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傧,汉语二级字,读作傧(bīn),傧是“宾”的分化字,本意指接引宾客。引申指接引宾客的人。后来又指陈列、抛弃等义。
文字释义
(1)〈文言义〉〖动〗接引客人
王命诸侯,则傧。——《周礼·春官·大宗伯》 孔颖达疏:“傧,谓进使前以受策也。”
乃退,傧于东序。——《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傧宾于东序。”
又如:傧士(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傧相(迎宾称傧,赞礼称相)
引申指接引宾客的人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穣穣兮委如山。——扬雄《甘泉赋
(2)〈文言义〉〖动〗陈列,陈设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诗经·小雅·常棣
(3)〈文言义〉〖动〗排斥,抛弃
大王收率天下以傧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战国策·赵策二》
哀二妃之未从兮,翩傧处彼湘濒。——《后汉书·张衡传》李贤注:“傧,弃也。”
(4)通“宾”,敬
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礼记·礼运》
(5)同“颦”(pín)。皱眉
傧笑连便。——枚乘《菟园赋》
(释义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傧
导也。从人宾声。摈,傧或从手。必刃切
说文解字注
〖导也〗
导者,导引也。《周礼·司仪》注曰:出接宾曰摈,聘礼。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注曰:摈谓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也。士冠礼,摈者请期。注曰:摈者,有司佐礼者,在主人曰摈。按摈经典多作摈。史记作宾,《廉蔺列传》:设九宾于廷是也。○聘礼,宾用束锦傧劳者。又傧之如初,又傧之两马束锦,又无傧。凡言傧者九。郑曰:上于下曰礼,敌者曰傧。上于下曰礼,谓如主国之礼聘宾是也。敌者曰傧、谓如傧劳者,傧归饔饩者等是也。郑据礼经字作傧,是以周礼司仪宾亦如之,宾使者如初之仪皆云宾当为傧,易宾为傧。取宾礼相待之义,非摈相之义也。然则合二礼订之。摈相字当从手,宾礼字当从人,许傧摈合而一,云导也。与二礼及郑说不合,刘昌宗说聘礼傧与摈同。虽本许,而令学者惑矣。今礼经石本版本于此九傧字内错出摈字。非是。○又毛诗丝衣绎宾尸也。有司彻宾尸。经典释文古本皆作宾。又无必刄反之音。而唐宋石本版本宾傧错出。要之古无作傧尸者。此学者所当知也。○《小雅(常棣)》:傧尔笾豆。传曰:“傧,陈也。”
〖从人,宾声〗
必刃切。十二部
〖 (摈) 傧或从手〗
今经典作摈相字多从此。《庄子·徐无鬼》注曰:“摈、弃也”。此义之穷则变也,摈之言屏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傧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必刃切,宾去声。导也,相也。《礼·聘义》卿为上傧,大夫为承傧,士为绍傧。
又接宾以礼曰傧,接鬼神亦然。
又《礼运》山川所以傧鬼神也。《注》傧礼鬼神,而祭山川也。《石经》从手作摈,亦省作賔。
又进也。《周礼·春官》王命诸侯则傧。
又陈也。《诗·小雅》傧尔笾豆。
又《广韵》必邻切《集韵》卑民切,并音賔。敬也。
又同摈。《战国策》六国从亲以傧秦。
又同颦。眉蹙也。《枚乗菟园赋》傧笑连便。
考证:〔《礼·聘义》主人三傧,宾三介,因宾而作,故从宾。接宾以礼曰傧,接鬼神亦然。〕 谨按聘义无此文,其见于注中者曰宾见主人陈摈。释文摈,本又作傧。下文及注皆同。所谓下文者谓卿为上摈三句也,是经文摈又作傧矣。今据此谨以主人三傧十四字改作卿为上傧,大夫为承傧,士为绍傧。其下文接宾以礼曰傧,接鬼神亦然。别是一义谨增又字以别之。
音韵方言
广韵
pin [ pin˧ ]‖[ pin ]
必邻切,平眞帮 ‖宾声眞1部
【注解】傧敬也。又音𣩵。
pind [ pin˦˩ ]‖[ pins ]
必刃切,去震帮 ‖宾声真1部
【注解】傧傧相也。《说文》:“导也。”必刃切。七。
方言音
◎ 客家话:[梅县腔] bin5 [海陆丰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in4 [宝安腔] bin5 bin1 [客英字典] bin5 [台湾四县腔] bin5
◎ 粤语:ban1 ban3
◎ 潮州话:波因1 [揭阳、潮阳]波嫣1(宾),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音韵方言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27
目录
概述
文字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