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杨军政学校于1931年9月在闽北苏区红色首府大安创办,初称闽北军事政治教导大队,后改称彭杨军政学校(为纪念农民运动领袖
彭湃、工人运动领袖
杨殷而命名),先后由黄埔军校毕业的肖韶和邹琦任校长。
学校概况
为纪念东江农民运动和海陆丰农民运动领导人
彭湃以及
省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
杨殷两位同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些根据地以他俩名字命名了军校。1930年,赣东北信江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改称彭杨红军军政学校。随后,闽粤赣边红军学校改称闽粤赣边彭杨军事政治学校,鄂豫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4分校改称彭杨军政干部学校。1933年10月,中革军委成立的
中国工农红军第1步兵学校也被命名为红军彭杨步兵学校。
七大分校
东江地区
彭杨军政学校第四分校(1929 年底—1932 年春)
1929年底,中共东江特委将设在丰顺县八乡山的军事政治学校易名为彭杨军政学校第四分校(又称彭杨军事纪念学校),由红十一军第四十六团代管。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王涛(时任共青团东江特委书记)兼任教育长,并代理校长职务。1930年,在敌人重兵进攻下,学校随中共东江特委转移到大南山,将潮(阳)普(宁)惠(来)县苏维埃政府创办的红六军第十六师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并入。曾到苏联学过军事的
朱炎、
陈荣先后任校长,邓宝珍、韩汉阳、
董良史等任教官。学校下设培养连、排、班干部的学生连,培养各区、乡村赤卫队领导的特别队,培养各区、乡、村儿童团领导的少年先锋队,培养各部队号兵的吹号班。学校培养了两期学员140多人(其中女生lO多名),为东江地区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根据形势的变化,学校先后驻在红场镇的水头村、叠石村、潘岱村以及雷岭镇麻竹埔村等地。1932年春,广东军阀大举“围’剿”大南山根据地,中共东江特委军事委员会将彭杨军校第四分校改为特委随营学校。
中共东江特委开办军事学校。学校最初的名称是“彭杨军校”,校址在梅县水尾村星拱楼,校长王涛。第1期学员近100人,学习时间4个月。第2期约80人,另招收一个女兵连,约30人。由于敌人骚扰,开学2个月后,疏散了第2期学员。
鄂豫皖苏区
1930年9月,鄂豫皖红1军在河南省
正阳成立随营学校,李开达、
张琴秋负责该校工作。1931年2月,随营学校扩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4分校,
曾中生任校长,
刘杞任政治委员。5月,
蔡申熙任校长,刘杞任政治委员。1932年夏,又改称红四方面军彭杨学校。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该校停办。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时又恢复彭杨学校,
倪志亮任校长,
傅钟任政治委员。
1934年11月,彭杨学校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 倪志亮任校长,
李特任副校长。下设高级、初级、政治、特科4个班和教导队。
1935年6月,该校与红一方面军干部团合并组成红一、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9月,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和红军,不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红四方面军南下。红一、红四方面军及红军大学分开后,红四方面军在卓木碉(今 四川省 马尔康县脚木足)又组建了新的红军大学,
刘伯承兼任校长,
何畏任政治委员。该校后并入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闽粤赣边区
闽粤赣边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1931 年春—1931 年 11 月)
1931年5月,闽粤赣军区将闽西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改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直属闽西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
萧劲光(时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任校长,
张鼎丞(时任闽粤赣苏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兼任政委,
李林任副校长兼教育长,温含珍及
方维夏先后任政治部主任,
伍修权、
危拱之、李伯钊、肖向荣等任政治教员。部分被俘的原国民党军官担任军事教员。
学员来自于红军队伍中的基层指战员,编为两个大队和一个司号队。学校的教学结合实战进行,要求学员要有政治头脑,纠正单纯军事观点;要有牺牲精神;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自觉学习和遵守纪律的精神;要克服一切不正确的思想,从斗争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学校共招收了两期学员,每期学习5个月,培养了1000多名连、排级红军干部。后学校根据形势的变化,相继迁往上杭县白沙、长汀县城和瑞金。同年11月 25 日,学校与红一方面军教导总队、红三军团随营学校合并组成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不久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
为适应革命战争和地方红军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军事政治干部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决定“建立和扩大闽西红军,开办红军学校训练人才”。1930年1月,红军学校成立,校址设在原龙岩第九中学,校长谭希林,政委邓子恢。3月,红军学校改称为福建红军学校,同年7月,改称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后又改称为中国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校长蔡升熙,政委邓子恢。同年12月15日,龙岩失守,军校迁到大池,改称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校长肖劲光,政委张鼎丞。1931年春迁至永定虎岗,入驻汉皆楼。同年7月,敌军围攻虎岗,军校又迁至上杭白沙,9月迁往长汀县城。
湘鄂赣苏区
湘鄂赣苏区彭杨红军学校(1930年冬—1932 年 3 月)
1930年冬,中共鄂东南特委根据红五军军长
彭德怀的提议,在
阳新县龙港创办了培养红军军事政治干部的彭杨红军学校,直属鄂东南地区红三师领导,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的余贲民、张涛、罗冠国先后任校长,方步舟任政委,
黄埔军校长沙分校毕业的陈金刚任主任教员。学员主要来自于红军队伍和地方武装中的基层指挥员和优秀士兵,实行军事编制,分步兵大队、机炮大队、政治大队等。学习科目包括政治课和军事课。每期学制3个月到6个月,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排级干部和优秀战士,以及赤卫队、游击队的班长、小队长。1932年3月,湘鄂赣军区将彭杨红军学校改建为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
赣东北苏区
赣东北苏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1931 年秋—1933 年初)
1931 年秋,中共信江特委将设在赣东北苏区首府横峰县葛源的信江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易名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彭干臣任校长,舒翼任政委,上海大学、莫斯科东方大学及列宁格勒军政大学毕业的薛子正任教育长。学员来自于农民暴动积极分子、苏维埃政府基层干部以及红军队伍中的班长、优秀战士。学习科目分为军事、文化两大类。文化课为识字、算术,以提高学员文化水平;政治课为《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 AB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等。军事课有步兵操典、战斗条令、野外勤务、组织进攻与防御。学校共招收了三期学员,每期学习6个月,毕业后到各基层连队担任见习排长、连长。1933 年初,随着赣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连成一体,学校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
川陕苏区
川陕苏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1933 年 7 月—1934 年 12 月)
1933 年 6 月,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县木门寺召开会议,决定在原随营学校基础上恢复彭杨军事政治学校,以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7 月 1日,彭杨军事政治学校在川陕苏区通江县洪口区恢复创办,直属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的倪志亮(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任校长,傅钟任政委,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吴展任教育长,留学苏联的徐荣华、楚凤梧以及徐深吉、魏并同等任教员。学员来自于红军队伍中表现好、有培养前途的战士和班长,以及地方上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进步青年,分别编入军事队和政治队。军事队主要是集中进行军事教育 ,包括队列、射击、投弹、土工、刺杀等基本技术,地形地场、进攻与防御、山地战术、夜间战术等战术训练;政治队着重学习政治,主要讲授党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第三国际和政治工作基础。学校共招收了三期学员,每期学习 6 个月。后根据形势的变化,学校相继迁往红江县新场坝、得汉城高鼓楼、巴中县青冈坡。1934 年 12 月,根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学校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
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红军彭杨步兵学校(1933 年 10 月—1934 年 10 月)
1933年,因革命战争发展的需要,苏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扩红运动,组建了新的兵团和兵种,红军部队中指挥员、特种人才和训练人员非常缺乏。为了加紧培养红军的各级干部和专门人才,当9月底红军学校办完了第五期后,10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红军学校分开为5所学校,以原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学员为基础,在瑞金县九堡村成立了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又称红军
第一步兵学校),直属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陈赓任校长,黄火青、刘希平、
宋任穷先后任政委,国民军将校团毕业的鲍德新任训练处处长,瑞金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毕业的罗贵波任政治处主任兼政治总教官,钟寿田任党总支书记,邱涵任团总支书记,阎捷三、刘清明、黄春庭、刘少卿等任军事教员,李志明、康志强、张正光等任政治教员。
学校下设两个军事营、一个政治营、一个参谋营,另有机枪连、测绘队、青年队。学校共举办了三期,每期四个月,主要任务是培训红军中的连、排级干部。1934年lO月,髓着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学校与中央苏区红军大学、公略步兵学校、特科学校等合编为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改编为干部团),准备进行长征。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