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潮镇,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通州区,地处通州区西部,为通西重镇,被称为“通西门户”,东与
刘桥镇相邻,南濒长江、与
张家港市、港闸区陈桥街道相望,西与
五接镇接壤,北与如皋市
白蒲镇毗邻,镇人民政府距通州区人民政府31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0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平潮镇户籍人口为122583人。
历史沿革
原平潮镇
唐初,今平潮古镇成陆,因有单姓布衣迁居于此,人丁日增,渐成村落,始称“单家店”。
清初,因距
通州州治15公里,俗称“三十里”,平潮镇境域称三十里镇。道光十六年(1836年),州官
平翰改镇名曰“平潮”。又因县道两旁遍植桃树,雅称“桃村”。
民国初年,设平潮市。
1949年,为平潮镇,属南通县平东区。
1954年,为南通县属镇,改属平潮区。
1958年,成立红专人民公社。
1959年,更名为平潮人民公社。
1961年,分为平潮镇和平西、平东2人民公社。
1983年,平西人民公社改为平西乡。
1984年,平西乡并入平潮镇。
1987年,平南乡并入。
2000年4月,新坝乡并入。
原平东镇
民国初期,平东镇境域设平潮市。
1949年,属平潮镇。
1954年,属平潮区。
1958年,属红专人民公社。
1959年,属平潮人民公社。
1961年,分平潮人民公社为平潮镇和平西、平东2人民公社。
1969年,平东人民公社更名为向东人民公社。
1981年复称平东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为平东乡。
1996年,撤乡改镇。
2000年4月,赵甸乡并入。
撤并后
2015年,撤销通州区平潮镇、平东镇。将原平潮镇行政区域与原平东镇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平潮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平潮镇辖九圩港、云台山、老墩、赵坊、平西、三官殿、团元、花坝、湾子头、四十里、吉坝、颜港、新坝、三港、任口15个村民委员会,桃邮、民主、团结、栖凤4个居民委员会,下设525个村民小组,100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平潮镇辖6个社区、20个行政村:团结社区、民主社区、栖凤社区、桃邨社区、新三十里社区、赵甸社区、九圩港村、老墩村、云台山村、赵坊村、平西村、三官殿村、团圆村、花坝村、湾子头村、四十里村、吉坝村、颜港村、新坝村、三港村、任口村、平东村、国道村、新生村、金桥村、甸北村;镇人民政府驻栖凤居委会建设路3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潮镇地处通州区西部,东与
刘桥镇相邻,南濒长江、与
张家港市、港闸区陈桥街道相望,西与
五接镇接壤,北与如皋市
白蒲镇毗邻,镇人民政府距通州区人民政府31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09.6平方千米。
水文
原平潮镇主要河流有通扬运河、九圩港等17条,河流总长度64.87千米,河网密度1.05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通扬运河,从长江流经境内,长11.68千米。
原平东镇主要河流有通扬运河、九圩港等2条,河流总长度47.4千米,河网密度1.62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九圩港,从平潮流经境内,长14.68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原平潮镇有耕地面积3.78万亩,人均0.48亩。
人口
2011年末,原平潮镇辖区总人口7.83万人;原平东镇总人口为43343人
截至2017年末,平潮镇常住人口为114320人。
截至2019年末,平潮镇户籍人口为12258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平潮镇财政收入63575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052万元,增值税22620万元,企业所得税7145万元,个人所得税2786万元。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5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7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7:61.9:34.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9万元。
2019年,平潮镇有工业企业721个,规模以上企业7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0个。
农业
2011年,原平潮镇农业总产值3.7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生产粮食2.88万吨,人均368千克,其中水稻1.91万吨,小麦2348吨,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油菜种植面积0.91万亩,产量1563吨,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2.33万头,年末存栏0.57万头;羊饲养量3.08万头,年末存栏1.01万头;家禽年饲养量7.36万羽,上市6.4万羽;畜牧业总产值36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8%,大型农业机械76台(辆)。
工业
2011年,原平潮镇工业有电子元器件及材料、船舶配套及钢结构、服装服饰、重型机械、电器电缆、精细化工、光学仪器、生物技术等40多个行业门类,工业总产值1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职工1.2万人,实现增加值32.59亿元。
商贸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商业网点4456个,职工12476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0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0.4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5家银行分支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1.8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2亿元。
邮政电信业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业务收入21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7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53人,小学2所,在校生3120人,专任教师2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7720人,专任教师65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教育经费5099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991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文体团体16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12万册。成立镇文联,下设文学、音乐、舞蹈、书法四个协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个,有病床825张。有卫生专业人员1205人(其中执业医师320人,执业助理医师97人,注册护士788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6万人次,住院手术2600台次,出院病人5000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6万人,参合率96.6%。
社会保障
2011年,原平潮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户,人数123人,支出25.67万元,月人均17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5户,人数954人,支出134.8万元,月人均117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4人,支出61.9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人,支出11.3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45人次,共支出4.71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200人次,支出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3万元,社会福利费6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25万人,参保率99.1%。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6千米,投递点46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期刊1.4万份(册),电信企业3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4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原平潮镇镇区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5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13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供电可靠率99%。
2011年末,原平潮镇有绿化面积14公顷。
交通运输
公路
2011年末,原平潮镇新长铁路境内长9.6千米,为双轨客货铁路。宁通高速、通启高速、沿江高速公路境内长38.4千米,204国道境内长12.8千米,79省道南通支线境内长11.2千米,有区镇级公路5条,总长24千米,通扬运河、九圩港境内长44.8千米,镇内村村通公路,镇区道路总长度40千米;桥梁8座,总长度0.85千米,镇区开通公交线路5条。有1个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56班次,日均客运量900人次。
铁路
南通西站位于平潮镇东南侧海五线、凯迪大道、腾通路与尧盛路合围区域,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是集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西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为线正下式站(即站房在铁路线正下方),从上到下4层依次为高铁站台、高铁站房、地铁站厅和地铁站台。车站站场规模为4台8线,即4个站台,8条铁路线,中间4条为通沪铁路,两侧为盐通高速铁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取平息白蒲、单家店争地纠纷和长江潮害的双重含义,而得名平潮。
平潮镇乃通州西部重镇,南通的北大门,南濒长江,东傍通扬运河、
九圩港。平潮古镇自唐初成陆,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为有几个单姓布衣迁居于此,人丁日增,渐成村落,始称“单家店”。后又因距南通州15公里,俗称“三十里”。清代,县道两旁遍植桃树,雅称“桃村”。现平潮镇是由原来的三乡一镇(即平南乡、平西乡、新坝乡、平潮镇)合并而成。
清道光十六年(1836),当时,单家店人要在纵贯
五甲镇的
运盐河(即今通扬运河)上筑一座石桥(即平潮大石桥,亦称翔凤桥),能站在桥上遥望
白蒲。而白蒲人认为此桥建成后将破坏白蒲风水,故与单家店人打官司。单家店和白蒲皆是书宦之乡,通州知州平翰亲自出面调停,使风潮得以平息。平翰特作《翔风桥记》,既取民间祈求之愿,又记风潮平息之事,遂正式将单家店改名为“平潮”。
另有一种说法,平潮,在唐代以前还是长江边上的一块沙洲,至唐代才和
胡逗洲连成一体。为了抵御潮水的浸入,人们先在江边九圩港筑了第一道江堤大坝。遇到洪水泛滥,潮水一直漫到白蒲南,于是人们又在平潮筑了第二道江堤大坝,并造了一座大桥,史称二坝桥。从此,每逢涨潮,潮水到此就平缓了,故称平潮。
人文掌故
平潮是抗倭英雄二甲镇余西人
曹顶壮烈捐躯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平民出身的英雄,平潮人在他洒下热血的地方修墓立祠,建亭勒碑,后来还建起了“曹顶纪念园”。
曹公亭建于民国十年(1921)。当时,张謇修筑天云公路(
天生港到
云台山),派费范九在平潮镇北、
通扬运河西岸的曹顶战死处建
曹公亭,亭内塑曹顶横刀策马雕像,立由费范九撰文、方训谋镌刻的石碑。建亭时,费范九向全国征集诗稿,共征集到包括张謇、
陈衍、
梁启超等45人的诗词作品53首,汇编成《南通平潮曹公亭诗》一册印行。亭成后,张謇还为专门撰写一联:“匹夫犹耻国非国,百世以为公可公。”
曹公亭建成后,人们在通亭边的道路两旁植桃柳千株。1939年,吴县名人
姜佐禹途经此处,曾题诗一首:“十里长亭已姓曹,桃花村甸护周遭。英雄骏马同千古,分占风光有宝刀。”
平潮十景
所谓“平潮十景”,依次为“一、丰利寺,二、经社,三、华藏禅院,四、翔凤桥,五、亦陶园,六、曹公亭,七、西被闸,八、文峰阁,九、云台山,十、镇海关庙”,由民国南通平潮人费范九先生命名。
费范九生于1887年,卒于1967年,名师洪,字知生,通州平潮镇人,曾辅助
张謇治理南通水利、主编《南通报》,尝旅沪出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编辑,为张元济先生助手。费氏亦曾四处搜集南通城郊所见锲铭及刻辞,将所集128件碑拓编成《南通县金石录》并于1948年印行于世。此外,费氏尚热忱于南通乡邦文献之编撰出版,诸如《南通名画册》《南通书画大观》《历朝名画观音宝像》《如皋汪氏文园绿净园图咏》《晚晴山房书简》《南通盐垦始末》等地方文史资料之编印付梓皆出其手。
费范九先生为此十景辑《南通平潮市风景画册》一册,系珂罗版印制,丹徒吕瀛绘图并题诗、朝鲜爱国诗人金泽荣作序,并由海门国画家王个簃隶书题签封面“南通平潮市风景册,费范九居士属题,并由海门王贤”。因民国时平潮曾改署“平潮市”,故题签中有此称谓。图册每页右半部以小写意水墨笔法分别描绘十景之佳山水,左半部则为画家短跋题咏,诗画合璧、图文辉映,令人于披图细览之余,辄生回归田园、向往山林之无限遐思。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平潮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