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支(Yi branch)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
语支之一。包括
彝语、
哈尼语、
傈僳语、
拉祜语、
纳西语、
基诺语、怒语(碧江)等。主要
分布在中国
云南、
四川、
贵州、广西四省(区),使用人口约630余万(1982)。此外,还分布在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等国境内。由于彝语是这一语支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所以我国习惯称这一语支为彝语支。
除哈尼语部分方言外,彝语支各语言的辅音都分清浊两套。除纳西语、彝语、哈尼语的部分地区外,各语言的元音全部或部分松紧对立。清浊辅音、松紧
元音的出现,大都同辅音类别、声调性质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如傈僳语的清辅音在各调都出现,而浊的塞音、塞擦音主要出现在33和31两个调上;又如凉山彝语松紧元音只在33和44两调上对立;哈尼语松紧元音只在浊声母和清擦音声母后对立。韵母全部或大部是单元音,纳西语、傈僳语和彝语在云南、贵州的方言有少数复元音。没有塞辅音韵尾(泰国碧粟彝语有-p、-t、-k韵尾)。有 3~5 个声调,调型简单,没有曲折调。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名词、动词、人称代词作名词的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前,形容词、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后。量词丰富。有的语言有标志各种句子成分(包括主语、宾语)的助词。单音的词和词根占优势。复合词多,单纯词少。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有文字。与彝语支有一定关系而支属尚未最后确定的有
白语、土家语等。
国外称其为缅彝语支,国内学者习惯上把缅彝语言分为两个分支:缅语分支和彝语分支(以下分别称
缅语支和彝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