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位于古“丝绸之路”东端中国河南境内,是古代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具体是指位于河南
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而广义的崤函古道,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学名称。是指先秦以来至民国时期,由
西安(长安)和
洛阳之间、并且主要在今三门峡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长安)起于
潼关,过秦
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
新安县东,出
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
崤函古道成为
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黄河出龙门峡谷后,由北向南,到今风陵渡口,南遇
秦岭峻峰,北堵
中条山脉,不得不在此拐弯向东,在两山之间滔滔东去,成了这条古道北边的一条
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岭自
华山、亚武山向东高峻崇险的余脉小秦岭,不可逾越。在这河与山之间的三、四级台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黄土高原,长年的雨水冲蚀,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冲沟。只有在
黄河南岸的一级台地,地势平缓,狭窄修长,是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
关中平原,东端是
河洛平原,北边是
晋南平原。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至少从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间的4000多年间,都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不管是豫、秦、晋三个文明核心区之间还是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一切交流与流通,崤函古道势必成了必经之地和通道。特别是两周和汉、唐时期实行的“两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京畿大道。
崤函古道的基本走向,若以古陕州城为圆心,向西的路线是新店——灵宝(稠桑驿)——阌乡——高柏——太要——阌底——潼关,这条路自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向东的路线有三条:第一条,叫南崤道,由交口向南,走菜园,过
南陵(
夏后皋墓)、
雁翎关、沿永昌河,到宫前一分为二:其一,沿永昌河东行,经安国寺出陕县,过洛宁城村、杨坡、入
宜阳三乡、
韩城沿
洛河达洛阳;另一条沿
太子沟折上硖石,过
北陵(即崤山主峰嵌釜山下的文王避风雨台)与北崤道重合。南崤道若以夏后皋墓为证,距今至少有3800年历史。因开凿时较早,习惯上称“周秦古道”。第二条,即北崤道。由陕州古城向东,过磁钟、张茅,至硖石与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经观音堂、英豪、
渑池、
义马、
新安,出汉函古道达洛阳。这条道开通于
东汉末年,据记载是当时
曹操为了西征方便,加之恶南道险而又远,才开通的,习惯上又叫“曹魏古道”。第三条,是除陆路之外的黄河漕运古道。西起
三门峡谷。东出渑池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其间两岸的崖壁上,至今仍有很多
古栈道遗迹,岸边有多处仓储遗址。这条水路最晚疏通于
秦代,汉唐达到繁忙漕运,是陆上崤函古道功能不足时的补充通道。
二是线路长。《
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潼关,凡四百八十里”的记载,在今三门峡境内,就有400华里之长。
三是使用久。从几千年前刀耕斧凿的崎岖小径到当代的通衢大道,一直延续使用。四是地势险。《水经注》里描述其险至“车不并辕,马不并列”;唐太宗李世民诗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清代曾任陕州知州的张天德在《硖石山修路记》中称“其山尽石,险山戏 巉岩,峣 山角 崎岖……望之,且魂摇而目悸。”五是战略地位重要。崤函古道在历史上是交通咽喉,两京锁钥,险关要塞,今天仍然如此。
现存古道遗迹长约150米,路面宽3米至6米,车辙宽约1.06米,辙痕深0.05米至0.3米不等,呈西北、东南向。辙痕系车轮在原自然石灰石质山坡上长期碾轧而形成,印痕清晰。除辙痕外,局部尚留有人工钢钎凿刻的痕迹。因以后新修的道路改线绕行,这段古道被遗留在一条马鞍形的山梁两侧,虽经风雨剥蚀,依然如初。加之周边原始、自然的环境风貌,其真实性、完整性完全符合世界遗产对文物本体的要求。据专家考证,此处确系崤陵古道之北崤道。现已通过国家和省有关专家评审,入选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