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摈,汉语二级字,读作摈(bìn),本是“”的异体字现代汉语分成两个字。本意是接引宾客。现专用于表示排斥、抛弃。
汉字释义
基本字义
1. 排除,抛弃:~弃。~除。~黜(罢黜并放逐)。~诸门外。
2. 古同“”,迎宾。
3.笔顺读写:横、竖钩、提、点、点、横钩、撇、竖、横、竖、横、撇、点
详细字义
〈动〉
1. 排斥;弃绝 [discard;get rid of]
摈,相排斥也。――《玉篇
贤者摈于朝。――《淮南子·说林训》
六国从亲以摈秦。――《战国策·赵策》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三回:“诸侯咸恶秦之无道,复为‘合从’以摈秦。”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2. 又如:摈兑(除掉;以命换命)摈落(排去,弃而不用);摈压(受到排斥压迫)
3. 通“”。导引宾客 [guide]
宗人摈。――《仪礼·有司彻》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周礼·司仪》
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周礼·小行人》
常用词组
摈斥 bìn chì
[reject] 排斥;弃去
摈斥异端邪说
引证解释
排斥;弃去。 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奇才而莫用。”
陈鸿东城父老传》:“盖以其为小说家言,近于猥琐诞妄,故摈斥不録。”
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这一去,摈斥海岛,葬江鱼之腹。”
郑振铎桂公塘》十五:“天祥的心绪和来时却截然的不同,还带着沉重的被摈斥的悲愤。”
摈除 bìn chú
[discard;get rid of] 排除;抛弃
排除,抛弃。如:摈除杂念,专心学习。
摈黜 bìn chù
[be dismissed from office and sent to a far away place] 斥退废黜
引证解释
斥退废黜。《元史·崔彧传》:“凡丞相安童迁转良臣,为阿合马所摈黜,或居散地,或在远方,并令拔擢。”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以一东二冬并叶,或三江七阳互施,吾知司选政者,必加摈黜。”
摈弃 bìn qì
[cast away;reject] 抛弃
摈弃旧的规章制度
引证解释
亦作“摈弃”。
1. 排斥抛弃。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孤逐女》:“妾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
三国 魏 曹丕 《诏王朗等三公》:“今将休息,栖备高山,沉权九渊,割除摈弃,投之画外。”
苏舜钦 《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吾侪性疏拙,摈弃安足痛。”
峻青黎明的河边·血衣》:“看到这一切,李老头子摈弃了他那迷信的思想,再不幻想什么天雷了。”
2. 犹放浪。《南齐书·文学传·卞彬》:“彬颇饮酒,摈弃形骸。”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摈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必仞切,宾去声。斥也,弃也。《崔寔政论》寡不胜众,遂见摈弃。 又与傧同。导宾也。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在主曰摈,在客曰介。《礼·聘义》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疏》承者,承副上摈也。绍者,继续承摈也。《周礼·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注》摈而见之王,使得亲言也。 又《正韵》𤰞民切,音宾。义同。通作宾。俗作𢷤。
说文解字注
傧或从手。今经典作摈相字多从此。庄子徐无鬼注曰。摈,弃也。此义之穷则变也。摈之言屛也。
方言音韵
赣语:byin4,摈摈办办
粤语:ban3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字典.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41
目录
概述
汉字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