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千岁寒》是2007年3月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王朔。
内容梗概
《我的千岁寒》实际上是
王朔近年来的五部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我的千岁寒》、北京话版《金刚经》、《唯物论史纲》、《
宫里的日子》以及剧本《梦想照进现实》的小说版、调侃性的
影视评论《与孙甘露对话》。
王朔在为全书做的序《我是谁》中,自称偏爱本来写给
张元的《我的千岁寒》,并强调“这部作品让汉语有了时态”。《我的千岁寒》取材于《六祖坛经》,写的是主人公
惠能悟道的传奇故事,惠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
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
历史现象,很是令人回味!小说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哲学思考和
人生观。历经三版,
王朔自信地说,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要说美文这叫美文,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
除了《我的千岁寒》,新书中还有充满“科学味”的
北京话版《金刚经》第二版与《唯物论史纲》。北京话版《金刚经》用北京话通俗地“科学”地重写了《金刚经》。王朔表示,《金刚经》
成书于两千年前,那时物理和化学没有现在发达,更多的得靠观心,既然物理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就得拿起物理这个利器,这是把锃亮的
刀子。“有的作家还从传统中找灵感,那就是传统的奴隶,你得从科学里找。”
王朔说。
新书中的《唯物论史纲》原来叫《论上帝是物质》,源自王朔给女儿考大学推荐的哲学提纲,后来他一“推”不可收拾,“发现物质后面还有人”,一路推演至今日。
新书里还有《
宫里的日子》,王朔自评这是“根据《
资治通鉴》改编的小武的故事,不完全是史实,有些废太子
李承乾的行举‘按’在高阳身上”。他还表明“《宫里的日子》是给老徐(
徐静蕾)写的,希望今年能拍出来”。当然,新书也收入了他为徐静蕾写的电影《梦想照进现实》的小说版、调侃性的影视评论《与孙甘露对话》
对于新书题材风格均与以往作品不同,王朔说:“我把过去自己的东西全部砸碎,这才能绝处逢生。我放眼的是宇宙。以前说,民族的是世界的,我说,个人的才是世界的。”王朔还表示,新书出版后,还将在台湾发行繁体字版。
作品目录
Preface自序
我是谁
Chapter 01 我的千岁寒
——取材吁《六祖坛坛经》
灵魂,每秒三十万公里,轮回,地球吸引力;涅槃,黑色拉子云,热均衡,孤独的坚持,直至无量无劫无边黑暗中那一声无人听到的自颓。我原来姓卢,卢
惠能。我可以不知道我是谁,但我必须知道我不是谁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记》
小李:废也不是我废的,立也不是我立的,我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Chapter 03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连金刚那样坚固都能打破的通向彼岸的智旅(北京话版)
天上云、鸟、风,气流;苍白、呛蓝,贼绿、屎黄、赤黑皆如花怒放,一时留下各奔东西渐行渐远的背影。
Chanter 04 妄想照进现实
——原名《梦想照进现实》
听说你最近很神秘。
来不来给句痛快话。
路太长水太深你慢慢趟吧。
还是有一股从没人明说但人人感觉得到的压力逼着所有人都在寻求变化,哪儿没人去过奔哪儿。
Chapter 06 唯物论史纲
历史——现实阴影重重掩映回声隆隆的时光大道。
点评鉴赏
这是一部哲思密码奇文,它让汉语有了时态。关于物质的背后,关于美丽的前生。多年以来,王朔归来。 本书取材于《六祖坛经》,写的是主人公
惠能悟道的传奇故事,惠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很是令人回味!小说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历经三版,
王朔自信地说,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要说美文这叫美文,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
作者简介
1958年出生于南京,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
1972—1975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
1976年毕业于北京44中学。
1977—1980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
1980—1983年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
主要作品
《
空中小姐》在1984年第2期《当代》,曾改编为电视剧。
《浮出海面》1985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有日、
德文译本。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年第2期《
啄木鸟》,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法
瑞典文译本。
《
顽主》1987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
《
永失我爱》1989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
《动物凶猛》1991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英、
意大利文译本。
《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年第2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法译本。
书评
《我的千岁寒》,我从中读到了
王朔的焦虑:一层焦虑是创新的焦虑,摆脱旧王朔的焦虑;另一层焦虑是对沉寂的焦虑,对被遗忘的焦虑。这本凑起的书,凸显了王朔想象力、
原创力上的不足。
在
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中,王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是
世俗文化的代表人物,尽管某些影响完全归于他个人也不太恰当,这里也有个合力的结果。
他前期的作品以具有特色(他的个性形成几乎完全是
地域性所致)和锋芒的语言、书写街区人物悲欣而获得广泛阅读,他展示的是生活的另一面,是对生活
本来面目王朔腔调也开始努了,有装的成分了,而《
看上去很美》的失败则让旧的他备受打击。在一则
访问记依赖性的,一个被自己挖过的矿再挖一遍会如何呢?王朔的另一层焦虑是对沉寂的焦虑,对被遗忘的焦虑,他在聚光灯下生活得太久了,前后的落差太大,所以他意图重新浮出水面……那么,他的这次上浮带来的是什么?
六祖惠能物质观的地方,后来成了
纪念堂,成了面面观,成了大使馆,成了邮局,激流中人摁下
葫芦生孩子,这是利己还是
利他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在王朔本书中,这是惟一一篇完整的、没有跑太远的文字,它的细节设置有趣,然而也过于简单了。《宫里的日子》,宫廷争斗只是背景性的,概念化的,
王朔给予阿武、小李和
高阳公主的是琐细的、类似过家家似的秘闻逸事,性格和内心被完全滤掉了,呈现给我们的只是表象性的东西,而且近乎是香港电视剧《武则天》的简写版。《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里至少有两点
他没有做好:一是佛经和
古汉语一间房虚脱了,将它变成了简单的
文字游戏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