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
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
社会制度所决定。
方式
对等贸易: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的
贸易方式 展卖贸易:在本国举办的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交易的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通常被称为“
三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贸易、
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也叫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
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偿还货款的本金和利息。(补偿贸易与加工贸易结合,通常称为“三来一补”。)
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1.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
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
经济效益。
3.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中国对外贸易
历史性进步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开展
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但受到当时国际
政治环境和国内
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相对缓慢。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
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货物
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
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货物
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
初级产品为主向
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
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外贸
经营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包括
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后二者的进出口总额目前
均已超过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外贸的半壁江山。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
市场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
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
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新世纪以来,中国与
新兴市场和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
服务贸易的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服务贸易进入新的
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专有权利
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
跨境服务以及承接
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与
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
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
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
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
大锅饭”到
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
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
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
外汇调剂市场。吸收
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
外贸企业的垄断。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
承包制,用
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
出口退税制度。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1月,中国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
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
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贸
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
代理制试点。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
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
法律制度。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
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
非关税措施。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发展历史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发展情况
2022年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平稳开局,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货物进出口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进口、出口分别增长4.8%、13.2%。对主要贸易伙伴增长较快,对美国、欧盟、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1.7%、7.5%和10.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7.8%。“出行类”产品快速增长,汽车、鞋靴、箱包出口分别增长51.1%、31.4%和34.6%,分别高于整体出口增速37.9、18.2、21.4个
百分点。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50.6万家,增长5.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3.6%,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至49.6%。
2022年,我国外贸总值超过42万亿元,连续六年稳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3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2024年1月1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召开,海关总署负责人介绍,据海关统计,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2024年,从总量看,中国外贸连续跨过42万亿元、43万亿元两个万亿级大关,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从增量看,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从质量看,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