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生卒年不详,一说1085年—1145年),字正道。
密州东武(今山东
诸城)人。中国
北宋画家。
人物生平
张择端大约出生于
密州东武(今山东诸城)的一个诗书之家。关于他的出生时间,史书中没有记载,有现代资料称他生于
北宋神宗
元丰八年(1085年)。
张择端自幼在东武读书,后游学于京师
汴京(今河南开封)。研究者推测,他“游学于京师”时研习的是诗赋
策论,多涉及经世治国之道。从张择端故里密州文化的
经学背景来看,“他必定专于经学”。这一经历为他中途转攻绘画增加了许多文学方面的综合素养。
到了后来,张择端转而学习绘画。他工于
界画(拿界尺创作,多以古代城市建筑景观为主),尤其喜好绘制“舟车市桥郭径”,得以自成一派。这种绘画种类是当时富家乐意购藏的,可以确保作者的衣食无忧。
宋徽宗在位时期,在经过一系列有关绘画的考试后,张择端顺利进入了北宋宫廷内的
翰林图画院(每三年招考一次),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家(有资料称其曾在
宣和年间担任“翰林图画院
待诏”,但有研究者认为此说“依据恐不足”,“如果张择端是翰林图画院的待诏,不会在宋代的绘画史籍里毫无踪迹”)。宣和年间,他曾向内府呈交画本。同时期(关于该画创作时间,还有其他说法,参见“人物争议”部分),他绘制了《
清明上河图》。但当时富贵典雅的宣和体才是主流。作为一幅献给皇帝的画,哪怕这是副极力讴歌时局安稳、天下太平的作品,徽宗也并没有多重视,盖了双龙小印,以瘦金体题写了画名《清明上河图》后,便赐给了当时的外戚
向宗回家,并被记录在其私人收藏《向氏评论图画记》。
在某一时期,张择端失去了宫内绘画的差使,回到家中,成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有说法认为他在
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去世。
主要影响
张择端的风俗画作《清明上河图》卷为
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后幅有金张著、明
吴宽等13家题记,钤96方印。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从郊外起直画到汴河两岸的城市街容,其间场面纷纭不可胜数。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画家在高仅25.5厘米,而长达525厘米的长卷中写村野阡陌、舟舟桥流水、楼阁建筑、车马牲畜,其中有赶集的、骑马的、叫卖的,逛街的、乘轿的、闲谈的、饮茶的各种人物,士、农、工、商、医、卜、道、僧,男、女、老、少,超过550人,随着景物的展开、视点的转延,高潮迭现。如虹桥部分,桥上、桥头商贩市民熙熙攘攘,人物集中,画面稠密,和相对疏朗处形成了节奏上的变化全全卷构图处理有整体总纲,也有局部的细则构想,描写内容多而不乱,极有条理。其中着意突出虹桥、河道、村落和城楼几个部分,在长卷的章法中形成了起伏的波澜,使人不感到平铺直叙,组组织上注意了事物外形变化和画面内容的关联,画家描绘了前呼后拥、骑着马的权贵,悠闲地游逛街头和忙碌劳作的人民大众活动的(如运输等)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每一部分都体现出画家对客观事物和形象的细致深入观察,物象“合拢则通体联络,拆开则逐物有姿”,经得起反复观赏。
这幅全景式宏伟巨作,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其中所表现的城乡面貌、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系研究宋代
都市生活以及建筑、绘画等绝好材料。论画者誉之为“神品”。在当代,《清明上河图》作为国宝级文物,已经成为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被誉为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图册参考来源)
历史评价
张著:“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王大成:“
山水画自唐始变,盖有两宗,
李思训、
王维是也。李之传为宋
王诜、
郭熙、张择端、
赵伯驹、(赵)伯骕,以及于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皆李派。……李派板细,乏士气。”
杨準:“吾知画者之意,盖将以观当时而夸后代也。不然,则厄于时而思殚其伎以杰然自异于众史也。何其精能之至,而毫发无遗恨欤!此岂一朝一夕所能就者?其用心亦良苦矣。”
刘汉:“余熟视再四,然后知宇宙间精艺绝伦有如此者。向氏所谓选入神品,诚非虚语。而或者犹以井蛙之见,妄加疵纇。甚矣,其不知
子都之姣,而亦何足为是图轻重哉!呜呼!此希世玩也。”
李祁:“笔意精妙,固自宜入神品。观者见其邑屋之繁,舟车之盛,商贾财货之充羡盈溢,无不嗟赏歆慕,恨不得亲生其时,亲目其事。”
王绂:“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吴宽:“予始获展阅,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盖其经营布置,各极其态,信非率易所能成也。”
李东阳:“(《清明上河图》)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势简劲,意态生动,隐见之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迹,殆
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蚤作夜思,日累岁积不能到,其亦可谓难已。”
董其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皆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笔法纤细,亦近
李昭道,惜骨力乏耳。”
如寿:“汴梁自古帝王都,兴废相寻何代无?独惜徽钦从北去,至今荒草遍长衢。妙笔图成意自深,当年景物对沉吟。珍藏易主知多少,聚散春风何处寻。”
孙承泽:“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写清明繁盛之景也。传世者不一而足,以张择端为佳。……若择端之笔,非画院人能及也。”
吴焯:“(《向氏图画记》记载)翰林张择端,善画城郭、舟车、人物,其所作《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二图,绍兴中入内府,并选入神品。”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张择端的画作除了《清明上河图》外,还有一幅《西湖争标图》。后者已经失传。著录这两幅作品的《向氏评论图画记》,也早已失传。还有署名张择端所绘的《
金明池争标图》,现藏于
天津博物馆。
人物争议
因缺少明确文献记载,加之专家学者所认定的《清明上河图》版本不同,以及对《清明上河图》创作主题及绘画风格的不同解读,故而学术界对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争议颇多。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四种代表性观点:
(一)神宗朝说
美国威斯理学院艺术系教授刘和平、加拿大籍华裔学者
曹星原和中国大陆学者张显运持此观点。虽然三人都认为《清明上河图》是在神宗统治期间创作的,但每人所确定的具体时间还存在差异:刘和平认为《清明上河图》成画时间是在熙宁三年(1070年)前后,即
王安石变法之际;曹星原则认为是在熙宁八年(1075年)至熙宁九年(1076年)间,张择端在
向皇后的会意之下创作了《清明上河图》;张显运只确定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下限不晚于神宗统治时期。
(二)徽宗朝说
这一观点是较为主流的说法,主要代表人物有
徐邦达、
郑振铎、戴立强、
周宝珠、
陈传席、
余辉等。虽然他们都认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在徽宗统治期间创作的,但是每人所确定的时间段也存在差异,大致可分成三个时间段:陈传席与余辉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确定在崇宁至大观年间(1102年—1110年);徐邦达认为是在宣和、政和年间(1111年—1125年);郑振铎、戴立强以及周宝珠认为是在宣和末年创作完成的,大约为宣和七年(1125年)左右。而学者刘凯则认为应该在崇宁五年至大观四年(1106年—1110年)之间。
(三)南宋说
明清之际学者
孙承泽、现代学者邹身城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在《〈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一文中,邹身城提出《清明上河图》是在南宋高宗
绍兴年间创作的观点,是张择端为表达南宋人民思念故都、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而画。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台湾学者
刘渊临、日本学者新藤武弘以及中国大陆学者孔宪易。刘渊临认为,张择端自幼(徽宗政和、宣和以前)即游学汴京,北宋灭亡之后仍留在汴京,在金天辅五年(1121年)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新藤武弘认为是在
靖康之难(1127年)之后、徽宗去世(1135年)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张择端在金朝境内创作了《清明上河图》。孔宪易认为,张择端幼年正值北宋与金交替之际,后游学
燕京,改习绘画,在
金世宗即位(1161年)之前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因学术界已认定现藏于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石渠三编本《清明上河图》是唯一传世真本,故而南宋说和金朝说的较不合理。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
黄仁宇所著历史小说《
汴京残梦》中,张择端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事以翰林身份主持绘画《清明上河图》,一意写实,并升主角徐承茵升为画学正,倚为设计助手。后他独立完成此画。金人入汴后,《清明上河图》被掠去。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