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学文学系列·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是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ISBN是9787309056372。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梳理,尤其重视展示20世纪后半叶的新理论。作者认为当代西方文论流派众多、错综复杂,各种理论独标新说,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互排斥又彼此补充。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引人注目的方面主要有四个:一是注重作者心理表现研究;二是注重作品本体研究;三是注重读者阐释接受研究;四是注重文艺的社会文化批判。《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在梳理各流派思想时,提纲挈领地从总体上描述了其历史走向及基本特点,并具体分列各章,详细分析了最有代表性的文论流派:心理分析及其诗学模式、现象学文论、存在主义文论、解释学与接受美学文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文论、 新历史主义文论、文化研究的文论、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文论等。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l0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
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学术著作(包括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文艺现象学》,《艺术本体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王岳川文集》(韩国,4卷本),《
中国后现代话语》,《
西方艺术精神》,《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主编,9卷本),《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学术著作:《中国镜像》,《目击道存》,《中国文艺美学研究》(韩国版),《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全球化与中国》,《发现东方》,《文艺美学讲演录》,《
大学中庸讲演录》,《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中国思想精神史论》(4卷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哲思精神》、《中国美学精神》、《
中国艺术精神》,《书法艺术美学》,《
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主编,60卷)。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前言在新世纪的洪亮钟声中,诗歌与我们人类共同跨入了二十一世纪。回首二十世纪的中国诗坛,总禁不住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诗歌本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体裁。但在二十世纪,却发生了一场极其重大的变革,那就是,统治中国诗坛达千余年之久的旧诗词又演化或繁衍出白话诗,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新诗。尽管旧诗仍与新诗并行不悖,但新诗已取代旧诗而成为当今中国诗坛的主要形式,占据着一时难以摇撼的主体地位,这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无需争议的公认事实。 然而,新诗在与1日诗的较量中虽已脱颖而出,但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走过了风风雨雨、坎坷曲折的道路,并曾无数次地经受过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和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外界的,也有自身的。其中挑战最为强劲,分歧最大、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十年文革结束以后的“朦胧诗”的崛起,以及随之澎湃而来、汹涌而起的各种新的诗歌浪潮和风格流派。 尽管诗在文学中的霸主地位已荡然无存,诗在公众社会中的不景气现象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感觉到,但就诗本身来说,她仍在发展中,并在向艺术的王国不断挺进。特别自“朦胧诗”崛起以后,中国的诗坛显得异常活跃,思潮迭出,流派纷呈,无论在诗歌观念、内容题材、写作手法、语境表达、语言要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崭新气象。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诗歌最为活跃的时期。 中国诗坛这种活跃局面的形成与造就,是与食指、北岛、舒婷、芒克、江河、多多等人的功绩分不开的,并以他们的诗为标志的。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从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切身体验中,以诗人的良知、敏锐和非凡的勇气与胆量,对
十年浩劫及现存的一切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而痛苦的反思与诘责,写出了一系列震撼人心、踔厉风发的优秀诗篇,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与关注。因此,中国诗歌才从歌功颂德、政治宣传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因此,像食指、北岛、舒婷等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中国诗坛的丰碑上,彪炳史册。 几乎与他们同时,另有一批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诗人,其中尤以梁小斌、顾城、王家新、于坚、柏桦、杨克、翟永明等为代表,他们一方面与北岛、舒婷等人一起反思现实,有着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对诗的创作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求索,将诗人的嗅觉引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探索相当艰苦,既有着古今中外诗艺精粹的现代结合和有机融会,又有着诗人失败的困惑迷茫和诸多现实利益的放弃,同时还有着外来的压力和诗坛内部的分歧争议。 而正当这批诗人在艰苦探索的同时,又有一批六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在潜然涌动,其中有些人实际上在八十年代初就已崭露头角,最后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逐步登台终于到九十年代初的群起亮相,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和诗歌意识在诗坛上尽显身手。这批人的阵容相当强大,几乎遍布了中国大地的每个方位,从北京的西川、黑大春、海子、骆一禾、树才、臧棣、西渡到上海的陈东东、孟浪、郁郁、默默、刘漫流、陆忆敏、徐芳,从四川的吉狄马加、李亚伟、万夏到江苏的韩东、小海、车前子,从福建的黄灿然、吕德安到新疆的北野、沈苇,从浙江的梁晓明到东北的巴音博罗,从陕西的秦巴子、丁当到贵州的郑单衣、唐亚平,从河南的蓝蓝到山西的任悟,乃至海外的杨小滨、张枣、张真、虹影等,基本上都属于这一行列。他们通常被称为“后朦胧诗”抑或“
第三代诗人”。他们的诗歌主张和观念尽管各不相同,打出的旗号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王家新、于坚、柏桦等人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如果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他们实际上与王家新、于坚、柏桦那批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诗人仍属一个时期,只是风格流派各异而已。即使是自称或被他人所称的“第四代诗人”的伊沙、徐江、宋晓贤、叶匡政等一批诗人,他们的年纪更轻一些,锐意进取的求新意识或许更为偏颇和激烈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长卷再放开拉长一些,他们无论是年龄段或是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仍是“后朦胧诗”或“第三代诗人”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