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1937年?),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出生于北平(今北京东城区)的外交官家庭,1934年
中法大学毕业。“
九·一八”事变后
国难当头,为
抗日救亡运动而奔走,他不顾炮火奔赴前线,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中国士兵英勇抗战的事迹,发表了大量的战地报道和照片,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人物生平
1912年7月13日,方大曾出生在
北京东城区协和胡同。小时候,方大曾很喜欢拍照,为了满足他的爱好,读小学时,母亲花了7块大洋给他买了一台相机,让他在自家院子里拍照。从此,相机成了他
形影不离、
患难与共的伙伴。
1924年,就读于北平市立一中,开始拍摄北京的古建筑、各种民俗和社会底层的苦难生活。
1929年,17岁的中学生方大曾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自此,摄影从爱好逐渐发展成职业。
1930年,方大曾北平第一市立中学毕业后,考入中法大学经济系,1935年毕业,大学期间思想活跃,热心进步活动,曾与诗人方殷共同主编《少年先锋》杂志。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参加“
反帝大同盟”的机关报《反帝新闻》的编辑工作。
1932年,联合诗人
方殷共同主编《少年先锋》。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施虐者的残暴和同胞的顽强。
1934年,方大曾中法大学毕业后,得到了一架高级“
禄莱福莱克斯”,那是用他发表在一家英国杂志的作品《四子王旗的婚礼》的稿费购买的,以方德或小方署名在《
世界知识》等刊物上发表文章。
1935年,方大曾转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人成立“中外新闻学社”,受聘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干事,
一二·九运动后,参加“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是年采访绥东战场。
早在1936年11月,绥远抗战的炮声打响时,方大曾就到前线采访。这次长达43天的行程,他全面报道了绥远抗战,写出《兴和之行》、《从集宁到陶林》、《绥东前线视察记》等稿件,引起当时新闻业界著名记者
范长江、
陆诒等人的重视。
1936年,邀高尚红(北平青年会负责人)观看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
斯诺访问
陕北延安革命根据地拍摄的照片。夏天到天津《
大公报》求职,与范长江相识,经推荐任天津《大公报》记者。深入
宛平、
冀东、
绥远前线等地采访。
绥远抗战爆发后,到前线采访,活跃于长城内外,写下多篇附有摄影作品的通讯发表于《世界知识》。这时的方大曾“已成了驰骋长城内外、报道救亡爱国事迹的名记者了”(《新闻研究资料》第一辑66页)。
11月8日,在北平写成《宛平之行》采访记。
11月23日~28日,到河北唐山、昌黎等地采访冀东伪政府辖区,写成《冀东一瞥》。
12月4日,离开北平到绥远前线进行了长达43天的抗战初期著名的“绥远抗战”采访,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写成《绥东前线视察记》等战地通讯。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任中外新闻学社摄影记者、全民通讯社(简称全民社)摄影记者及《大公报》战地特派员,赴前线采访。7月10日一早,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三天骑上自行车即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他成为第一个到达卢沟桥前线的中国记者。
7月11日至7月22日,方大曾在北平家里写出长篇战地通讯报道《卢沟桥抗战记》,配以照片发表;7月23日,稿件和照片寄出;8月1日,《世界知识》杂志刊登。通讯约7000字,详细描述了卢沟桥事变的发端、当时守军的态度、敌方的动向,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消息。
8月初,方大曾独自一人在保定采访,写出了另一篇著名通讯《血战居庸关》。
在战事爆发的时候,老百姓都要撤退,但他逆人流而上,要用他的镜头捕捉到中国军人是如何抵抗日军的。
(图册来源:)
7月28日,方大曾和其他三位记者范长江、陆诒、宋致泉从保定出发再次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完成采访计划后准备绕道门头沟回北平,因道路阻断只好回撤至长辛店,再沿平汉线于30日返回保定。
8月8日,日军在北平举行“入城式”,有家不能回的方大曾迂回在长辛店、良乡、保定一带,行踪和报道随着战事而动。
8月底,范长江送方大曾登上由石家庄北去的火车,方大曾由平汉线转至山西在同蒲铁路沿线进行采访。
9月12日,他折回平汉线北段采访。
9月18日,涿州沦陷,当时,保定吃紧,他又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采访。据范长江的回忆文章《忆小方》中的记载:“……随着平汉战局的恶化,保定失守。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消息,汇款时也不知给哪汇去。问他的亲戚,回信说小方到保定时,正值保定失守。方大曾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在蠡县曾发出一信。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梳理方大曾的采访路线图可以发现,他所在的地方,往往是战事最紧张的地方。
方大曾最后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是1937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北段的变化》,此后就
杳无音信。在1937年9月中旬,保定的局势越来越严峻,9月24日至25日两天,日军在保定屠杀约两千多人,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家人失去了方大曾的音信。一般认为,方大曾作为一名失踪的战地记者,很可能是在1937至1938年间保定沦陷中牺牲于抗日前线,时年仅25岁。
从现有资料看,方大曾从“七七事变”到失踪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共在前线采写长篇通讯8篇,留存下珍贵照片40多张,报道了战争真相,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家庭生活
方大曾父亲方振东,译学馆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外交部工作,家境殷实。母亲朱理,妹妹方澄敏,姐姐方淑敏及其女儿张在娥和儿子张在璇(原《
四川日报》高级记者)。
1937年,方大曾失踪。母亲一直不相信儿子已经牺牲在抗日战场,一直在等儿子回家,到1969年去世,她一直等了32年。32年间,老人一直不肯搬家,她说跟儿子约定好了,他只要回来,她都在这儿等着。
去世前,老人才觉得盼儿子回来无望了,就让家里人拆下儿子作暗房用的小木屋的木料,给自己做了一口棺材,她要跟儿子永远在一起。
主要影响
在中国20世纪战争摄影史上,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一个是
沙飞,他不仅是鲁迅的崇拜者,也是为鲁迅拍摄遗像的人。沙飞后来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和新闻出版人。另一个就是方大曾,他是抗日战争初期活跃的战地记者,“七七事变”后由北京离家奔赴抗日前线,由范长江介绍作为上海《大公报》前线记者进行采访。两位摄影家同为1912年出生,作品风格样式和创作观念都可以和当时西方战地记者相提并论。但他们不同的历史价值在于:同为投身于抗战前线的热血青年,沙飞在山西参加八路军,用照相机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始末,他留下了大量价值不容低估的有关八路军部队和解放区的叙事作品。而方大曾1937年也到了山西,随后就在他的报道《平汉铁路的变化》发表后失去消息。方大曾摄影作品的着重点是对抗战前期正面战场作战的描述,他是中国抗战时期极为优秀的战地新闻记者。
方大曾被公认为是中国抗战“第一照”的作者和“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
方大曾留下的837张珍贵的底片,也由
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典藏,成为珍贵的抗战文物。
主要作品
作为青年摄影家的方大曾“人品纯正,热情,精力充沛……好像总是在走路,奔忙,不知疲倦”。他关心底层百姓苦难的生活,用相机记录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的社会民生,如《矿工》等。“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他又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留下了很多反映抗日题材的摄影作品,如《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
通讯选读
“
刚愎自用的日本少壮军人对于这两度战役的败死自然是绝不罢休。农民们被强迫着割平自己的庄田,不止此也,割完之后,还被活活地埋在地上,只留一个头在外边,等他们慢慢死去。至于妇女们所遭遇的命运,更不忍想象了!为什么我们不立刻动员,把这些惨无人道的野兽赶出境外呢!
“
二十九军在这次抗敌战斗中,其悲壮惨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记得在日军二次进攻的夜里,我军有一排人守铁桥,结果全部牺牲,亦未能退却一步。
“我感觉二十九军的兵士每一个都很可爱,他们平均年龄都很小,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正充满了天真活泼和英勇热烈的心,又何况他们都受过铁的训练与强烈的民族意识的浇灌呢!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
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卢沟桥抗战记》
“将士们离别绥东时,大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抛掉了,除了在战场上所需要的武器外,别的什么也不带,以示决心。没有一个人的脑子里,想到抗战以外的事。”——《血战居庸关·抢防南口》
“这是一个全民的抗战,是一个
生死关头的民族解放斗争,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并且必须组织在抗战行动之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着最后的胜利。”——《保定以南》
“时代的遗嘱”
“方大曾的作品像是三十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当一切都消失之后,方大曾的作品告诉我们,有一点始终不会消失,这就是人的神色和身影,它们正在世代相传。”——余华《消失的意义》,1999年
后世纪念
2000年7月,纪录片《
寻找方大曾》在央视播出。纪录片导演冯雪松从1999年发现方大曾后,开始了对其生平持续的寻找,先后出版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等专著。
2006年3月16日,方家三代人精心保管近70年的837张方大曾摄影作品底片,由其家人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4年,冯雪松《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专著出版发行。
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
2015年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他的失踪地——保定落成,并对外开放。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期《
等着我》,很多观众对这样一个场景记忆深刻:当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四名战士护卫着的方大曾半身铜像呈现眼前,全场观众集体起立敬礼,向这名战地记者表达敬意。
2015年8月31日,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在宁波书城举办“追寻一个记者、弘扬一种精神——《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读者见面会,宁波广电集团如意鸟创新团队通过作者冯雪松的现场介绍及后期对作品的研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并确定通过广播访谈的形式,以“寻找方大曾的历程”为主线,以“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为主题,以跨时空心灵感应般的独特视角展开了两代记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2017年6月,在纪念“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解读方大曾——方大曾作品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阅读笔记》一书在
四川省内江市范长江纪念馆举行首发仪式。书内26篇通讯,1篇译文和150余张图片,由
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冯雪松主编,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
方汉奇先生欣然题写书名,范长江长子范苏苏作序。
2017年7月7日,为纪念卢沟桥事变80周年,由
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创作出品的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92最动听》、音乐广播《如意鸟》栏目以及新媒体客户端“点看宁波”同步首播,并于7月10日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记录中国》栏目播出。
2018年7月7日,“
方大曾研究中心”在保定成立。
2021年,献礼剧《
理想照耀中国》在《我是小方》单元中,讲述了方大曾的故事。
人物评价
方大曾写出的有关抗日军事活动的一大批新闻作品,是对伟大的全面抗战的忠实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中国新闻史学泰斗
方汉奇评)
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一只旅行箱,见证了方大曾的工作作风,也成为后人将方大曾纪念室落户在保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民网评)
方大曾的确是不惧艰险的。今天,人们能从方大曾留下的自拍照中看到多张他攀登在高处的形象——在塔吊上、天梯上、山顶上,这个年轻人似乎总想站到更高的地方。(
澎湃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