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艺学是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在视听教学和程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方法论特征的新兴边缘学科。以教育科学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
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性、可再现性、可测量性和可控制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在既定的教育目标下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规律与方法。
教育科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对教育过程中可操作的因素,加以分析、选择、组合和控制,从而进行实验性研究,以便取得最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门工艺学科。所谓可操作因素包括:①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一类的教育情报;②教材教具、
教学机器一类的教育媒体;③教育与
教学方法、教育环境、
教师与
学生行为、师生编组以及上述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等。教育工艺学不单是教育机械化的问题,而是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理学、工艺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知识,在教育目标的选择、
教育行政管理、日常的
教学与教育活动等方面,探讨“教育最优化”的理论、技术与实践的一门综合科学。
教育工艺学与教育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有密切联系。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是在视听教育、
程序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中盛行电影与广播视听教育的研究,并逐渐普及于学校。192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S.L.普雷西试制成了第一架多重选择的教学机器。这种机器既能为学生呈示问题,又准备了可让学生从中选择标有号码的正确答案。1932年,普雷西又预言教学机器会给教育界带来革命,积极推进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加速培养专业人员的需要,视听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到了50年代中期,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B.F.斯金纳从理论上论证了程序学习和教学机器的心理学依据,这就更加推动了
程序教学及教学机器的发展,随着60年代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放映、录音、录像、电视设备进入教学领域,加速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教学改革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另外,一些社会因素,如50 年代和60 年代开始注意教育的经济价值,高等教育大发展, 国际间科技竞争加剧,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等,也促使视听教育、程序学习、电子设备、
系统工程学、行为科学与工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开始从工艺学角度,用控制论观点解释教育,于是在60年代初期与中期,先后在美国和日本诞生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教育工艺学(欧美国家称“
教育技术学”或“教育工程学”)。日本的图书公司于1971年出版了一套 8卷本的教育工艺学讲座丛书。
教育工艺学研究的领域很广:①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的成果,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研究。包括视听教育的研究,即以通信媒体论和视听教育论为理论基础,把工业技术中的硬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如:高架投影机、录音与录像机、
闭路电视、
语言实验室等各种
电化教育设备的应用研究;利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和
计算机管理教学(简称CMI)为中心的
信息科学技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教育系统模拟、教育情报检索和教育数据处理的研究。②利用心理学、
教育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有关教育、
教学内容的配列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如学习程序设计、
发现学习、集体编组等的研究与尝试。③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等方面的研究。④利用工程学的知识,设计有效的教育场所、设备和教具的研究,如学校建筑、教室结构、黑板、课桌椅、计算尺、实验仪器、反应分析装置等教学设备和教具的设计制作研究。
教育工艺学应用实验计划法、行为观察记录仪器等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通过实验、调查、观察来收集资料,对构成教育过程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综合各种提高教育效果的最优因素来制定计划,再通过计划的实施来测量其效果,而后改进计划,这就是教育工艺学的方法。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教育系统化,即从教育系统的侧面(指构成教育的人、物、信息、资金的组合)、水平(指着眼范围的大小,如社会的、学校的或是教学系统的范围)、领域(指教育系统所涉及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教师与学生,教育媒体,经营管理4方面)等角度出发,为探求最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而将有关教育的各种因素加以最优组合的方法。这样就能为学习者个人或集体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发现并选择最优的教育效果测度,最优的教授活动和最优的环境条件,以便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育工艺学的目的。它的方法论的特征是客观性、可再现性、可测量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