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门
唐朝末年所建城门
据史书记载,唐朝末年,江阴修建有四座城门:延庆门、钦明门、通津门、朝宗门。朝宗门就是南门,南门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攻守战事。
人文历史
江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阴先后曾经有延陵、春申、毗陵和暨阳等称谓。古有“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之说,长江南岸的这一隅之地,以此来正式定名为江阴,始于南朝梁代,距今已1400余年的悠悠岁月。之后,江阴的区划、归属虽曾多次变化,但江阴之称谓却一直延用至今。据载,在明代,朱元璋平定江南后,江阴开始将元代前所筑的土城改建为砖石城廓,至嘉靖年间竣工,改建而成的城廓,其周长民间常称9里13步(实约5千2百余米),建有延庆、钦明、朝宗和通津四门,分别为东、西、南、北四座城门。
江阴因位于“江尾海头”之要冲,地理位置特殊,清康熙时,沿江开始建设炮台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此,江阴百姓祖祖辈辈亦曾深受战火兵灾之苦。最惨烈、悲壮的一次战祸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明末已卸任的典史阎应元等,
在众人拥戴下,领导全城百姓,死守江阴孤城抗击二十余万清军,历时81天。城破之日,无一降者,巷战至死。清将博洛下令屠城3日,到屠城封刀时,全城幸存者仅老少53人。是役江阴城内死者6.7万人,城外死者7.5万人。史称“江阴三日”。
江阴在历史上,向有“节义之邦”之称,抗清之战后,又称“忠义之邦”。后清廷施行拢络,予谥建祠,为江阴的三位抗清领袖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建立了三公祠,三公祠在南城栖霞巷。1903年热心教育的地方士绅,将辅延学堂迁入三公祠,百年的辅延小学,现为江阴最著名的小学之一。
旧时,有个江阴全城百姓都十分虔诚遵守的“断屠日”,具体日期可能是清兵破城之日,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每年这天,全城屠户不杀生,肉铺不卖肉,百姓食素。三公祠每年举行春、秋两次公祭,仅记得春祭日为农历二月初一,如今已70余岁的当年辅延小学的学生都曾参加过两祭仪式。
据清朝《江阴城守纪》载,明末清初阎应元带领江阴人民抗清守城81天,其中南门就是主要的防守区域,这个壮烈的故事突出地展现了江阴人民“人心齐,民性刚”,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风采。史料还记载,清嘉庆年间,己未(1799)状元姚文田(浙江归安籍),在江阴任江苏学政时,为江阴提写了“忠义之邦”四字,道光年间知县金咸(杭州籍)请邑人张锡龄刻石成两尺间方的四个大字,砌嵌于朝宗门(南门)上。
1937年冬, “义之”两字毁于日寇炮火轰击。抗战胜利后,1947年,县长方骥龄命其秘书孙俊在仿姚字补书“之邦“二字,拟在朝宗门上复原“忠义之邦”四字。这时,另有国民党县书记长吴宗渊,去南京求得蒋介石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县长最后只得使用蒋书之字。恢复的“忠义之邦”四字砌嵌于朝忠门瓮城东的城墙上。原姚书的“忠邦”二字,被移至中山公园亭中,即现“忠邦亭”是也。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05:5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