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口分析是研究
金属断裂面的学科,是断裂学科的组成部分。金属破断后获得的一对相互匹配的
断裂表面及其外观形貌,称断口。
简介
通过断口的
形态分析去研究一些断裂的基本问题:如断裂起因、断裂性质、断裂方式、断裂机制、
断裂韧性、断裂过程的应力状态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如果要求深入地研究材料的冶金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断裂过程的影响,通常还要进行断口表面的
微区成分分析、主体分析、
结晶学分析和断口的应力与
应变分析等。随着断裂学科的发展,断口分析同
断裂力学等所研究的问题更加密切相关,互相渗透,互相配合;断口分析的实验技术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将会取得新的发展。断口分析现已成为对
金属构件进行
失效分析的重要手段。
断口观察
断口分析的实验基础是对断口表面的宏观形貌和
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通常把低于40倍的观察称为宏观观察,高于40倍的观察称为微观观察。对断口进行宏观观察的仪器主要是
放大镜(约10倍)和
体视显微镜(从5~50倍)等。在很多情况下,利用宏观观察就可以判定断裂的性质、起始位置和裂纹扩展路径。但如果要对断裂起点附近进行细致研究,分析断裂原因和断裂机制,还必须进行微观观察。
断口的微观观察经历了
光学显微镜(观察断口的实用倍数是在 50~500倍间)、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的实用倍数是在 1000~40000倍间)和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的实用倍数是在 20~10000倍间)三个阶段。因为断口是一个凹凸不平的
粗糙表面,观察断口所用的显微镜要具有最大限度的焦深,尽可能宽的
放大倍数范围和高的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最能满足上述的综合要求,故对断口观察大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
脆性延性
根据断裂的性质,断口大致可以分为几乎不伴随塑性变形而断裂的
脆性断口,和伴随着明显塑性变形的
延性断口。脆性断口的断裂面通常与
拉伸应力垂直,宏观上断口由具有光泽的结晶亮面组成;延性断口的断裂面可能同拉伸应力垂直或倾斜,分别称为正断口和斜断口;从宏观来看,断口上有细小凹凸,呈纤维状。对于
单轴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在理想情况下,其断裂面是由三个明显不同的区域(即纤维区、放射区和
剪切唇区)所构成。这三个区域实际上是裂纹形成区、裂纹扩展区和
剪切断裂区(对冲击拉伸则有终了断裂区),通常称它们为断口三要素。对于同一种材料,三个区域的面积及其所占整个断口的比例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例如:加载速率愈大,温度愈低,则裂纹扩展区(即放射区)所占的比例也愈大。如果定义裂纹扩展区对另外两个区面积的比值为R,则通常把R=1时的断裂温度称为材料的
韧性-脆性转变温度(或
延性-
脆性转变温度、塑性-脆性转变温度)。如果在同一温度和加载速率下比较两种材料的断裂性质,则R值愈小的材料,其延性(塑性)愈好。 断口分析
金属断裂
简介
为了阐明断裂的全过程(包括裂纹的生核和扩展,以及
环境因素对断裂过程的影响等),提出种种微观断裂模型,以探讨其物理实质,称为
断裂机制。在断口的分析中,各种断裂机制的提出主要是以断口的微观形态为基础,并根据断裂性质、断裂方式以及同环境和
时间因素的密切
相关性而加以分类。根据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知主要的
金属断裂微观机制可以归纳在表1中。
属于不同断裂机制的断裂,其断口
微观结构各具有独特的形貌特征。属于不同基本断裂机制的断口所观察到的典型微观形貌,其物理本质和断口特征为:
沿晶脆性
沿晶
脆性断裂是指断裂路径沿着不同位向的
晶界(
晶粒间界)所发生的一种属于
低能吸收过程的断裂。根据断裂
能量消耗最小原理,裂纹的扩展路径总是沿着原子键合力最薄弱的表面进行。晶界强度不一定最低,但如果金属存在着某些
冶金因素使晶界弱化(例如杂质原子P、S、Si、
Sn等在晶界上
偏聚或
脱溶,或脆性相在晶界析出等等),则金属将会发生沿晶脆性断裂。沿晶脆性断裂的断口特征是:在宏观断口表面上有许多亮面,每个亮面都是一个晶粒的界面。如果进行高倍观察,就会清晰地看到每个晶粒的
多面体形貌,类似于
冰糖块的堆集,故有冰糖状断口之称;又由于多面体感特别强,故在三个晶界面相遇之处能清楚地见到三重结点。
沿晶
脆性断裂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晶界面的状态和性质。实践表明,提纯金属,净化
晶界,防止杂质原子在晶界上偏聚或脱溶,以及避免脆性第二相在晶界析出等,均可以减少金属发生沿晶脆性断裂的倾向。因此,应用X射线能谱
分析法和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法确定
沿晶断裂面的
化学成分,对从冶金因素来认识材料的致脆原因,提出改进
工艺措施有指导意义。
解理断裂
属于一种穿晶
脆性断裂,根据金属原子键合力的强度分析,对于一定晶系的金属,均有一组原子键合力最弱的、在
正应力下容易开裂的
晶面,这种晶面通常称为
解理面。例如:属于
立方晶系的体心立方金属,其解理面为{100}晶面;
六方晶系为{0001};三角
晶系为{111}。一个
晶体如果是沿着解理面发生开裂,则称为
解理断裂。面心立方金属通常不发生解理断裂(见
晶体结构)。
解理断裂的特点是:断裂具有明显的
结晶学性质,即它的断裂面是结晶学的解理面{hkl},
裂纹扩展方向是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 〈uvw〉。为了表示这种结晶学性质,通常用
解理系统{hkl}〈uvw〉来描述。对于体心立方金属,已观察到的解理系统有 {100} <001>,{100}〈011〉等。解理断口的特征是宏观断口十分平坦,而微观形貌则是由一系列小
裂面(每个晶粒的
解理面)所构成。在每个
解理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接近于裂纹扩展方向的阶梯,通常称为解理阶。解理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金属的组织状态和
应力状态的变化有关。其中所谓“河流花样”是解理断口的最基本的微观特征。河流花样解理阶的特点是:支流解理阶的汇合方向代表断裂的扩展方向;汇合
角的大小同材料的塑性有关,而解理阶的分布面积和解理阶的高度同材料中
位错密度和
位错组态有关。因此,通过对河流花样解理阶进行分析,就可以帮助我们寻找主断裂源的位置,判断金属的脆性程度,和确定晶体中位错密度和位错容量。
准解理断裂
也是一种
穿晶断裂。根据
蚀坑技术分析表明,多晶体金属的
准解理断裂也是沿着原子键合力最薄弱的晶面(即
解理面)进行。例如:对于体心立方金属(如钢等),准解理断裂也基本上是{100}晶面,但由于断裂面上存在较大程度的
塑性变形(见
范性形变),故断裂面不是一个严格准确的解理面。
准解理断裂首先在
回火马氏体等复杂组织的钢中发现。对于大多数
合金钢(如 Ni-
Cr钢和Ni-Cr-Mo钢等),如果发生断裂的温度刚好在
延性-
脆性转变温度的范围内,也常出现准解理断裂。从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来看,在准解理断裂中每个小断裂面的微观形态颇类似于晶体的
解理断裂,也存在一些类似的河流花样,但在各小断裂面间的连结方式上又具有某些不同于解理断裂的特征,如存在一些所谓撕裂岭等。撕裂岭是
准解理断裂的一种最基本的
断口形貌特征。准解理断裂的微观形貌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解理裂纹与已发生
塑性变形的晶粒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对准解理断裂面上的
塑性应变进行定量测量,有可能把它同断裂有关的一些力学参数如:
屈服应力、解理应力和
应变硬化参数等联系起来。
韧窝断裂
金属
多晶材料的断裂,通过空洞核的形成、长大和相互连接的过程进行,这种断裂称为韧窝断裂(dimple fracture)。韧窝断裂是属于一种高能吸收过程的
延性断裂。其断口特征为:宏观形貌呈纤维状,微观形态呈
蜂窝状,断裂面是由一些细小的窝坑构成,窝坑实际上是长大了的空洞核,通常称为韧窝,它是韧窝断裂的最基本形貌特征和识别韧窝断裂机制的最基本依据。系统的观察表明,韧窝的尺寸和深度同材料的
延性有关,而韧窝的形状则同破坏时的
应力状态有关。由于应力状态不同,相应地在相互匹配的断口偶合面上,其韧窝形状和相互匹配关系是不同的。a为等
轴型韧窝,韧窝形成的应力状态为均匀应变型;b 为同向伸长韧窝,伸长方向平行于断裂方向,其应力状态为拉伸撕裂型;c为异向伸长型韧窝,伸长方向平行于断裂方向,其应力状态为刃滑动型;d为同向伸长韧窝,但伸长方向垂直于断裂方向,其应力状态为螺滑动型。除了上述四种基本的韧窝形状外,还存在混合应力状态下所形成的韧窝,
理论分析表明,
最低限度有14种,其中8种已从
实验观察到。 断口分析
由于韧窝的形状与
应力状态密切相关,故对断口
耦合面上相啮合部位的韧窝形状、尺寸和深度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断裂时所在部位的应力状态和裂纹扩展的方向,并对材料的
延性进行评价。还有其他断裂的机制如:疲劳、蠕变和
应力腐蚀断裂等。
微观断裂
作为材料
断裂韧性指标之一的
裂纹扩展阻力Gc,它不但是一个材料常数,而且也同断裂的微观机制有关。例如:当断裂机制是沿晶
脆性断裂或
解理断裂时,Gc值较小;反之,当断裂机制是韧窝断裂时,则Gc值较大,如表2所示。 断口分析
断裂微观机制的分析,有可能把断口的形貌分析同断裂力学指标联系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系统地建立了断裂机制图,这对解决一些工程断裂问题十分有用。所谓断裂机制图,是指选择适当的断裂参数、力学参数或物理参数作为
坐标系,用它来确立各种可能出现的微观断裂机制的区域,以便发现各类
金属断裂的普遍规律。在
工程应用上,断裂机制图对
工程设计,材料的选择,使用条件的限制,以及
失效分析等都能提供十分重要的
指导性意见和数据资料,正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书目
孙智C.L.Briant & S.K.
Banerji, International Metals Review,23(1978),No.4,164. C.D.Beachem,Met.Trans.6 (1975),No.2,377. M.F.Ashby,C.Gandhi & D.M.R.Taplin,Acta.Met.,27 (1979),No.5,699;No.10,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