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邦
历史事件
忠义之邦,是一场面对异族侵略、面对衣冠夷狄化的生死搏击,是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值得后人共勉。
典故
江阴被称为“忠义之邦”,源于明末抗清守城战,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当年那可歌可泣、壮怀激烈的八十一天,江阴人以血染的风采光耀史册,忠烈之气与天地共存。战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满清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尤其是那位乾隆皇帝,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对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而第一位赞誉江阴为“忠义之邦”的,则是清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这位学政大人“督学时念邑殉乙酉之义,特书忠义之邦四大字”。当时,主持君山梅花书院的诸生何春煦,将这四个字摹勒后,悬挂于书院仰止堂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阴修城时,知县金咸请邑人张锡龄,将二十多年前姚文田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临刻于石,每字两尺见方,嵌入南门城垣。进出南门的江阴人,看到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字,无不平添几分自豪感。
历史上,江阴人的忠义是出了名的。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被称为“殿前三虎”。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天启年间,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时称江阴“双忠”。天启朝所谓的“狱者十三贤”,江阴也有缪文贞、李忠毅居其二。在改朝换代的动荡中,陈震亨在泗陵殉节,朱养时在舟山牺牲。其他的一些孝悌节义的事情,书上屡见不鲜,如周兰等人防御海寇,吴况等人防御倭寇,就连最下层的百姓也知道取义成仁,捐躯报国,难道只是酒气使然吗?恐怕也是一种浩然之气吧?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明末乙酉抗清后,更获“义城”之名。对于江阴来说,“忠义之邦”这一美誉当之无愧。
1937年冬,日寇入侵,江阴南城门上的“忠义之邦”石额遭炮击,毁去“义之”两字。八年抗战,江阴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终于同全国人民一起战胜了日寇。巧的是,抗日胜利之年,距明末江阴守城抗清,正好整整三百年。当年11月,国民党县长方骥龄命其秘书孙俊在(陆家桥人)摹补“义之”两字,镌刻后砌上南门城墙。不料,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吴宗渊与县长勾心斗角,他赶到南京,通过关系,得到了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忠义之邦”题字,回来后命工匠镌石,换上南城门。方骥龄无可奈何,只得派人将孙俊在补写的字取了下来,并将残存的姚文田所书“忠邦”两字,移往中山公园南大门亭中,从此。人们将此亭称为忠邦亭。“文革”期间,“忠邦”两字被毁掉,直到1986年按摹本重刻后补上。而南城门上蒋介石所书“忠义之邦”四字,早在上世纪50年代拆除城墙时即已毁失。这次重建的南城门上“忠义之邦”匾额,从字体看,仍采用了当年蒋介石的题字。
江阴南城门古称朝宗门,明末守城战中,守城勇士曾奉阎应元之命,从此门冲出,给移营十方庵的清兵以重创;阎应元还在南门城楼上亲自操炮,将正在十方庵高台指挥的清军十王当场击毙,南门之战成为抗清守城一役中浓墨重彩的篇章。至于南城门对面的忠义街,现街名系抗战胜利后所定。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朝宗门至驻节亭”为南门街。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自朝宗门南出,过永安桥(俗名瓶罐桥)而南至高桥堍曰河西街。”可见今天的忠义街,明代时曾称为南门街,清代时曾改名河西街,到了民国年间,这条街又叫作南外大街。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当时的国民党县政府即议决将南城门定名为忠义门,南外大街定名为忠义路。1946年12月12日,《江声日报》以《“忠义之邦”万世流芳 南外大街更名忠义路》为题,报道了这条街正式更名的消息。报道中称,命名忠义路,一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孤城抗敌,博得忠义之邦不朽之光荣;二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的忠义战绩。
历史背景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以江阴抗清三公为代表的江阴士民抗击清军的英雄事迹,在中华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伪端重亲王)和尼堪(伪敬谨亲王)、伪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伤七万五千余人。
这是南明和清初历史中的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然而,对于乙酉“江阴之变”,清朝历代当政者都对其耿耿于怀,忌讳莫深,千方百计地将其湮灭,不为后世所知。因此,在官方主编的《清史稿》之类的正史中,对乙酉“江阴之变”不著一字,载有江阴人守城抗清81天内容的《明季南略》一书实行封杀,并将其列入清朝《禁书总目》。
但地火是扑不灭的。倡议守城的是江阴不为官的读书人;在守城关键时刻鼓舞军民斗志、善做政治鼓动工作的,是江阴不为官的读书人;在清军屠城时,拒不投降,死得最惨烈的,还是江阴不为官的读书人。为了记载明末江阴守城事,后来的江阴读书人,自觉地担起记载乙酉“江阴之变”的历史责任,使其传至后世。他们是:赵曦明著《江上孤忠录》;祝纯嘏著《孤忠后录》;沈涛著《江上遗闻》;李天根著《爝火录》,等等。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编纂的4部《江阴县志》,均记录了“江阴守城81天”。还有,曾任清朝礼部尚书的韩菼著《江阴城守纪》,常熟人许重熙著《江阴守城后纪》……以至今人顾诚所著的《南明史》、丁文所主编的《中国通史》等,都记录了乙酉“江阴之变”。
假若没有他们薪尽火传,我们后人怎么能知道乙酉“江阴之变”?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价值。没有他们,中国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将折腾成一桶浆糊。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此言甚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寇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江阴人民浴血奋战,人手不够了,老人、孩子也出来了,就连监狱的囚犯、妓院的妓女、他放下所有个人小节,为了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大义,他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没有一个逃城的,血战到最后。从闰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两个多月期间,清军屡攻不下,共丧亡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而江阴城中粮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战士们却士气越发的激昂,高唱着“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的雄壮军歌。清军又调来西洋大炮轰城,八月二十日,江阴城被清军攻破。满清政府攻进江阴后,十分痛恨江阴人民的顽强抵抗,就下令屠城,“满城杀尽,然后封刀”。而江阴全城的老百姓、就连妓女、罪犯都本着“咸以先死为幸,无一人顺从者。”
闽中闻报,隆武帝泣曰:“吾家子孙遇江阴三尺童子,亦当加敬也!”城中尸骸枕藉,街巷池井皆满,薰臭不可近。战役中有一江阴无名女子,在殉节前题诗:“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臣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3 15:43
目录
概述
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