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区成分分析(microanalysis)是指样品表面
线度约1微米的面积内进行
成分分析的
技术。简称为微(束)分析或微探针。分析结果反映由微小面积和取样深度决定的有效探测
体积内的平均成分和含量。分析时若对样品表面
扫描即可探测成分的面分布及相应的
表面形貌。此类
成分分析大多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以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
高新技术日益超微小型化,微区的线度也由约1微米向亚微米、纳米(10-9米)乃至原子尺寸(10-10米)方向延伸,对
微区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区成分分析技术种类繁多,大多是用能会聚成微米的
射线与样品
相互作用,在有效探测体积内
激发出
射线的
能量(或
质量)和
强度来进行成分分析的。入射和出射的射线可同可异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微区成分分析技术,常用的有
电子探针、质子探针、俄歇电子探针、
离子探针、激光探针、
原子探针和
近场光学显微镜等。
用能量几万电子伏直径约1微米的电子微束,在样品表面取样深度近1微米的微区内激发出标识
X射线,由其能量和强度来识别组成的
元素和含量。探测极限为10-14—10-15克,可用于探测
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4的元素。定量分析
精确度近1%,可与
电子显微镜兼容。
把电子探针中的
电子换成
质子就成为质子探针,即质子显微镜。相对于电子探针,由于
轫致辐射小,探测
灵敏度可提高2—3个数量级。此外,还可在
空气中进行分析且是非破性的,对生物样品如
细胞中的
微量元素的成分分析特别有价值。缺点是质子射线要从
加速器中引出。
用比电子探针能量低的数千电子伏电子微束,在样品表面取样深度仅为0.5—2纳米的表面层内激发出
俄歇电子,因为其能量与原子内层
能级有关,所以具有“指纹”鉴定的特征。探测极限为10-4。
定量分析较好,特别适作微区表区低原子序数元素的成分分析。
用能量数千电子伏,直径约1微米的一次
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微区使样品受损面溅射出二次离子,经
质谱法分析可得到每一时刻新鲜表面下取样深度为2—10纳米范围内的
多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探测极限在10-15—10-19克,可用于测量
半导体、金属、
合金的
痕量和微量成分以及它们随深度的分布。缺点是以破坏样品表面为代价,而且难作定量分析。
用直径约0.5微米的激光微束在样品表面取样深度几微米内的微区激发出
离子进行
质谱分析。探测极限可低到几千个
原子,约10-18—1020克。缺点是对样品有破坏性。
利用针头状导电样品在高电场区发生
场电离和
场发射所产生的离子进行质谱分析。优点是针头直径要小到1至几个原子,且取样深度仅1个原子层,其探测限可低到1个原子。缺点是对样品要求高,且有破坏性。
上述几种成分分析技术
横向分辨率仅为1微米,而
原子探针应用中又有局限性,所以根本不能满足超微小型化
成分分析的要求。1983年发明的隧道显微镜及其近场工作方式为解决此局限性开拓了新思路。1984年发明的
近场光学显微镜有望成为超小微区成分分析的有效方法。近场光学显微镜与样品间距小于
光源的
波长,此时成像的
分辨率不再受光波
衍射的限制,可比原波长小1—2个数量级,已达纳米尺度,还有望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