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
大宗商品交易的商业活动
批发(wholesaling) 是指将商品或服务售于那些为了将商品再出售或为企业使用的目的而购买的顾客时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从这个角度讲,一家面包零售店向当地一家旅馆出售糕点,该面包店就是在经营批发业务。但是,将使用批发商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主要从事批发活动的公司。它不包括制造商和农场主,因为它们主要从事生产,同时,它也不包括零售商。
批发体制
批发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商品购销量增大,流通范围扩展,生产者相互之间、生产者与零售商之间直接进行商品交换,常有困难或不方便,于是产生了专门向生产者直接购进商品,然后再转卖给其他生产者或零售商的批发商业,商业部门内部有了批发和零售之间的分工。批发业务一般由批发企业来经营,每次批售的商品数量较大,并按批发价格出售。商品的批发价格低于零售价格,即存在着批零差价,其差额由零售企业所耗费的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商业批发是生产与零售之间的中间环节。通过商业批发活动,使社会产品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起到组织和调动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作用。还可通过商品储存发挥“蓄水池”作用,平衡商品供求。
从国外批发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批发与零售贸易的比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然而批发商品交易额依然呈上升趋势而且其在商品流通环节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0年中国大中型批发企业达到19482家,年末从业人数达到274.8万人,实现商品购进额15.76万亿元、商品销售额17.43万亿元,期末商品库存额1.21万亿元。从经济效益来看,2010年大中型批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2万亿元,创造利润总额4854.3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7%。
随着商品流通改革进入纵深阶段,批发萎缩对流通效率的严重制约已经从实践层面对“批发无用论”做出了否定的论断,效率与成本将最终取代环节数量成为衡量商品流通渠道环节合理与否的核心指标。我国批发业面临着与生产环节、零售环节形成以效率为目标的协同机制,重振批发业的重大任务和使命。
批发企业需要解放思想,积极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设施更好地为生产商和零售商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流通效率。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纠正对批零结构调整的传统政策取向,积极引导批发业的改革创新发展。
发展前景
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批发业的发展对于节约全社会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生产商和零售商向批发环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批发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整个流通体系呈现“两头活跃、中间萎缩”的基本格局,“批发无用论”观点开始盛行。
商品结构来看,中国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纺织、服装及日用品等行业的批发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所占的比重最大;而饮料及茶叶、烟草制品、服装、鞋帽、体育用品、图书、中药材及中成药、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等产品的批发业务毛利率较高,均在10%以上。
从世界范围来看,独立批发商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曲折发展过程,最终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逐渐趋于稳固。中国批发业不仅将遵循批发发展的一般规律,还会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发展动向.
批发量数
批发跟零售是不一样的,批发是规定在某种数量上为基础批发,而零售是不限数量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9 16:09
目录
概述
批发体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