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研制并发布的阅读指导目录。 4月22日,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发布目的
《指导目录》旨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加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提升
科学素养,打好中国底色,开阔
国际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指导目录》的研制历时一年,来自国家教材委、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的110多人的专家团队,经过基础研究、专业推荐、深入论证多个环节,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精心遴选出300种图书。《指导目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努力突出
方向性、
代表性、适宜性、基础性、全面性和开放性,力求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
目录内容
《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
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统筹考虑了中小学生
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阅读数量。《指导目录》所列书目分为
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充分体现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目标。
人文社科类注重选择反映领袖人物、重要历史人物和
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将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贯穿三个学段,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文学类既注重推选了中国
传统文学名著和红色
经典作品,帮助中小学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又遴选了世界文学名著和外国当代优秀作品,帮助中小学生增强对优秀
多元文化的理解。自然科学类选择了充分反映古今中外科学成就的经典著作,并注重推荐当代中国作家的原创
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艺术类着重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和鉴赏传统戏曲、书法和
古代建筑等,培育和提高学生
审美能力。
研制标准
《指导目录》的研制主要坚持了6个原则:
一是方向性。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
价值取向,坚持立德树人,遵循
教育规律,以文化人,为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二是代表性。选择历史筛选积淀下的具有较高思想价值、
文化价值或
科学价值的代表性经典读物,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特别是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是适宜性。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
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科学地选择适合不同学段、年龄段的青少年
儿童读物,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突出趣味性,注重对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
阅读兴趣和
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是基础性。对读物精挑细选,做到量少质精,作为全国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基础推荐书目,努力为全体青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国民
基本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是全面性。覆盖多领域多学科,按照学科分别推荐,合理分配各类别的比例,平衡兼顾读物的学科、国别、体裁、题材、风格、年代等因素,贯通古今中外;体现学段的衔接和梯度,打通课内外的界限,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实际。
六是开放性。与时俱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阅读指导目录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此次《指导目录》标注(2020年版),将不断完善更新。
研制过程
《指导目录》研制工作于2019年3月份启动,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来自国家教材委、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的110多人的专家团队,经过
基础研究、专业推荐、深入论证、精心遴选,形成《指导目录》。
第一阶段是基础研究。一是梳理和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学生阅读的标准;二是梳理和分析了有关学生阅读的研究文献;三是汇编和统计了国内已有代表性书目及
分级阅读书目;四是收集和整理了世界上部分
国家和地区公布的阅读书目。
第二阶段是专业推荐。组建了由国家教材委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阅读推广人和中小学校长代表等各个领域的共16位专家构成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指导目录》所列
图书分类、遴选标准和遴选参考范围。然后成立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4个方面共48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从确定的遴选参考范围中,推荐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
第三阶段是深入论证。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先后组织专家工作组进行
实体书通读,综合组进行学段适宜性审读,来自国家教材委思政
审议等专委会的14位专家进行思想政治审查,严把推荐图书的政治关、思想关和科学关。同时,面向教育界、科学界、
新闻界、
出版界等领域知名人士,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和相关部委负责同志等各个方面共36位代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指导目录》。最后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指导目录》。
《指导目录》研制历时一年,先后集中召开会议12次,专家团队内部会议20余次,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遴选推荐,努力突出方向性、代表性、适宜性、基础性、
全面性和
开放性,力求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
基本结构
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
阅读时间,《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推荐图书共300种。考虑到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时间的限制,推荐图书数量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学生过重的阅读负担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统筹考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图书容量,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分别推荐110种、100种和90种。考虑到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
身心发展区别较大,小学阶段再分为低、中、高三段,分别约占小学
推荐书目的20%、30%和50%。
为落实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
教育目标,结合中小学学科特点和课时安排,《指导目录》划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每个学段中,人文社科类图书约占20%,文学类图书约占50%,自然科学类图书约占20%,艺术类图书约占10%。其中,人文社科部分突出历史类读物的占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历史观。
《指导目录》推荐中国作品比例为76.7%,外国作品比例为23.3%,培养中小学生注重自觉延续中华优秀
文化基因,增强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
自豪感,又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发布意义
《指导目录》是对现行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对于丰富中小学生精神
文化生活、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指导目录》所列图书供学生
自主选择阅读,各地各校不作统一要求,不得强制使用,不得要求学生全部必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用好《指导目录》,同时根据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对《指导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更新。
指导目录
小学段
初中段
高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