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石乡,隶属于
河南省三门峡市
陕州区,地处陕州区东部,东连观音堂镇,南与
宫前乡为邻,西与
张茅乡接壤,北靠
王家后乡,乡人民政府距陕州区政府驻地温塘43千米,总面积69.25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崤县移治所于硖石坞,置硖石县,与陕县同归陕州,硖石乡境域属河南道。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硖石县为石壕镇并入陕州,属永兴军。
金朝时期,废陕县又置硖石县,属金昌府。
元朝时期,废硖石县,又置陕县,归陕州,属河南路。
元朝、明朝、清朝时期设驿站。
民国元年(1912年),称硖石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置硖石乡。
1958年4月,归张茅公社。
1961年4月,划建硖石公社。
1984年4月初,改社为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硖石乡下辖13个行政村:硖石村、车壕村、王家寨村、南坡村、高崖村、荆山村、黄坡村、东岭村、卫家沟村、三教地村、庙沟村、石门沟村、王庄村。
截至2020年6月,硖石乡下辖13个行政村:硖石村、王庄村、石门沟村、庙沟村、三教地村、东岭村、卫家沟村、黄坡村、荆山村、高崖村、南坡村、王家寨村、车壕村;乡人民政府驻硖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硖石乡地处陕州区东部,东连观音堂镇,南与
宫前乡为邻,西与
张茅乡接壤,北靠
王家后乡,乡人民政府距陕州区政府驻地温塘43千米,总面积69.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硖石乡地处浅山丘陵区,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南与绵延起伏的崤山山脉相连,北近黄河,且南部山地居多,北以丘陵为主,境内最高山峰霸王山海拔1053米,最低点金银山海拔968.8米。
水文
硖石乡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清水河发源于观音堂镇的马鞍山和硖石乡的霸王山、歪头山,全长27.5千米,流经硖石、王家寨、南坡3个村,长8.1千米,后经王家后乡注入黄河,近十年来降雨量减少及环境因素时常干涸,清水河区成为季节河,群众饮用水南山靠清水河发源地积蓄来维持,北山靠井水供应。
自然资源
2011年,硖石乡有耕地面积2.35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硖石乡辖区总人口139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70人,城镇化率13.4%,总人口中,男性7390人,占53.07%,女性6536人,占46.93%;14岁以下2365人,占17%;15—64岁,10190人,占73.2%;65岁以上1371人,占9.8%,人口均为汉族。
截至2017年,硖石乡常住人口20290人。
截至2018年末,硖石乡有户籍人口1139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硖石乡财政总收入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71万元,增值税365万元,企业所得税38万元,个人所得税11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45元。
2018年,硖石乡有工业企业13个,规模以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硖石乡农业属旱作农业区,人均1.69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生产粮食4271吨,人均300千克,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为主,生产肉类325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硖石乡有幼儿园(所)2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60人,专任教师8人;中心校成建制小学5所,在校生1205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72人,专任教师3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硖石乡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3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硖石乡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7个;病床50张,专业卫生人员13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00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503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硖石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5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0户人数723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人,就业困难再就业360人次,农民工劳务输出1400人,增加收入1000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12张。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硖石乡征订报纸200份、期刊500册,业务收入10万元,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4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0万元。
交通
2011年,硖石乡有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7.5公里。
历史文化
2011年,硖石乡因古称硖石坞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