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祭祀抗清三公
江苏省江阴市文庙内公祭的清代人物
‌江阴祭祀抗清三公‌是指纪念在江阴战役中英勇抗清的三位英雄人物——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
历史背景
血色江阴
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等人领导下进行了一场壮烈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以江阴抗清三公为代表的江阴士民抗击清军的英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伤七万五千余人。
忠义之邦
清初,十万江阴百姓为抵制“剃发易服”令,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独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折损三王十八将,杀死清军七万五千余人。江阴人民浴血奋战,人手不够了,老人、孩子也出来了,就连监狱的囚犯、妓院的妓女、也放下所有个人小节,为了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大义,他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没有一个逃城的,血战到最后。最后在清军二百多门重炮的轰击下城破,江阴城举城殉节,高唱着“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的雄壮军歌,竟无一人降者。
城破,清军开始屠城,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赴水、蹈火、自刎、投缳者不能悉记。内外城河、泮河、孙郎中池、玉带河、涌塔菴河、里教场河处处填满,叠尸数重,投四眼井者二百余人,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最后全城仅老幼53人幸存。中华自古多壮士,可杀不可辱,正是危难之际总有仁人志士,才使得中国文化5000年不断绝。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阎应元殉节前题诗)
“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将军胙土分茅,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阎应元答刘良佐劝民歌》)
“你是明朝的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却来做清朝的县令,羞也不羞,丑也不丑?”(江阴之变前上书降清县令要求留发)
“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臣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战役中江阴一无名女子殉节前题诗)
“臣心已尽,臣力已竭;土归新朝、身还故主,臣节於以完矣。”(慕卢氏)
“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着;止以变革大故,随时从俗。方谓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 岂意薙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不然,纵百万临城,江阴死守之志已决,断不苟且求生也。”(江阴义民答清军招降书)
这是一场面对衣冠蛮夷化的生死搏击,是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值得后人共勉。
战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满清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乾隆皇帝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对江阴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而第一位赞誉江阴为“忠义之邦”的,则是清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这位学政大人“督学时念邑殉乙酉之义,特书忠义之邦四大字”。当时,主持君山梅花书院的诸生何春煦,将这四个字摹勒后,悬挂于书院仰止堂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阴修城时,知县金咸请邑人张锡龄,将二十多年前姚文田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临刻于石,每字两尺见方,嵌入南门城垣。进出南门的江阴人,看到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字,无不平添几分自豪感。1937年冬,日寇入侵,江阴南城门上的 “忠义之邦”石额遭炮击,毁去“义之”两字。八年抗战,江阴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终于同全国人民一起战胜了日寇。
现存江阴南城门古称朝宗门,明末守城战中,守城勇士曾奉阎应元之命,从此门冲出,给移营十方庵的清兵以重创;阎应元还在南门城楼上亲自操炮,将正在十方庵高台指挥的清军十王当场击毙,南门之战成为抗清守城一役中浓墨重彩的篇章。1946年12月12日,《江声日报》以《“忠义之邦”万世流芳 南外大街更名忠义路》为题,报道了这条街正式更名的消息。报道中称,命名忠义路,一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孤城抗敌,博得忠义之邦不朽之光荣;二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的忠义战绩。1947年,蒋介石为江阴书“忠义之邦”四字,现摹作江阴南城门门额,光前裕后。“文革”期间,“忠邦”两字被毁掉,直到1986年按摹本重刻后补上。
抗清三公
1645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坚持“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汉家气节。“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是人所共知的江阴精神。这种精神是江阴人民用几千年所流的血、汗和智慧沉淀而成的。江阴民众面对强敌,誓死守城81天的壮举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
阎应元(?—1645),字丽亨,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民族英雄。崇祯辛巳年,赴任江阴典史。上任之初,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黄田港,应元领兵拒守,连发三箭,皆有人应弦而倒。海寇心惊胆战,不敢再犯。他任内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纪突出,江阴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南明朝廷本想调他转任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因母亲病重,且道路堵塞,没能成行,全家便在江阴城外砂山脚下散居。在任江阴典史(相当于正科级公安局长)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陈明遇(?—1645),明末浙江上虞人,民族英雄。崇祯末年任江阴典史。弘光元年, 1645年,江阴降清,知县林之骥去职,新任江阴知县方亨布告全县剃发,诸生许用等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闰六月初二,江阴士民擒杀方亨,明遇被推举为领导,倡义抗清。二十一日,清贝勒博洛命令刘良佐包围江阴城,七月初一,开始攻城。七月九日,陈明遇迎阎应元入城主兵,守城战斗激烈异常,孤军坚守江阴八十一日。城破后,明遇命全家男女四十三人自焚死。复持刀与清军作殊死战,身负重创,身死僵立墙边。
冯厚敦(?—1645),冯厚敦字培卿,金坛人,民族英雄。崇祯末年任江阴训导,明末江阴义军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的领导下杀方亨、拒二十四万清师于城门之外,奋战八十一日,后在清军二百多门火炮轰开城门后于明伦堂冠带南向自缢殉节;妻王氏,与其孀妹结衽投水死。
江阴公祭
历史简介
2005年,六位汉服同袍江阴文庙明伦堂第一次公祭江阴八十一日中以抗清三公为首的殉节士民。每年时逢江阴祭祀,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服同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肃穆庄重的气氛中自发汇聚到江阴文庙缅怀英烈,怀着敬服心情,感怀那段被刻意埋藏的壮阔历史,追忆在乙酉江阴之变中全城殉节的华夏同胞。随着各地汉服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历年的江阴公祭已经成为汉服运动的一面旗帜,他承载着汉服同袍和华夏儿女最神圣的情感,最热血的回忆!
地点
江苏省江阴市文庙内,江阴市人民中路196号,门票价格:免费。
江阴文庙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后经元、明、清及民初五十多次扩修,绿树掩映中有一座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显得格外静谧。千百年来的历史风雨,使文庙显得破败零落。
由于江阴文庙是江阴古城的儒学圣地和江阴科举时代的最高学府,所以江阴居民历来有大年初一到文庙“走三桥”,以求“鸿运高照”的习俗。
元末文庙遭战乱破坏,后经多次整修,形成了以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崇对祠、戟门、泮池三桥为主体,庑、斋、坊、亭俱全,左庙制右学制,周长1539米的文庙建筑群
史载:诸生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方亨见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多杀树威”。这封密信被义民搜获,于是在初二日擒住方亨,斩杀清差,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时间
自2005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服同袍、华夏文化复兴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江阴,祭祀先烈。为更好地将江阴公祭传承下去,自2013年以后,由江阴汉服协会延陵汉魂牵头,定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进行一次小范围祭祀,于每年公历11月的第2个星期天进行全国公祭。
乙酉(2005)江阴公祭
丙戌(2006)江阴公祭:11月19日
丁亥(2007)江阴公祭:12月02日
戊子(2008)江阴公祭:11月22日
己丑(2009)江阴公祭:12月06日
庚寅(2010)江阴公祭:12月05日
辛卯(2011)江阴公祭:11月27日
壬辰(2012)江阴公祭:12月23日
癸巳(2013)江阴公祭:12月01日
甲午(2014)江阴公祭:11月09日
乙未(2015)江阴公祭:11月08日(公祭十周年)
丙申(2016)江阴公祭:11月13日
丁酉(2017)江阴公祭:11月12日
戊戌(2018)江阴公祭:11月11日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08:23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