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系)始建于1949年,是全国高校生物学科中较早设立的系科之一。现已发展为包括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
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在内的“一院三所”。
办学历史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49年10月,是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科中较早设立的系科之一。
1998年4月,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和生物技术研究所。
2007年3月,成立应用生物学研究所。
2017年5月,成立生物医学研究院。
2021年2月,成立
山西大学合成生物学学院。8月,学院搬迁至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崇理楼。
2022年,学院建成观赏蝴蝶标本馆、鸟类主题标本馆、植物标本馆三个生物标本馆,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仪器中心。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根据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和
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
生物科学专业为全国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优势特色建设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
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联合开展“2+2”学士学位合作项目。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根据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41人,专职教师12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4人,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学术带头人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7人、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131”领军人才2人、省优青培育项目获得者3人。有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各1人。现有在读本科生912人、硕士生692人、博士生88人。
学院拥有5500平方米的教学和科研大楼,仪器设备总价值达4000余万元。其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设有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与食品工程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还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根据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领域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生物学科,在软科2021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获评B+专业,跻身前20%。
人才培养
学院在校本科生764人,硕士研究生391人,博士研究生64人。学院以“研究性实践教学”为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创新精神为核心,实践能力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近年来,学院每年保送校内外硕士研究生20多名,考研率保持在5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考入重点院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许多赴国外攻读研究生,其中有40%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2%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获得的国家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校级创新项目、获国家和省级科技作品竞赛奖均居全校前列。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学院经常举办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高水平学术讲座,每年举行学生实习成果展览。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为全校领先,考研率、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近年来,学院学生先后夺得山西大学 “青春杯”学生软式排球赛冠军,“希望杯”篮球赛女篮冠军,“栋梁杯”足球赛冠军。学生志愿者开展的“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合作交流
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有30多名教师赴国外深造或开展学术交流。与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并聘请了42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先后举办了多个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或报告会,有多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广泛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学院的发展,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学院的辐射作用。
在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由
山西大学、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汾阳市共建了山西大学杏花村学院和山西酿造产业研究院、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山西大学-汾酒集团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与山西省食品研究所建立了山西省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与太原市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山西大学乳制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西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和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学院现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和食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
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
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1331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特色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工程。
科研成果
全院承担国家及
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多项。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基础研究上水平的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与汾酒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创新中心和多个研发中心,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6年,
李卓玉教授团队完成的“大肠癌治疗靶点GRP78的发现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张建珍教授团队完成的“重要农业害虫分子毒理学与几丁质代谢研究”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
付月君教授团队完成的“蝎神经毒素的活性分析及应用”和
谢映平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果树桃小食心虫监测和绿色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张建珍教授申报的“重要农业害虫RNA干扰效率差异机制研究”项目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一院三所2018年度共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2019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
学院领导
学院环境
2024年3月,经过长期的规划设计,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光合学生社区正式面向生命科学学院全体师生投入使用。
生命科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取名为“光合学生社区”,命名灵感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光合社区”的构建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之光全面融入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管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
根据学院一站式社区“1+2+4+N”的设计,结合学院教学安排的具体情况,促进教室资源的高效利用, 生命科学学院一站式社区的功能分区如下:
“1”导览区(崇理楼A南楼大厅)
“2”——党团活动中心(崇理楼 N235);师生活动中心(崇理楼N229)。
“4”内 · 外空间(崇理楼 N216、N217)心理咨询室、融媒体中心;
动 · 静空间(崇理楼 N236 、N237) 阅览室(职业规划中心、学 业辅导中心)文体室(文体活动中心、艺术排练厅)
“N”——学生宿舍党员责任制、崇理楼内公共区域自习室
现光合社区会议室(CLN235、CLN236、CLN237)已面向学院学生开放预约。未来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更加深入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贴合学院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特色“一站式社区” 服务模式。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