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文岛地处
朝鲜半岛南部海域的
朝鲜海峡(准确的说是
济州海峡)中,位于
北纬34°1′35″,
东经127°18′45″。巨文岛由古岛、
东岛、
西岛三个
岛屿组成,因此又称“三岛”或“三山岛”。其中
古岛位于三岛中心,是巨文岛的主岛(狭义的巨文岛即是指古岛),但也是三岛中面积最小的岛,仅有0.42平方千米。
西岛面积最大,为7.77平方千米;
东岛次之,面积3.42平方千米。因此巨文岛作为
群岛的面积约有12平方千米。巨文岛有较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曾有东方的
直布罗陀之称。
巨文岛的气候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年降水量丰富。因为受
对马暖流的影响,其气候相比
韩国内陆而言更加温暖湿润。其8月平均气温为25℃,1月平均气温为2℃,年降水量1345毫米。
巨文岛的植物以
山茶树(冬柏树)为主,整个岛屿上的山茶树比比皆是,山茶树占全体树木的70%。水越山上郁郁苍苍的冬柏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受
对马暖流影响,巨文岛附近水温偏高,
海藻类生物十分丰富。
截止2001年,巨文岛上共有人口2039人,其中古岛796人,
东岛334人,
西岛909人,都是
朝鲜族,通用
韩语。
巨文岛的经济产业以
农业和
渔业为主,其中农业(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岛,西岛次之。主要农作物有
大豆、
白菜、
大蒜、
大麦、
大豆、
芝麻等。主产鱼类有
凤尾鱼、
马鲛、
鳗鱼、
真鲷、
鲐鱼、
带鱼等,近来也开始从事
海带养殖业。另外巨文岛有天然良港,因此
港口运输业也较为发达。
旅游业也是巨文岛的一个重要产业。巨文岛在盛渔期有“波市”,即海上市场,与
济州岛及内陆居民展开交易。
巨文岛上的聚落都是
村落的形式,包括巨文里、德村里、东岛里、西岛里四个里,隶属于
大韩民国全罗南道丽水市三山面,其中古岛上的巨文里为三山面事务所驻地。
巨文岛主要旅游景点有西岛南端的1904年建造、1905年4月10日开始使用的
灯塔,这是
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早的灯塔。巨文岛
西岛水越山山脚下,30米深处的海中有一块巨大的
男根石,大儒学家金浏就诞生在这里,因而此岩被称为“文笔岩”。此外岛上还有“
巨文岛事件”时在此驻扎的
英国军人的墓地、供奉
朝鲜王朝末期著名儒学者金浏的巨文寺、供奉儒学者金阳禄的
西山寺等多处景观。“巨文岛船歌”于1972年1月29日被指定为
全罗南道第1号
无形文化遗产。
巨文岛在历史上有巨磨岛、巨门岛、
巨岛、安岛、三岛、三山岛等多种名称。在
朝鲜王朝时期即被明确列入
全罗道海防范围。近代以后,巨文岛就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逐渐被注意。1845年,
英国皇家海军军官
爱德华·卑路乍(Edward Belcher)奉
英国海军部办公厅主任汉密尔顿(W. A. B. Hamilton)之命调查该岛,因此为纪念汉密尔顿将巨文岛命名为“汉密尔顿港”(Port Hamilton)。1854年与
日本交涉开国的
俄罗斯帝国普提雅廷(Е. В. Путя́тин)舰队曾一度驻留巨文岛,甚至与岛民发生冲突。
1885年4月,
英国为牵制
俄国在
亚洲的扩张,出兵占领巨文岛,是为“
巨文岛事件”,因而使巨文岛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后来在
朝鲜及其
宗主国——
中国清朝的艰难交涉下,英军在占领巨文岛22多个月后的1887年2月底撤出。而巨文岛则得名也缘于这次事件。据岛民传说,1885年5月
清朝统领水师提督
丁汝昌偕朝鲜官员
严世永和
穆麟德来巨文岛与英国交涉,丁汝昌因言语不通,用
汉字与岛上居民进行
笔谈。据说进行笔谈的是儒学者金浏或金阳禄,但金浏已在巨文岛事件发生前的1884年去世了,而据一些当事人回忆金阳禄虽然在座但没有与
丁汝昌笔谈,而是由西岛里的
里长金贤喜与丁汝昌笔谈的。当丁汝昌写道“贵下何岁也”的时候,金贤喜写“我岁
怊怊四十也”以回复之,丁汝昌看后大惊,没想到这样偏僻的小岛上的居民还如此有文采,经过丁汝昌与岛民的交流,对巨文岛的文化水平赞叹不已,因此
丁汝昌向当时的国王
朝鲜高宗建议统一以“巨文岛”为名称,以彰显该岛厚重的文化底蕴。
巨文岛事件平息之后,朝鲜政府开始注意到巨文岛的重要性,并在英军撤离之后立刻设置
经略使,以加强对巨文岛的管辖。
大韩帝国时期又在巨文岛设置
灯塔、
炮台。
朝鲜日治时期,日本人开始开发巨文岛,促进了巨文岛的现代化。1951年《
旧金山对日和约》缔结时,鉴于巨文岛的重要性,在条约内写入
日本放弃的土地中特别强调了巨文岛。巨文岛在行政上隶属于
大韩民国全罗南道丽水市三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