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松,男,回族, 现任中央⼴播电视总台⿊⻰江总站站⻓ ,⾼级编辑,南开⼤学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研究中⼼名誉主任。中央⺠族⼤学研究⽣业界导师、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学兼职教授、范⻓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新华通讯社穆⻘研究中⼼研究员等。
人物简介
曾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驻澳⻔⾸席记者、台办公室公共关系处、综合处处⻓、纪录频道(CCTV9)副总监。
参与组织策划和实施澳⻔回归祖国五周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等重⼤报道任务。
2008⾄2017年,连续⼗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领导⼩组办公室成员。
第24届中国纪录⽚学术盛典终审评委,第5届中国国际⼤学⽣纪录⽚⼤赛终审评委。
1999年担任大型纪录片《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总导演。
2001年担任大型文献片《使命》导演。
1999年底开启寻找失踪战地记者⽅⼤曾之旅,拍摄纪录⽚《寻找⽅⼤曾》,⼆⼗多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家庄、太原、⼤同、蠡县、集宁、呼和浩特等地寻访,查询⼤量史料,采访百余⼈,数易其稿,完成了⾸部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的专著《⽅⼤曾:消失与重现》《⽅⼤曾:遗落与重拾》填补了中国抗战史、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的空⽩。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汉奇先⽣评价,“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把湮没了80多年的⼀位杰出的新闻⼯作者和摄影记者⽅⼤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贡献。”
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纪录⽚《寻找⽅⼤曾》《20世纪中国⼥性史》 《使命》《⽇⼦》等。专著《⽅⼤曾:消失与重现》《⽅⼤曾:遗落与重拾》《解读⽅⼤曾》《珍藏⽅⼤曾》等。作品被译为英⽂、韩⽂、土耳其文、印地语等在国外发⾏。
发表《影像的历史写作》《全媒体时代中国电视媒体公共关系需求趋势》 《“⼀国两制”框架下新闻报道探索》《论中央电视台品牌战略中的⼴告营销策略》《从“东北虎进村”探索融媒时代突发事件的应援报道》、《区域性国际传播的跨媒体合作模式研究》等学术论⽂⼗余篇。
监制、策划作品:纪录⽚《⾆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南联⼤》《如果国宝会说话》《城⻔⼏丈⾼》《⽂学的故乡》《书简阅中国》《曹雪芹与红楼梦》《他们与天地永存》《蔚蓝之境 》等百余部。
人物荣誉
曾获中宣部五个⼀⼯程奖特等奖、全国少数⺠族⽂学创作骏⻢奖 、中国新闻奖、全国⼈⼤好新闻奖、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鹰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2015年5⽉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曾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新闻⼯作者“缅怀⽅⼤曾,学习冯雪松”。
冯雪松专访作品《寻找方大曾——两代记者穿越时空的对话》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为哈尔滨冰雪季主题创作的推广语“约会哈尔滨 冰雪暖世界”及“冰世界 雪天下”城市IP,被哈尔滨文旅确定为“一核两翼”冰雪文化+冰雪产业模式。以“约会哈尔滨 冰雪暖世界”为主题的哈尔滨文旅推广营销案例,获国家文旅部2023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第一名。并获中国广告协会城市文旅品牌推广案例“长城奖-文旅好品牌”唯一年度影响力大奖。
社会活动
冯雪松先生倡建⽅⼤曾纪念室、⽅⼤曾研究中⼼,发起“⽅⼤曾校园⾏”公益计划,曾⾛进美国纽约州⽴⼤学、清华⼤学、北京⼤学、复旦⼤学、澳⻔⼤学、中国传媒⼤学等近40所⾼校演讲,受到社会⼴泛关注,被媒体称为引发“⽅⼤曾现象”的⼈
人物报道
个⼈事迹被《⼈⺠⽇报》、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中央⼈⺠⼴播电台、《光明⽇报》、《⼈⺠画报》、《环球⼈物》、《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以及⼈⺠⽹、新华⽹、光明⽹、中国⽹等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站⼴泛报道。传记《
早些归来早些眠》(红娟著 中英⽂版 中国外⽂局)。
人物评价
在《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中,卢沟桥事变中第一位到达现场、也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失踪牺牲的战地记者,回到当代人的视野。冯雪松精心构撰,纵横连缀,融合多种视角,生动重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一段英雄传奇。——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辞
冯雪松同志从发现、寻找,到深入开掘和研究方大曾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记录他的生平,宣传他的业绩,表彰他的精神,已经20年了。使被埋没了多半个世纪,几乎被遗忘了的一位杰出新闻摄影记者的事迹,得以重现和弘扬于天下,弥补了中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缺失。——方汉奇评
方大曾最终能够重回社会大众视野并引发“方大曾现象”,冯雪松居功至伟。——吕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评
冯雪松的寂寞之旅,因为坚守职业精神,挖掘历史深处,搜寻前辈轨迹,记录中国人的心灵史、中国新闻人的奋斗史而印象深刻。对两代记者弘扬的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的精神进行点评,是因为,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弘扬。——翟惠生 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评
这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是严肃严谨的文学态度,反映出冯雪松尊重并敬畏历史和艺术的情怀,也只有具备这种情怀才能使他真正走进历史的深处,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并在不断深化的艺术实践中与其寻找的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张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