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貌是
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
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
流水侵蚀、
重力崩塌、风化等
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
地貌景观。
地貌形成
张家界在区域
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
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成了本区域的基本
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
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张家界奇特的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面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
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
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张家界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
地质环境中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晚古生代中晚
泥盆纪时期,湖南
西北地区地壳下降,发生大面积
海浸,成为一片汪洋。张家界处于“川湘凹陷地带”之深海处,靠近
古陆,接纳了由流水源源不断地从邻近古陆搬迁来的大量松散碎屑物质,经过沉积和漫长而又复杂的
成岩过程,形成厚达500多米的
石英砂岩。经过漫长的流水切割、
差异风化、
重力崩塌等
外营力作用,便形成了所看到的怪诞诡谲的峰林峡谷。石英
砂岩峰林景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科研价值。
地貌价值
科学研究
张家界
地貌发育过程完整,从台地→方山→石墙→石柱→峡谷演化过程清晰,发育时间因素
可测性强,在
砂岩地貌景观中具有系统性、完整性、
自然性、稀有性和
典型性等
自然属性,于1992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为首批
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可作为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点。
美学观赏
在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区中心部位86km2范围内,集中分布了3100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峰柱,峰
柱高几十米至400m,其
柱体的密集度、造型之奇异度、各种
砂岩地貌景观的组合有序度、岩石植被、
气象因素的色彩鲜明
对比度、峡谷与溪流组合的和谐度、地形高低错落相配及各种
象形山石景观引人入胜的联想度,都达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畅神的最高审美境界。张家界地貌的奇俊秀美在世界
山岳景观中所罕见,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岳景观之一。
旅游应用
由于其科学内涵丰富,自然生态和美学观赏价值高,张家界成为重要的地质、地理
科普教育基地和绝佳的自然游览休闲胜地,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前来考察游览,
旅游收入促进了地方就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张家界地区的
支柱产业。张家界旅游依托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貌认定
2010年11月9日-11日张家界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暨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
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在张家界举行。
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副主席彼得·米根等来自
新西兰、英国、
波兰、
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日本7个国家的16位国外
地貌学权威,以及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刘嘉麒等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20多位知名
地质地貌学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在进行了
实地考察,并听取研究课题组关于张家界
地貌特征与演化过程的主题报告后,将张家界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
砂岩地貌类型,确定为“张家界地貌”,凡在世界任何
国家和地区发现类似张家界
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都可统称“张家界地貌”。自此,“张家界地貌”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定。
据悉,与会专家对
天子山、
袁家界、
金鞭溪、
黄石寨等张家界典型地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张家界地貌研究课题组关于张家界地貌特征与演化过程的主题报告,以及关于中国、澳大利亚和世界范围内砂岩地貌
空间分布与典型特征的
专题研究报告,系统交流了国内外砂岩地貌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例。会议重点对张家界地貌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研讨,一致认为张家界地貌是
砂岩地貌中一种独特的
地貌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科普价值和极高的美学与生态旅游价值,张家界是全球地貌研究的最佳地区之一。
“张家界地质公园内的砂岩地貌特征,在全世界范围内看来都是非常独特的。”
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在开幕式上说,世界上也存在类似的
地貌特征,但没有张家界如此鲜明的特征和规模,集美感与科研价值于一体,张家界地貌理应得到世界的认同。“张家界这种砂岩地貌,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其形成条件也非常苛刻。”
李延栋院士表示。
本次研讨会议还倡议成立世界砂岩地貌工作组和张家界地貌研究中心,开通世界
砂岩地貌地质公园研究网络,促成在IAG(
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和
IGU(
国际地理联合会)框架下建立砂岩地貌研究相关的工作组织机构,开展砂岩地貌的国际对比研究。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将联合成立张家界地貌研究基地,吸引国内外地貌专家来张家界开展地貌研究;并设立张家界地貌研究
开放基金,资助砂岩地貌领域创新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课题。
据了解,张家界
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委托
中国地质科学院对“张家界地貌”定义及其形成地质背景、演化过程和
地质遗迹组合特征进行研究。经过区域对比和
科学分析,“张家界地貌”迥异于
喀斯特地貌、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河谷地貌。
地貌研究
科研课题
2011年4月8日,
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正式签约,就“张家界地貌”联合研究合作共建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此举标志着“张家界地貌”已正式进入
科研课题。
在张家界
砂岩地貌国际
学术研讨会上,“张家界地貌”获得了国际学术界认定。为了更加深入发掘“张家界地貌”的科学内涵,提高国内和国际知名度,
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成立了“‘张家界地貌’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张家界地貌地质特征及其
地质景观成因研究”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张家界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
地质遗迹富集区,使之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珍贵地学
遗产地。
研究成就
“根据阶地、溶洞等不同
层状地貌的对比,
项目组得出了索溪于
中更新世(约50~70万年)开始
下切砂岩顶面,张家界的
砂岩地貌开始形成。”在2011年四月举行的中国科协“
科技期刊与
新闻媒体见面会”上,参与项目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平亚敏介绍了该项目成果。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而闻名于世。其砂岩峰林地貌是在特定的
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
新构造运动和
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保存了一套完善的砂岩峰林形成模式,具有很好的
科学研究和地质美学欣赏价值,一直是地貌学家、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科学家们此前已经知道,张家界
峰林是以3亿多年前形成的
泥盆纪砂岩为原料进行“雕刻”的,但“雕刻”从何时开始,一直是科学家们难以解答的问题。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地质论评》刊出了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田明中教授、杨桂芳副教授、张绪教副教授为首的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研究生平亚敏为第一作者)。结果表明,张家界砂岩峰林的“雕刻”始于中更新世(距今50~70万年),即在这一时间,索溪开始下切砂岩的顶面,此后越切越深,形成了峰林地貌。
据了解,地貌可以分为
剥蚀地貌(如张家界峰林、
云南石林、克什克腾青山山顶的
壶穴等)和
堆积地貌(如溶洞中的
钟乳石等)。前者开始形成的年代,由于缺少测年对象,很难确定。
本项研究表明,
剥蚀地貌的年代可以通过寻求其与
堆积地貌之间的
相关性来确定。田明中等认为,虽然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形成年代很难确定,但
河流阶地、岩溶洞穴、砂岩峰林这些不同类型层状地貌是在统一的造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不同
层状地貌上沉积物的直接测年并进行区域综合对比,进而获得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时代。
项目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貌综合考察和
地层剖面实测,并在室内利用
热释光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等现代测年技术,测得了张家界地区河流阶地和溶洞的年代。
该研究首次确定了张家界
砂岩地貌形成的精确时代,弥补了张家界地貌研究上的空白,其成果对于提升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
科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他
剥蚀地貌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式。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