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treasured sword),古代兵器,是用优质的材料和独特的铸造方法锻造出的剑,剑刃锋利。
青铜器
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是贵族国家对外掠夺、对内镇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武器的发展与改进就受到格外的重视。这时武器之进步,是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青铜不但可以制作多种生活用器,而且也可以制作青铜武器。青铜就是铜、锡或铜、铅的合金;或铜、锡、铅3种元素的合金。青铜制作的武器远比非金属武器使用方便,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在制作青铜制品中,由于铜
加锡或铅的比例不同,致使合金硬度也不同,青铜武器需要坚韧、锋利,因而就比制作容器等器物多加锡或铅。关于制作不同种类青铜制品的合金比例,在
战国人所作的《周礼·考工记》中已有明确的记载。
就所见,商周青铜武器遗存的数量大,品类亦多,形制上也多富于变化,
铸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青铜制武器主要品类有:戈、矛、戟、钺、刀、剑、铍、镞等等。其中
青铜剑在青铜武器中独具特点,许多都
属国之重宝,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知,一些文物收藏家还专门以收藏古铜剑为情趣。
六种不同的青铜短剑与剑首图谱
青铜剑,是佩带的手持
短兵器。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也代表了佩剑者的等级身份,并炫耀富有。《考工记·桃氏》记士阶层由于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层次区别,因而佩剑的尺寸与重量亦有不同的规定,谓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这也就是《左传·庄公十八年》所云:“各位不同,礼亦异数。”
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格又称“卫”(璏)。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首又称“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
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首”。
考究的青铜剑的首
与格等常以玉质作成,这种剑,一般则称为“
玉具剑”。青铜剑的起源与发展,在历史上应有着长期的孕育过程。
西周早期
铜剑,已较多地被发现,如:甘肃
灵台白草坡、陕西长安张家坡、陕西
岐山贺家村、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都有考古发现。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例如:张家坡剑和琉璃河墓52的剑,剑体呈
柳叶状,脊略凸起,无格,无首。
茎端略瘦。茎部有圆孔。有的剑还有透雕
龙蛇饰的
剑鞘,异常绚丽。
西周晚期至春秋的铜剑增多了,剑体也加长了,河南
三门峡市上村岭
虢国墓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4柄铜剑,最长的达到40厘米。圆柱形茎,出现圆形剑首,剑体有高起的脊,尚未有
剑格。河南
洛阳出土的几柄春秋铜剑,其中一柄还套有整块象牙制的刻有花纹的剑鞘,异常考究。
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除个别地区的剑反映了
地域风格外,形制上一般都开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铜剑,绝大部分都有剑首,并普遍出现了剑格,但具剑箍的还较少。长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
吴王夫差剑、
吴王光剑、
越王勾践剑等等,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些宝剑制作精美,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
战国铜剑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特别多,这与当时战争的增多和加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反映了
战争形式的变化,即
车战转化为徒步战,在短兵相接中,剑就会起到重要作用。这时的铜剑一般都较长,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
《楚辞·国殇》云:“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足以说明长剑在这时很普遍。有剑箍的剑,可谓司空见惯。一些铜剑,常伴有漆制
剑鞘出土。有的在剑茎上还缠有缑(丝绳)。铜剑上有铭文的也较多。
商周青铜剑对研究我国古代
兵器史、战争史和青铜冶铸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宝剑
(0)
轩辕剑 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
古字。云:帝崩葬
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
禹剑 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3)
启剑 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4)
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
定光 殷
太甲铸。文曰:定光。古文篆书,二尺。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
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
照胆 殷武丁铸。铭曰:照胆。古文篆书,三尺。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
含光、承景、
霄练 殷代。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
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
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
昆吾剑 周穆王时
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铭曰:骏。大篆书,三尺。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
癸酉铸。
(12)干将、
莫邪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铁。载:吴王阖庐(
阖闾)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13)
越五剑越
欧冶子造。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
湛卢,二曰:
纯钧,三曰:
胜邪,四曰:
鱼肠,五曰:
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采金。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
掩日、断水、转魄、
悬翦、
惊鲵、
灭魂、
却邪、
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铁英。载:
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
风胡子往见之,使作
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
秦昭王铸。铭曰:诫。大篆书,三尺。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
定秦 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
小篆书
李斯刻,三尺六寸。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
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
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
赤霄汉高帝所得。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高帝以
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
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
神龟 汉文帝铸。三尺六寸。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
八服 汉武帝铸。铭曰:八服。小篆书,三尺六寸。以
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
茂陵剑汉
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毛
汉宣帝铸。二剑铭皆小篆书,三尺。以
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衍
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大篆书。平帝在位五年,以
元始元年
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
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
五色石为之。
(26)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铭曰:更国。小篆书。
(27)秀霸 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小篆书。未贵时,在
南阳鄂山得之。
(28)玉具剑 光武以赐
冯异。七尺。: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
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
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
龙彩 汉明帝铸。
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
金剑 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安汉 汉顺帝铸。铭曰:安汉。小篆书,三尺四寸,
永建元年铸。
(32)中兴
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小篆书,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33)
孟德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三尺六寸,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思召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袁绍在
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
解“思召”为“绍”字。
(35)
蜀八剑 蜀
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
梁王理,鲁王永。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赵云各一。
(36)
镇山剑 蜀後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7)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
夏侯恩,青虹。
魏武帝铸魏。
(38)三剑 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39)
文士剑杨修献
魏文帝。: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
杨修剑也。
(40)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
白虹,二曰:
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
青冥,六曰:百里。
(41)
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采武昌铜铁。文曰:大吴。小篆书,各三尺九寸。
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2)流光
吴王孙高铸。文曰:流光。小篆书,建兴二年铸。
(43)
皇帝吴王 吴主
孙皓铸。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
建衡元年铸。
(44)
步光 晋怀帝铸。铭曰:步光。小篆书,五尺,永嘉元年铸。
(46)隶书 以永和五年,於
房山,造剑五口。 神剑,晋孝帝铸。铭曰:神剑。隶书,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47)定国
宋武帝铸。铭曰:定国。小篆书,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48)永昌 宋废帝昱造。铭曰:永昌。篆书,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49)
梁神剑 陶弘景造。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长短各依剑术法,
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
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隶书,
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50)沉水龙雀 夏赫连氐造。铭曰:大夏龙雀。: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52)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
李龟寿。
(53)
火精剑唐德宗所有。《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54)酉蕃宝剑 宋。载:右相都督
张浚,请御前降
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55)古铜剑 宋
苏轼所得。载:
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色,两首新诗争剑。
(56)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7)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载:
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贯为常。
铸剑师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人。中国古代
铸剑鼻祖。
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
据记载:楚王命令
风胡子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
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
铸剑,就以这池里的
水淬水,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
泰阿”,第三把叫“
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