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勤(1907年3月15日—2002年12月19日),安徽巢县人,地质学、矿床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07年3月15日,徐克勤出生于安徽巢县。1928年进入南京中学学习。
1930年7月,徐克勤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
1934年7月,徐克勤从国立中央大学地学院地质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从事矿产资源调查和矿床地质研究;同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
1939年10月,徐克勤获得中美“文化基金”资助,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41年)、博士学位(1944年)。
1941年,徐克勤被选为美国Sigma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
1945年11月,徐克勤回国,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1946年7月)。
1946年7月,徐克勤应聘为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
1947年6月,徐克勤担任中央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49年8月)。
1949年8月,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后,徐克勤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至1984年)。
1980年,徐克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徐克勤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名誉系主任。
2002年12月19日,徐克勤逝世,享年9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30至40年代,徐克勤在美国留学期间写成了《钨矿床的地质》的博士论文,他还在美国《经济地质》上发表了《中国赣南钨矿床地质》等文章。20世纪40至50年代,徐克勤领导勘探并发现特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根据他的理论,使中国钨矿总储量居世界之首发现安徽马山硫铁矿提出攀枝花铁矿是特大型钒钛磁铁矿,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钢铁基地。60~70年代考察中国东南部数十个铁铜硫铅锌等矿山,对赣南区域地质及造山运动、花岗岩类与钨矿关系、钨矿床特征等作了科学论述,对找矿有直接指导意义。80年代提出华南花岗岩两个主要成因类型——同熔型和改造型,提出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及成矿关系。
1947年7月中旬起,徐克勤受当时的资源委员会委托,前往湖南省资兴县瑶岗仙钨矿进行资源评价。徐克勤到达矿山第二天便上山勘查黑钨矿石英脉矿床。下午,他在返回住地的途中发现路旁草丛中有一种棕黑色土状物,并怀疑它是某种物质氧化所致。经过搜寻,他在草丛中发现了半风化的矽卡岩露头。有着十余年钨矿研究经验的徐克勤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矽卡岩可以含有白钨矿,所以,这种半风化矽卡岩的发现,引起了他的极大重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报道。含在矽卡岩中的白钨矿因其粒度较细而在野外很难辨认。徐克勤首先将矽卡岩的大致分布范围填绘于1∶5000瑶岗仙地形图上,并采集了可能含有白钨矿的矽卡岩样品带回南京进行室内研究。经在显微镜下辨认,很快鉴定出样品切片中的白钨矿,又对标本进行紫外灯检查,也证实了它们中的极大多数含有白钨矿。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矽卡岩型白钨矿。
徐克勤的工作成果表明:这个矿的地质条件相当好,矿体顺层延长近一公里,厚度较大,延深也可能较大。他断定瑶岗仙白钨矿是一个大型矿床。徐克勤提出的勘探开发瑶岗仙矽卡岩白钨矿的建议立即被地质部门所采纳。勘探结果表明,含白钨矿的矽卡岩顺层性能稳定,延长远,延深大(超过500米),厚度从十几米到数十米,含钨酸(WO3)达到0.43%,总储量很大,是一个特大型矿床。徐克勤总结了瑶岗仙白钨矿的发现和勘察成果,于1957年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了《湖南钨锰铁矿矿区中矽卡岩型钙钨矿的发现并论两类矿床在成因上的关系》的研究论文,理论上修正了这两类矿床不能共存的传统看法。徐克勤的这一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导致了中国已探明的白钨矿的储量已超过黑钨矿,并使中国钨储量居世界首位。1959年发表《中国钨矿的类型及分布规律》。
20世纪50年代,徐克勤带领学生到马鞍山、大凹山一带实习。在大凹山以南约2.5—3.5公里的马山,他们发现了大面积的浸染状硫铁矿,1951年曾钻过一孔,发现自上而下全部为浸染状硫铁矿。1954年,曾由化工部施钻4口,也全部为浸染状硫铁矿,1958年曾大加钻探,发现矿区广大,估计储量达约一亿吨,含硫达12—15%。
1954年,徐克勤受地质部委托,率领师生40余人到四川攀枝花等地进行普查,他以确凿证据证明了过去地质工作者认为是三个孤立的铁矿小山头(尖包包、兰家河、倒马坎)相隔7.5公里,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层状辉长岩体,岩体近底部即为矿体(带)。并且在全马坎北水沟旁发现矿体另一部分。矿层很厚,是一个巨型钒、钛、磁铁矿。另外他们曾在野外通过对矿石的光片研究,及利用显微化学浸蚀法确定磁铁矿与钛铁矿主要为粒状共生,从面初步确定了矿石的可选性。通过刻槽取样化验确定矿石品位并查出铁矿层之下还有少量铜镍矿化的存在。1954年10月2日,他向地质部报告了工作成果,认为攀枝花是一个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并建议地质部门应立即对攀枝花进行勘探。后来的勘探结果完全证实了他的科学论断。
1957年,徐克勤在江西南康龙回和上犹陡水首次发现了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为华南多时代花岗岩体系的建立打开了突破口。1958年,徐克勤和郭令智等又在皖南休宁 发现了雪峰花岗岩。此后,又在雩都公馆、银坑、湖南永兴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徐克勤撰写的《论华南四大旋回(即雪峰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一文受到1962年广州地质普查会议的极大重视和广泛承认。此后,南京大学地质系关于华南花岗岩的研究一直得到全国地质学界的高度评价,并在1964年被列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65年,这一研究成果—《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以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报告的形式发表(编号1415号)。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徐克勤继续带领和组织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从事花岗岩类的研究,1978年这项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徐克勤和孙明志提出华南花岗岩的两个主要成因类型一同熔型和改造型,这在80年代全国各家关于花岗岩类的成因分类中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一家。1981年,《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关系》以专著形式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2年,徐克勤领导的这项关于花岗岩类的研究成果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
1976年6月,徐克勤等在安徽铜陵新桥发现黄龙灰岩中下部层状含铜黄铁矿中夹有火山凝灰岩及凝灰质砂岩,推论该矿属于中石灰世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成因。这一发现使他联想到北美和澳大利亚的某些块状硫化物矿床,如Sullivan. Mt. Isa等,它们与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矿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异。铜陵新桥这种形成于断裂拗陷带中的硫化物矿床与绍兴西裘形成于优地槽环境的火山成因黄铁矿型铜矿也有相似和差异之处。徐克勤认为,产于断裂拗陷带中的某些热液铁、铜矿床,很可能具有新桥式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成因,或者以火山沉积物为矿源层或矿胚层,再经过后期热液作用的迭加、改造而成矿。在此成果基础上,徐克勤于1978年提出,在中国东南部几个海西一印支期断裂陷带中,发育一种沉积(或火山沉积)一热液迭加改造型的铁铜(铅锌硫)矿床成因,探讨它们既不是简单的同生沉积矿床,又不是单纯的热液矿床,对这类层状铁矿床的重新认识。1986年,这一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克勤对于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足迹遍及中国东南部、南部以及西南部某些矿山,如广西南丹大厂及云南个旧几个矿山,还到过甘肃白银厂,青海锡铁山,及红沟铜矿(祁连山铜矿)等。
1980年,徐克勤作为中国地质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地质大会,并报告了关于沉积(火山沉积)在中国东部断陷带中的层状铜、铁、硫等矿床。1984年5月,他率领地质小组访问美国。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考察了美国西部许多铜、钼、金矿,并参观了圣海伦斯(活)火山和矽卡岩型钨矿,并作了学术报告。1988年,他参加了在日本松江举行的钨、锡花岗岩会议。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徐克勤看到了很多地质现象和许多矿山,以及各国的地质调查所,包括美国地质调查所的东、西、中部三个研究中心。
截至2002年12月,徐克勤领导、主持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人才培养
徐克勤在南京大学地学系长期讲授《矿床学》《岩石学》《光性矿物学》《矿相学》和《应用岩石学》等课程,其中《应用岩石学》这门课,是他在常年收集全国各地矿床围岩蚀变的大量标本切片的基础上开创的。
徐克勤所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各个层次的学生,许多已经是地质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绝大多数成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骨干。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徐克勤先后当选为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20项的中方负责人。
人物评价
徐克勤在地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和突出贡献,尤其在华南钨矿地质、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成矿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他在湖南瑶岗仙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他在江西南康龙回和上犹陡水两地首次发现了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并组织领导了华南多时代花岗岩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综合研究;他提出的“改造型”、“同熔型”的花岗岩成因分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认可。徐克勤长期担任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地质系主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地质人才,为中国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徐克勤一生勤奋工作,足迹踏遍除西藏、台湾以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他在矿床学,重要矿床发现,以及花岗岩类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南部研究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及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在不同地段产有铜、铅、锌、银、锡、钨、金、硫等,其重要性很显著。(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后世纪念
2013年4月22日,徐克勤院士铜像安放仪式在仙林校区朱共山楼大厅举行,王德滋院士、
莫宣学院士、
薛禹群院士、
郑永飞院士、
刘丛强院士、陈骏校长、
王汝成院长、王洪涛书记及徐克勤的学生代表和学院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铜像安放仪式。
2017年2月,由
华仁民教授撰写的25万字《徐克勤传》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详尽地记录了徐克勤的生活历程和学术成就,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位优秀的中国地质科学家的真实人生。
2017年3月15日,为了纪念徐克勤先生110年诞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4月8-10日举办徐克勤学术思想研讨会,缅怀徐克勤先生的杰出贡献,弘扬他的学术思想。作为纪念活动的内容之一,
陈骏校长和
王德滋院士分别在南京大学报上撰文纪念徐克勤先生。4月9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朱共山楼举行了“徐克勤学术思想暨地质学科发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