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滁州寿范倅》是南宋词人
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词人写给副职范昂的寿词。上片写清明时节春意盎然,词人准备了笙歌酒筵为范昂祝寿,希望他青春永驻;下片写酒席上见到范昂瘦健有神,祝愿他日后回到朝廷任职,沐浴皇恩。全词将对春日景物和祝寿之事的描写紧密结合,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虽用语平实,但蕴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在寿词中不乏诙谐之意,颇见词人匠心。
作品原文
感皇恩⑴·滁州寿范倅⑵
春事到清明⑶,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⑷。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⑸。青春元不老⑹,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⑺。待与青春斗长久⑻。三山归路⑼,明日天香襟袖⑽。更持金盏起⑾,为君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
感皇恩:词牌名,又名“人南渡”“感皇恩令”“叠萝花”。本唐教坊曲名,
陈旸《乐书》谓:“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后用作词牌。以
毛滂《
感皇恩·镇江待闸》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
⑵滁州寿范倅:一作“为范倅寿”。
滁州:即今安徽省滁州市。东魏置南谯州,隋改置滁州。唐、宋因之。宋属淮南东路。范倅(cuì):指范昂。《滁州府志·职官通判》:“范昂,乾道六年任。”《
宋会要辑稿·职赏》:“乾道八年正月十四日诏滁州州县官到任任满,依次边舒州州县官推赏。先是,权通判滁州范昂陈请,故有是诏。”据知此范倅即范昂,但其字里、事历均别无可考。倅,副职。
⑶
春事:春色,春意。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⑸依旧:一作“如旧”。
⑹
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元:本来,向来,原来。三国
嵇康《
琴赋》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⑺
竹清松瘦: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为健康长寿之相。此二句是祝颂之词。
⑻斗:比赛,争胜。
⑼“三山”句:祝愿范昂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
三山,本指海上
蓬莱、
方壶、
瀛洲三仙山,自汉代学者以
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后人遂有以“三山”“三岛”“蓬莱”“瀛洲”等为
馆阁之称者,如唐太宗设瀛洲馆以待学士。
刘禹锡《
鹤叹二首》诗序:“乐天为秘书监,不以鹤随,置之洛阳第……因作《鹤叹》以赠乐天。”诗云:“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
⑽天香襟袖:谓范昂将沐浴皇恩。
苏轼《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二》:“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天香,指宫中炉烟的香气。
白话译文
恰值清明时节,到处春意盎然,花开得非常艳丽,柳线垂青。我们添酒设宴,奏乐唱歌,为您祝寿。美酒和春天同样美好,年年的春色都和从前一样。春天本来就是不会老的,您知道吗?
酒席上看您瘦健有神,像竹子一样清高,像青松一样傲岸。您一定会青春永驻,要和春天比一比谁更长久。祝愿您日后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沐浴皇恩。我要再次拿起酒杯,为您祝寿。
创作背景
据
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作于
乾道八年(1172)春:“据
周孚《奠枕楼记》,知稼轩之守滁始于乾道八年春正月,又据《滁州府志》,知范昂之继任者为燕世良,亦于八年莅任。更据稼轩送范氏之《木兰花慢》,知范氏之去任当在八年中秋之前,而此词则春间所作也。”辛弃疾时任滁州太守,范昂为其副职。范昂过生日,辛弃疾写了这首词送给他。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寿词。范昂的生辰在春天,故全词就“春”字发挥较多,虽无“尽言富贵”的俗气,也没激动人心的亮点,写得比较平实。
词的上片就“春”发挥。开头两句写春事。“春事”二字包括内容很广,这里当指春乐。
范成大《
泊衡州》诗说:“空江十日无春事,船到衡阳柳色深。”这两句不同,是说到了清明,花柳一番新,乐春之事极多。“唤得笙歌劝君酒”紧承“春事”二字,写召伎设酒,与君共饮,这是春乐之一,也暗含“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意。“酒如春好”二句是说酒好春也好,“年年春色依旧”实指年年为君祝寿。“青春元不老”二句承上句作进一步发挥,既然“春色年年依旧”,青春自然就不会老,懂得这个道理,生活就会充满朝气。
上片的环境描写为下片祝寿作了充分的铺垫,下片则具体描绘祝寿的场面,以及范昂的仪态风神。“席上看君”二句是写范昂的人品,“竹清松瘦”是说其人品像翠竹那样清介,其体格像苍松一样瘦硬。“待与青春斗长久”呼应“青春元不老”,并紧承上文,祝其与“青春”同在,奋发向上,永不衰朽。据《滁州府志·职官通判》载:“范昂,乾道六年任。”到乾道八年春,任期将满,理应祝其升迁。而稍后所作《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说:“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三山归路”二句与之同意,都是祝其入朝为官,所不同的是此词只是说入朝以后,将供职翰林院,沐浴皇恩,稍微概括了点而已。结尾两句是说,等范昂入朝供职之后,词人将“更持金盏起,为君寿”,映带词题,点出作意,似结非结。
全词运笔布局峰峦起伏,颇具匠心,引三山入典,挥洒自如。词中跳荡转折,情景相生,且密切结合当前景色与祝寿之事,大处着眼,细心落笔,融祝贺之情于情境描写之中,这正是词人胸襟抱负与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
名家点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谢永芳《
辛弃疾诗词全集》:寿词而写来颇为轻快不难,但又能同时带有一些谐谑之气,恐怕就是辛弃疾的独诣。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张松辉《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在辛弃疾的作品中,有不少称诵道教神仙的内容,但这些诗词大多是在为人祝寿时写的,如《感皇恩·滁州寿范倅》等,因此这些描写只能看作是
比兴。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
耿京军的
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曾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六十八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
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
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