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中成药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一。为泻火剂。具有泻
肝火,行湿,开痞结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胃,嘈杂
吞酸,呕吐胁痛,
筋疝痞结,
霍乱转筋。
2、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3g,开水吞服。或作
汤剂,
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方中重用苦寒之黄连为
君药,一则清心火以泻肝火,即所谓“
实则泻其子胃火降则其气自降,如此标本兼顾,对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尤为适宜。吴茱萸辛苦而温,入肝、脾、胃、肾经,辛能入肝散肝郁,苦能降逆助黄连降逆止呕之功,温则佐制黄连之寒,使黄连无凉遏之弊,且能引领黄连入肝经,为
佐药。二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泻火而不凉遏,温通而不助热,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主治:肝脾不和。症见腹痛泄泻,胃痛吞酸,运化不力,及
热痢,
热泻等
左金丸与
龙胆泻肝汤都能用于肝经
实火之胁肋疼痛、
口苦等症状,左金丸泻火作用弱于龙胆泻肝汤,但能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无
清利湿热之功。龙胆泻肝汤泻火作用强,用于肝胆实火上炎目赤、
耳聋、耳肿,或肝胆
湿热下注之
阴肿、
阴痒、
阴汗、小便淋浊、带下黄臭等,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降逆止呕之效。
1、《
医方考》:左金者,黄连泻去心火,则肺金无畏,得以行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吴茱萸气臊味辛性热,故用之以为反佐。以方君一臣一,制小其服者,肝邪未盛也。
2、《
医方集解》:此足厥阴药也。肝实则作痛,心者肝之子,
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
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
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
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
3、《古方选注》:
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捷;川黄连苦燥胃中之湿,寒胜胃中之热,乃损其气以泄降之,七损之法也。当知可以治实,不可以治虚,若误论虚实而用之则误矣。
4、《医宗金鉴》胡天锡曰:此泻肝火之正剂。独用黄连为君,以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
温开其郁结,惩其汗格,故以为佐。然必木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5、《
谦斋医学讲稿》:方中黄连入心,吴茱萸入肝,黄连的用量六倍于
吴萸,故方解多作实则泻其子,并以吴茱萸为
反佐药。我认为肝火证很少用温药反佐,黄连和吴茱萸归经不同,也很难这样解释。从效果研究,以吞酸嘈杂最为明显,其主要作用应在于胃。黄连本能
苦降和胃,吴莱萸亦散胃气郁结,类似
泻心汤的辛苦合用。故吞酸而兼有
痰湿粘涎的,酌加吴茱萸用量,效果更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