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
1995年成立的社会团体
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是一个获得登记证书的民系组织。
简介
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原名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1995年11月在粤北韶关成立。2012年04月17日, 韶关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确定筹备成立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来自广州、珠海、中山、佛山、韶关、南雄各地的理事会成员和40 多个社团代表近300 人参加了大会。
2012年5月15日,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简称“广府珠玑会),并讨论通过了成立“广东省广府学专业委员会”(简称“广东广府学会),该学会即将着手编纂《广府文化大典》(上下两部)。主编为谭元亨教授。该大典的编纂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近20年对广府文化研究的众多新学术成果将融汇当中,《大典》分20个篇章,150万字,其编辑出版将与不久前确立的“广府学”这一学科相得益彰。
成立缘由
渊源
南雄地处大庾岭南麓,与江西省的大余信丰全南三县毗邻,自唐朝丞相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驿道后,其(梅关古道)便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位于梅关古道上的珠玑巷则成为历代中原江南人民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而往南迁的第一个聚居地和中转站。因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宜农宜牧,风景优美,吸引一批批南迁氏族,他们在珠玑巷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到宋时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珠玑古巷极为繁盛。因为较早接受中原文化,巷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珠玑巷门楼、贵妃石塔等,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这些文物,历届政府都注意维修、保护),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珠玑巷已失去其商业重镇的作用,只作为一般居民宅。南雄珠玑巷人也因种种原因南迁珠江三角洲,或跨出国门、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珠玑巷后裔遍及海内外,据计有143姓,人口达数千万。
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省民政厅先后批准成立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而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中的最大民系——广府民系, 其人口所占比例近60%,尚未成立一个统一的民系组织。因此,筹建“广东广府人海外联谊会”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更广泛地凝聚发展合力,联系整个的广府人,整个的珠玑巷南迁后裔。同时,让海内外近5000多万从珠玑巷走出去的广府人,切实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世世代代永远记着他们的“根在珠玑”。自1996年起,先后有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广东省侨联、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和学术研究机构,分别在南雄、广州召开了《珠玑巷与广府文化研讨会》、《广府人海外联谊会筹备工作会议》、《筹建“广府人海外联谊会”座谈会》、《封开“广府首府论坛” 》等会议。提出了要在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的基础上组建“广东省广府(珠玑)人海外联谊会”的倡议。通过近20年来的积极努力,2012年4月9日,省侨联正式批准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更名为“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
1990年3月,曾在南雄工作过的老同志,原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顾委常委欧初,省顾委委员金阳、省政协副主席祁烽、省计生委主任张建勋等来南雄视察、指导工作时,就对珠玑巷的人文历史景观很感兴趣,认为南雄珠玑巷是古代南北通衢的一个重镇,珠玑巷人是唐代以来向岭南拓展经济、文化的先驱,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优势。加上不少珠玑巷后裔返乡寻根问祖,把珠玑古巷视为自己“七百年前的桑梓”。根据南雄珠玑巷这一独特的人文历史,老同志们提议有必要成立一个以爱国爱乡为纽带的“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
经一批老同志的倡议和在广大珠玑巷后裔的支持下,1990年4月,南雄县委、县政府从几方面的利益出发,即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进取心和凝聚力;有利于激发珠玑巷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决定成立了“广东南雄县珠玑巷南迁氏族联谊会筹委会”。
宗旨
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的宗旨是高举爱国爱乡的旗帜,凝聚海内外广府人和珠玑巷后裔,弘扬祖德,维系桑梓、增进情谊、为发展经济、振兴中华、造福社会贡献力量。将坚持“根在珠玑、重心在广州、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思路,成立“广府学专业委员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联谊活动,增进广府人同祖、同缘、同语的亲密关系,将珠玑巷人不断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异姓一家、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勤劳勇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下去。
功能作用
1995年11月广东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成立后,广东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与珠江文化研究会,自建立起便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最早发现、确认珠玑巷的文化价值、组织珠玑文化研究、拍摄《千年珠玑》专题片等。珠江文化研究会始终认为,广府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代表,珠玑巷后裔是广府人的主体,广府之根在珠玑,珠玑巷是广府人公认的祖地。广府文化本身就是珠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名后的广府珠玑会是原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与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合作的结晶,新的珠玑会增补了黄伟宗、谭元亨等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学者专家为理事会领导成员。广府珠玑会下设了广府学会,使其不但有联谊功能,还增添了学术研究的功能,将更好地推动广府文化的研究。。
珠玑巷的文化价值、珠玑巷人后裔的南迁、珠玑巷与广府文化、珠玑文化、珠玑精神等话题引起了海内外广府人和珠玑巷人以及专家学者的热议。近20年来,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实际上已成为了广府人联谊的主体组织,不仅覆盖了大部分的广府地区,还承担了与海外近2000万广府人的联谊、交流工作。
广东省早已成立了“ 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 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 两个联谊会都对本民系的海外联谊和文化研究开展了许多活动。而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中的最大民系广府民系(其人口所占比例近60%,比另两大民系总和还要多),尚未成立一个统一的民系组织,因此,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正式更名正好弥补这一缺失。广府珠玑会已于2012年5月初获得登记证书。
成员
广东广府人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将成为连结广大后裔的桥梁和纽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女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霍英东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先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先生对联谊会组织机构的构成多次垂注,悉心指点。按照广泛性、代表性的原则:由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门东莞肇庆惠州云浮韶关等十一个后裔集居地市多次磋商,推举出组织机构成员的建议名单后,1995年11月27 日由联谊会预备会表决通过。联谊会组织机构成员包括了中央、省和五十多个市、县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港澳地区和国外100多个社团、侨团的领袖人物;工商、科技、教育、文化、宗教等社会各界名流。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名誉会长:雷洁琼 霍英东 马万祺 高祀仁 欧广源 梁广大 肖耀堂 李金培 吴冷西 祈烽 欧 初 侣志广 汤维荚
会 长:黎静
副 会 长:李兆基 何鸿燊 郑裕彤 何厚桦 利国伟
理 事 会:郭衍全
副理事会:丘隆基
秘 书 长:
副秘书长:黄启钊 吴述超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方若愚 方继浩 王敏刚 王锦辉 甘兆胜 伍志媛 阮林爱 李东海 何世柱 余宏荣
林文恩 林兆璋 林志诚 林森权 周健姿 周耀何 马有礼 陈 雄 陈家铭 陈瑞强
陈毓铮 陈耀华 唐允良 莫伯治 莫贵良 翁 祐 区卓基 黄水记 黄永东 黄永昌
黄定光 黄诚发 崔 耀 梁 宋 梁吉栋 梁华济 梁运尤 梁祺祐 巢振威 叶炽垣
曾昭璇 曾德锋 冯南兴 甄灿球 赵仲森 邓 新 廖志刚 廖军文 郑文定 郑集思
刘 侣 刘 青 刘志强 刘耀钦 黎君刚 黎爱文 卢法泉 霍震霆 潘以和 龙 禧
龙锡坤 简庆华 魏和荣 颜同珍 严日初 严锦华 苏计成 苏家荣 谭学文 罗景云
罗继胜 关亨时 关汪洲 龚庆韶 欧阳冬
理 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 福 王益石 朱慧忠 朱铁强 伍 忠 伍培坚 李国雄 李家驹 李宝廉 何志军
何福注 何锡梁 何铁文 余荣机 余晖鸿 邵建明 林志广 林鉴松 招梓垣 周多理
周年滚 周贵刚 冼国麟 吴 杞 吴永安 吴英杰 吴锐安 茹容均 段健全 马寿山
郭铭均 袁雄昆 陶爱珍 陈 树 陈 秾 陈伯联 陈禹山 陈家和 陈流垣 陈泰祥
陈展鸿 陈进财 陈锦生 陈显达 区继义 张 裕 张国富 康炳忠 梁 池 梁孝章
梁国英 梁勉存 梁肇成 梁剑波 曹棣华 肖养根 麦志成 黄 佳 黄家骏 黄群英
黄策经 黄汉文 黄麟祥 邹耀新 叶振明 汤锦森 冯 众 冯元侃 冯学洪 董启发
杨耀忠 甄炽光 蔡洁英 蔡宏亮 蔡桂桃 邓世昌 邓东川 郑梓根 郑葆红 廖烈英
刘 进 刘垣广 刘庆祺 刘壁生 刘振琼 黎 灿 黎金康 黎汉光 卢道平 赖立新
霍全庆 潘邦松 潘志辉 潘新安 谢国华 韩德甫 谭培业 简仲贤 苏 咏 苏成坤
苏景勋 苏焰财 苏鹏飞 罗 苏 罗德雄 关均豪
办公室主任:曾昭佑(市委常委、兼)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1 19:4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