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主义
理论思潮
托洛茨基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种理论思潮。20世纪初在俄国出现,以托洛茨基为代表。该主义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了消极作用,而且有害于其他一些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
理论思潮
“不断革命论”是该理论思潮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不承认农民的革命性以及建立工农联盟的可能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忽视农民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否认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宣扬跳越民主革命阶段而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反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宣扬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欧洲几个联合为欧洲联邦的主要国家(英国俄国德国等)的胜利,否则社会主义胜利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一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果没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支持,也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定会灭亡。
托洛茨基主义者认为,世界性分工、苏联工业对外国的依赖、欧洲先进国家的生产力对亚洲原料的依赖等诸如此类的世界经济条件,使任何一国单独建设社会主义难以实现。因此,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必须把革命推向欧洲以至世界。
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的部分异见者,受托洛茨基主义的影响于1928年初至1930年秋先后出版了《我们的话》《无产者》《十月》《战斗》等刊物,成立了我们的话派、无产者社派、十月派、战斗社派等托派小团体,并在托洛茨基的帮助下于1931年5月1~3日在上海召开统一大会,建立统一的托派组织。主要代表人物为陈独秀刘仁静彭述之等。
中国托洛茨基主义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中国托洛茨基主义由于成立后尚且稚嫩很不成熟,组织内部相互对立和分裂,未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后,许多托派逃入香港继续活动,剩余滞留大陆者于1952年肃托运动中被捕,遭到严重打击。
参考资料
谈谈历史上的“中国托派”.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0-12-23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3 21:17
目录
概述
理论思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