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红茶
工夫红茶品种
宜昌红茶产于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两地,邻近的湘西石门、桑植、慈利等县亦有部分生产。这里崇山峻岭,山林茂密,河流纵横,年均气温13°C一18°C,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无霜期220~3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部属微酸性黄红壤土,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史追溯
宜昌红茶 - 茶史追溯湖北宜昌地区是中国古老茶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茶叶就从巴蜀传播到宜昌;茶叶利用已从生嚼鲜叶进步到生煮羹饮。据《晏子春秋》记:“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说明当地茶叶是煮来吃的,由此可推断,宜昌茶叶利用是从生煮羹饮开始的。三国时,茶叶利用又前进一大步,根据魏·张揖(230年前后)的记载,茶叶利用是将采来的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碎冲泡,加佐调料和作羹饮。
茶区宜昌
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
随后,渔洋关周围地区湖南石门桑植鄂西鹤峰来凤五峰等地,均有广东茶商、江西茶商、汉阳茶商等来此开设茶号,传授红茶采制技术,收购红茶,制茶厂曾先后达到20多家。当时渔洋关以西的粗制红茶,都要集中到渔洋关精制后,再通过渔洋河水运至长江、清江交汇口的宜都,然后才转运汉口外销英、俄、美、德诸国。
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经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
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由于宜红茶品形俱佳,很受西方人欢迎,于是销路大畅。宜红由英国传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宜红茶出口量便一下猛增。据中国茶叶公司资料:至1886年前后,每年红茶输出量都在15万担左右。渔洋关一度成为与湖北省内两大茶叶市场—羊楼洞、汉口齐名的鄂西南最为著名的红茶市场,每年季节茶工达到5000余人。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
红茶发展
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生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
茶区环境
宜昌红茶产于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两地,邻近的湘西石门、桑植、慈利等县亦有部分生产。这里崇山峻岭,山林茂密,河流纵横,年均气温13°C一18°C,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无霜期220~3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部属微酸性黄红壤土,适宜茶树的生长。宜昌人杰地灵,屈原就诞生在宜昌。宜红茶就生长在武陵山脉海拔800~1200米山坡上,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加上长江及其水系的水文气象效应,山中云雾统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生长优质茶的优越生态环境,宜昌是中国的古老茶区,“茶圣”唐代陆羽在其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比较了全国各地茶叶品质后,认为“峡州上”,给予宜昌茶叶以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宜昌红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20:50
目录
概述
茶史追溯
茶区宜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