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体现了一种思维形式,即对称、平正、整齐、严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性格的特征,是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修辞形式。对偶修辞起源于先秦,后来这种修辞手法被文人墨客采用。
方法简介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独具
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节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方法分类
形式上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例如:
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
——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
——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
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
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 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例如:
——六国结束,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光了,
阿房宫才建造起来。(“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
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
对偶句。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句中对 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内容上
1.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例如:
——只要朋友互相知心,即使分离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海内”,四海之内,古代指全中国。“比邻”,近邻。)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有时长空中的烟雾一下子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波光,闪耀着金色的光彩,明月的倒影像一块璧玉,静静的沉浸在水底。(“皓月千里”对“长烟一空”,“静影沉璧”对“浮光跃金”。上下联意思相关互补)
2.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用刀刻东西,刻一阵子就放下,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用
刀子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能被刻穿。(“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是反对。)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列国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秦国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奉送给它的越多,它侵略你就越厉害。(“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是反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是反对。)
3.串对偶(流水对)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
流水对。它的起句与
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例如:
——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下达襄阳,再向洛阳进发。(行经巴峡巫峡,再过襄阳,直向洛阳,一气贯下,写出急欲出蜀的喜悦心情。)
——要想用尽目力眺望到极远的地方,那就要再上一层楼。(欲穷尽目力,就必然要继续登高。)
结构上
1.成分对偶。
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其中“论时事不留面子”与“砭锢弊常取类型”均为句子中的成分,所以称成分对偶。
2.句子对偶。
其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均为独立的一句,所以称句子对偶。
例子
古今对偶
方法区别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
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
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
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多用于
骈体文。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
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
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
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述补结构词汇意义邻对、宽对、
借对、
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
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
单纯词对单纯词,以
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
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
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
对句。
对偶的
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
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
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
单音词较多,即使是
复音词,其中
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
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 ,《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 的例子还不合于
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
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
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2]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根底”原作“根柢”,是
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所以,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总结出以下几点:
作用
便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
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其他语种
除了汉语之外,其他语言也有对偶现象。但是不像汉语那样的严对,是基于表意汉字的特点的,因而其他语言的对偶都只相当于汉语的宽对。
日语的许多谚语格言都是由对偶构成。在日语的文章中,对偶也经常使用。这些对偶旬既有同汉语对偶的共同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