃及-希腊联军也不免出现消极怠工情绪。尤其是作为东道主的起义者们,本身就是来自利比亚的蛮族后裔,很难对亲近
努比亚的
上埃及人产生感召或影响。而远在
欧洲的
雅典及其盟友,却要同时忙于应付
斯巴达、
塞浦路斯和波斯的三面威胁,早已没有余力派遣更多援助。唯有家大业大的
波斯帝国,还有充沛的财力组建下一支军队。但也需要时间进行人员整合、舰船施工和后勤筹备,从而使发生在孟菲斯城下的对峙被延续了整整4年。
到了公元前455年,大王
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的军队已基本整训完毕。总计有25000名来自波斯和
米底的健壮青年被召集起来,派往
小亚细亚南部的
奇里乞亚地区集结。同时,还有不少于这个数字的划桨手与海员,操纵着约300艘三列桨战舰,从塞浦路斯、
腓尼基和奇里乞亚奔抵往埃及战场。至于肩负指挥重任的迈加比佐斯,也是大王本人的连襟。在经过非常缜密的计划与准备后,决心将讨厌的雅典人彻底从
北非驱逐。
由于反波斯同盟的注意力完全被城市守军所吸引,所以对北方的海岸线缺乏警戒防御。迈加比佐斯得以率领舰队轻松闯关,并迅速贯穿整个三角洲区域,直接逼近了有大股敌人驻扎的孟菲斯城外围。查尔蒂米德斯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匆匆解除了对内圈敌人的包围,全部转向外侧实施抵御。然而,身边的埃及盟友却很快在大规模交战中败退下来。逼得自己也只能放弃原有阵地,率领残部上船撤离。最后总算是从狭窄的
尼罗河上杀出一条血路,转进到北面的普罗索皮特斯岛扎营。
土木作业
尽管已经在孟菲斯城下损兵折将,处在困境中的
雅典人依旧保持了高昂斗志。他们的新基地就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岛屿上,四周都有湍急的河水提供自然屏障。加之在地理上比较靠近利比亚,所以也容易获得当地人的支持或帮助。部分埃及起义军也站在他们这边,继续同逐步掌控局势的波斯大军展开对峙。
于是,当初的围攻者便立刻落入被包围境地。他们在岛上修筑了大面积的设防营地,还用余下舰船组成最外围的首道防线,严防任何敌军的轻易靠近。
波斯人空有数量优势,也因缺乏有效的攻坚武器而不得不留在四周干瞪眼。随即便如同早先的对手那样,将强攻转为长期围困,并把周围的同情者列为主要针对目标。策动这次起义的伊纳罗斯,则由于挡不住波斯人的进攻,只能继续撤退到海岸边从长计议。
公元前453年,占尽优势的波斯人也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他们开始从重新征服的埃及各地召唤廉价劳工,以土木作业代替无效包围,开始在尼罗河的上游逐步拦河。随着工程的迅速完成,普罗索皮特斯岛的周遭水道也全都变为干涸河床。先前还表现出誓死不从决心的埃及义军,立即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斗志全无。他们派人向帝国反面转达了投降之意,只留下始终在帮助自己的
希腊人孤身奋战。后者则一如既往地表达了不屈态度,并用标志性的重步兵方阵死扛不断登上小岛的敌军。
由于害怕希腊人同自己来个鱼死网破,波斯军队在自己稳操胜券之余,主动派人开启了和谈进程。经过一番并不复杂的讨价还价,同意让幸存的少量雅典士兵执行荣誉投降。但后者不得重返埃及,也不能走依旧处于临战状态的亚洲海岸。只能去往西面的
昔兰尼加半岛,再返回希腊本土的故乡。基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这条线路无疑要花费更长时间,也具有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但对于已铁定战败的雅典残军而言,这已经是他们所能获得的最佳待遇。
意想不到的结局
直到前450年,还有50艘来自雅典的三列桨战舰,载着部分援军从希腊本土驶入
尼罗河口,在同躲藏在海岸附近的伊纳罗斯等人汇合后,直接向南方的普罗索皮特斯岛高速前进。结果却不慎落入波斯军队的围歼陷阱,并遭几倍于自己的腓尼基舰队偷袭。最后除少数船只得以逃出生天,大部分人都在孟德斯湾被消灭殆尽。
至此,雅典的远征埃及行动便以完全失败而告终。虽然曾重创过埃及的波斯驻军,但自身也折损了250艘战船和50000名珍贵的青年劳动力。对于一个尚处起步阶段的新兴城邦而言,这样的打击无疑是非常致命的。由于害怕对方的大规模报复,他们便将
提洛同盟的金库从原先的
爱琴海岛屿搬迁到母邦。同时也进一步强化自己对各加盟国成员的控制力度,把原先的为争取自由而组建的联盟,逐步演变为只听一家之言的雅典帝国。最终,还为挽回盟主的颜面与胜利者人设,继续将更多兵力投入同波斯人的塞浦路斯岛争夺。其结果自然是给本身造成更大损失。
作为胜利者的波斯帝国,则重新控制了盛产粮食与廉价劳动力的尼罗河流域。原本因入侵希腊失败而看似是中道败落的国运,也由这一系列的胜利而得以被扭转。此外,空出来的多剩余部队,也能够在其他战区对抗整个提洛同盟的捣乱行为。从而在这场持续数代人之久的对抗中笑到最后。
至于风波的始作俑者伊纳罗斯,也在兵败被俘后遭极刑处决。因为他始终在谋求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壮举。即依靠少量外籍雇佣兵做靠山,发动那些害怕斗争又彼此敌视的埃及土著同自己去对抗强大帝国。哪怕他不是最后一个有此心思的逆天而行者,也很难比后来的模仿者们获得更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