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杨哨所为中哈边界
哨所。 80年代初哨所一名
伊犁籍
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回家探亲,把
边防哨所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别想家,还让他带10株
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将哨所官兵卫国戍。返回边防哨所的陈福林和战友们就把树苗栽在了营房边,于是这个哨所就改名为“小白杨哨所”。
远远地,在车上就能望见在巴鲁克山下布尔干河畔的无名高地上屹立着一坐放哨用的塔楼———周身漆着明丽的迷彩,五星红旗在塔楼顶部高高飘扬;几名士兵背着枪,正在放哨,显得很威武;塔楼前面有一棵白杨树,在阳光下银光闪闪。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小白杨哨所。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著名的军旅歌曲《小白杨》,想必会唱的人不少,而这首歌曲正是源自于眼前这座位于现中哈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小白杨哨所原名塔斯提哨所,是新疆塔城
裕民县境内的一个边防哨所。程富胜回到连队后,他的战友们了解到这件事情后,都非常感动,就和他一起把树苗栽在了营房边。由于哨所干旱缺水,战士们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
布尔干河去挑,尽管战士们每天用洗脸刷牙节省下来的水精心浇灌,但是小白杨难以忍受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相继枯死,十棵小白杨中只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棵小白杨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日夜伴随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1983年夏,著名诗人、词作家
梁上泉来新疆
边防部队采风,为小白杨事迹所感动,谱写了歌曲《小白杨》,1984年
“八一”建军节那天,阎维文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庆“
八一”文艺晚会上,第一次将《小白杨》唱了出来,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激励着戍边将士。塔斯提哨所,从此被称为小白杨哨所。此后,小白杨就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则成了边关将士的
精神家园。走近哨所,门外一行大字“卫国戍边无私奉献”非常醒目,内心中崇敬之情已经油然而生。队员们轻轻地走进哨所的院子,在后院种着那颗著名的白杨树,高大的
树干上“小白杨守边防”几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上面刻着很多已经离开的战士的名字,这颗白杨树该是多少战士用心血养育的啊!队员们从布尔干河带来了一桶水,排着队轮流给这棵白杨树浇水。然后,我们在白杨树下高声合唱了歌曲《小白杨》。
依依惜别小白杨哨所,我们来到塔斯堤连部,这是边防战士生活的地方。每年新兵入伍,连队干部就会带他们到小白杨哨所宣誓,讲述小白杨的故事。老兵复员时,连队都要在小白杨哨所举行军旗告别仪式,并把仪式连同小白杨哨所生活点滴刻录成光盘,发到老兵手里。这,无疑是战士们记忆深处的珍藏。
小
白杨哨所为中哈边界哨所。上世纪80年代初,哨所战士程富胜回伊犁家中探亲,将哨所官兵卫国戍边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让他带10棵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哨所干旱缺水,战士们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布尔干河去挑,尽管战士们每天用省下来的水精心浇灌,但是小白杨还是相继枯死,10棵小白杨中唯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伴随战士们。1990年,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同志到新疆采风,为小白杨事迹所感动,谱写了歌曲《小白杨》 ,当年的
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把它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激励着戍边将士。塔斯提哨所从此更名为“小白杨”哨所。关于重建工作,
李清泉说,小白杨将在保留现有哨所、小白杨的基础上,新建一座综合性展览馆。建成后的小白杨哨所将占地1000余平方米,内设塔斯提战斗展厅、小白杨哨所展厅等,将采用先进的灯光、沙盘、
模拟技术,对整个塔斯提
战斗经过进行还原,还将塑造
孙龙珍等烈士的
蜡像。同时,对小白杨哨所周围的坑道、阵地等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力争再现当年塔斯提战斗的辉煌场面。
阎维文是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
一级演员,
副军级待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
男高音歌唱家(享受国务院颁发 的
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歌坛上,成功的男歌手远远少于女歌手。无论是电视歌手大奖赛还是其它专业或非专业的声乐比赛,获奖的女歌手往往多于男歌手。阎维文是少数成功的男歌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