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围,位于广东省
梅州市丰顺县建桥镇。建桥围内的族群姓张,该族群不仅在明清时期形成的规模极大,其打造的建桥围建筑也十分宏伟和精致。
简介
元末建桥围的创建者已无据可查,但据当地史料记载,建桥地属
丘陵山区,土地肥沃,有利农耕,地处山岭均属
莲花山脉,南北两面高山屹然对峙,有利于林业开发。建桥围古城最后形成的建设者为
元代晚期梅州总管张德达。他原居福建
上杭,在任广东梅州路总管府总管时(建桥镇当时属程乡县),遭战火纷争难归故里,明
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在此创基。
2009年12月,建桥围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单,也是丰顺县第一个被确认为“古村落”的自然村落。
建筑细节
建筑整体
呈现“船”型的便是丰顺有名的建桥围,偌大的建桥古围由民房围绕着栌墙内而建,围外是回环的池塘、沟壑,远眺像只浮在水上的船,因而也有人称建桥围为“船型围”。
船型古围坐落于莲花山脉深处的建桥镇建桥村,围内建筑面积15780平方米,有3街(东西向)12巷(南北向)24幢,至今保存完好,建桥围算得上是梅州较为大型的传统客家聚落。
整座建筑外廓呈椭圆状,但内围却是方形体。设计成外圆内方,大概想以此祈望万事和合、子孙团圆、和平共处、永享太平。
城内约有上千间房屋。这里既留存有
元朝末年古巷,更多的房屋是明代飞檐式的
四合院建筑,也有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混杂其中,它是
梅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一座保存有
元、
明、
清三朝古建筑的古城。
从小在古城长大的
丰顺县供电局张局长告诉记者,建桥围古城遵循外圆内方的理论,建造
椭圆外廓,内围属方形。古城内商铺俱全,冷兵器时代抵御外来强敌时,四座城门一关派人防御,古城便固若金汤,城中居民一两个月不出城门仍可过平时一样的正常生活。
建筑特色
古城设计还有几个奇特之处:
一是城内街道和古巷里看不到一条排水渠。但不管下多大的雨,城内从不会淹水;
二是城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设计令人叫绝,大大小小24幢四合院式建筑,每幢建筑物的通风采光都恰到好处,冬暖夏凉;
三是防火设计非常先进,除古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外,房与房之间还建有防火山墙,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水井与厨房相近,井水长年不枯,既便于生活,也利于防火,数百年来城内从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
据说,建桥围在排水、通风、防火设计三个方面颇有技巧,由于围外西南片原来开挖有十八曲水坑工程,两侧都石砌1.5米的高集雨水塘,因而从马仔坑上游注水入四环池塘,从不会积泥沙,发挥着水利灌溉、调节小气候等功效。可惜的是,此水坑已于平整耕地时毁掉。
在建桥围内,还有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建筑——位于东门外的“亦爱庐”。亦爱庐属大型府第宫室,于清乾隆年间(1771年)建造,为张氏一举人的住宅。
其设计精巧,左弯右曲,计有十厅九井。天井之地全部选用大小相等、形状一致、色泽均同的天然小石,砌成各种图形和文字,有“福禄寿”“双龙抢宝”“双凤朝阳”“鸾凤和鸣”及牡丹、梅、竹、菊,建筑内外还有祥瑞的动物装饰,正堂有金雕的屏风,四屏雕龙画凤与花鸟相映成趣,人文气息浓厚。
门庭外,古巷边,沙土半淹的鹅卵石路,蹲在一角的孤独的老石狮前,无一不在述说着建桥围曾经的鼎盛与荣耀。
在古围各个大门的门槛内,建造的石板中间都有一处断裂。建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建造者有意而为,寓意财富能够由此进,人才由此出,不封闭,不断绝。
建筑森严
走进建桥围,斑驳的街道纵横交错,房屋一座连着一座。围内的建筑数量没有确切统计,约有上千间。
历经几百年的古围虽沧桑却仍坚实牢固,回环的四合建筑,形似盘龙的围龙屋,若干座房屋的设计既协调和谐,又错落有致。“这些房屋的设计非常巧妙,从外面看似各自独立,走进屋内却发现可以通过走廊而相互连接。”丰顺县建桥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由于建桥围庞大,规划建造者为让民众生产生活进出方便,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大门,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及四周围墙数千米连成一体,墙高而厚,宛如一座城池。四大城门的名字,“东关巩固”“西铭是式”“薰风自南”和“众星拱北”,均由名人题写,人文灵动,书气四溢。其中,南门“薰风自南”为“生死门”,是最特别的一个大门,张氏家族的婚庆喜事由此门进,丧葬由此门出,从而得到神灵庇护,让生者幸福,逝者安宁。
此外,四大城门当年均装置了皇帝御赐名曰“将军”的大鉎炮。每一道门的门内架设木栅,二层木楼棚专门设置了内宽外狭、结构紧凑、封火墙不显桁桷,枪眼孔不露相格。当地人告诉记者,鉎炮有利于群居和防贼御敌。
相传在600年前,张氏自张德达在此定居后,其产业经历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族人散布于建桥附近,积极拓展地盘。如三世均佐迁下坝,绍创迁田心塘,绍基开基于鹊楼,四世祚开基于溪口……
直至明隆庆三年,七世张乾福平定“贼寇”黄瑺结党之乱,才使张姓开始崭露头角,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有记载说张乾福身躯高大,文武全才,生擒贼首黄瑺、杨魁、吴山、张钦、钟凤等五人,并“杀毙贼将兵数百”,因功被封为武德将军。
明末清初,即张氏第8至12代,便建起了张家围,创立了祠堂,形成了宗族社会,逐渐成为地方大族。围内均是张姓居民,自乾隆以来居民都在1000人以上。
社会动荡,贼寇乱行。因而,建桥围的建筑艺术特点还在于“防”。张氏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从一砖一瓦开始,建造起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家”,保护着围内数千人的安全。
与城门连接的民居,既做城墙也做屋墙,可登高居观察四周,防御敌袭。古围内的主街呈不规则的曲线,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宽度也不过3米左右。如遇匪患外侵,则进可攻退可守,加之四通八达的围廊过道,可以互相支援,实现真正的攻守自如。
祠堂建筑
建桥围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祠堂,这1万多平方米的古围里共有光大堂、保大堂、福大堂、谦大堂、树德堂等9座祠堂。在保大堂、光大堂门外,五条石楣杆直插云霄,气势宏伟。而这只是建桥围一部分的石楣杆。
交通经济
张氏家族选择在建桥村定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谓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地图上看,建桥围位于粤东梅州市丰顺县西北部,东接丰良镇,南连本县北斗镇,西邻兴宁、五华两县,北与梅县毗邻。
在离建桥围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猴子岽古道。这条古道横穿莲花山脉支系的猴子岽山,从建桥镇青潭起,至猴子岽顶峰后下山到北斗镇,再进入丰顺县城汤坑,全长约六七公里。
这条猴子岽古道为昔日潮汕揭阳通往兴梅地区的一条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古时候,沿海的食盐海货、兴梅江西的很多粮食山货等物资,源源不断地经此流通往来。
不仅如此,在建桥围南门外50米还有一条连接潮嘉广地区的驿道。张氏则充分利用这一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在驿道旁开有石碑街、榕树铺墟、建和墟等商业场所。
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同时,张氏中也有不少人从事工商活动,并且以此致富。在建桥围内只要是临巷道的房子,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房间作为店铺,用于经商。
广置田产的建桥围张氏,已将区域覆盖至径心、叶华、黄金、潘田、布心甚至兴宁、梅县等地,赢得“富盖程乡”的嘉名。更有夸张的说法称,如果建桥之米一墟不进市场,则米价就要上涨。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人经商致富后创家立业,广建华厦,使建桥围内住宅密集,建筑装饰豪华。
历史人文
建筑起源
关于建桥围的历史说法不一。按照当地流传的说法,一种认为这座古围在600多年前的元末,由开基祖张德达在建桥定居时所建,这是广义上建桥围的建造时间。古巷内保留有元末遗迹、明代四合屋、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三朝古建筑为其证明;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建桥围要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氏后代真正规划建设开始。
人口居民
张氏香火旺盛、人才辈出。据族谱记载,开基祖张德达于明初洪武年间定居于此,至今已发展至25代。据当地村民估算,到1978年时,居民已达到了3000人。而从围里走出去,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口在2万以上。其中,不少家族成员获得功名,出外为官,使张氏在地方上的声誉大涨,赢得了“大埔百侯杨,丰顺建桥张”的称誉。
历史文风
建桥围不仅族群善于经商,所建造的建筑奇妙,同时还是崇文重教之地。围内居民世代崇文,人才辈出。
自明崇祯以来,张氏有多人考得功名。其中举人4人、贡生14人、秀才众多。围内有金榜题名的石楣杆12条,现存7条,分别得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为张氏l5至18世取得贡生以上功名的裔孙所立。
古巷中众多祖堂厅的鎏金牌匾、遒劲对联和祖公牌虽尘封仍依稀可鉴;石楣杆的底座分别刻写的“嘉庆”“道光”“同治”等年号,见证了古围中张氏历代子孙在科场上扬眉吐气、光宗耀祖的辉煌历史,彰显着张氏宗族的荣耀。
当地有竹枝词曰:“新正会课设祠堂,赏得新苎数尺长;大姊小姑都啧啧,羡她嫁得读书郎。”为荣宗耀祖,改善自身,提高社会地位,张氏非常重视教育,鼓励子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各房也隆师重道,设立私塾、聘请教师,培育子弟。
十一世大元置东门外屋地一大块,就是四房为了建书室而用。如今建桥围里的“西门书斋”“大书斋”“大坑唇书斋”“树德堂”“洪塘公祠”等建筑,也都是当年私塾的旧址。在不知名的民居中,张贴在厅墙上用毛笔正楷书写的《朱子治家格言》仍清晰可见。
嘉庆年间,程乡县大立举人杨鸿举被建桥张氏书室容旋居聘为塾师,曾咏诗多首,其中有“一枝容膝可徘徊,琴剑年华又复催。客到小斋情似水,人行深巷步如雷。(门首有深巷,往来不绝)”之句,反映张氏族人对他为师的重视。
重要人物
建桥围文风兴盛,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其中较为出名的要数参加
辛亥革命、担任过孙中山护卫的旅暹华侨
张鉴初。在建桥围西门处,有一座建于1937年的两层楼房,它便是张鉴初为其家属所建。
张鉴初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旅暹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潮州黄岗、广西镇南关起义。从同盟模范军校毕业后,他便被委任为孙中山随从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