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
曹操军与
袁绍军相持于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
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
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古战场位于郑州
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
官渡桥村一带,因傍
官渡水而得村名。村内原有关帝庙,存清乾隆年间石碑,碑文云“官渡乃关帝拒袁斩将处”。据《中牟县志》载,这里旧有城叫“官渡城”,又有台名“官渡台”或“曹公台”,乃东汉曹操与袁绍相拒之处。附近有“水溃村”。距官渡20公里霍庄有“袁绍岗”,传说是袁绍屯兵处。
中牟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连商都郑州,东接宋都开封,旅游资源和地表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中牟县位于中原腹地,17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曹袁“
官渡之战”。在新规划的官渡古战场旅游区内,除官渡桥、
曹公垒、汉井、拒袁斩将碑等遗址遗迹外,还有一处占地50亩的古战场艺术宫,是“三国旅游线”上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官渡之战曹公垒、汉井、曹操拴马槐、草料场、拒袁斩将碑、
关帝庙等遗址遗迹。官渡古战场旅游区位于中牟县城东北三公里处,郑汴公路北侧。
渡古战场旅游区开业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旅游界、军事界、商业界等各界的密切关注,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络绎不绝。该旅游区是三国旅游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人文景观。
以弱胜强史册传,
官渡之战今再现虽闻曹袁鏖战事,不临遗址终为憾 官渡古战场位于县北3公里外,公元200年在此发生了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统一北方,雄定中原。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的始末,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这一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形象,此战役不仅具有很高的军事研究价值,而且也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当今也有人说它是一部人才学,为企业家所关汪。古战场尚存汉井、拴马槐、曹公台、关帝庙、拒袁斩将碑等遗址遗迹,均可供游人凭吊,慨发古之幽思。模拟艺术宫则采用古军帐形式,以立体造型为主,配以雕塑、壁画,采用电脑遥控,综合利用声、光、电、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38个故事场景再现“官渡之战”全貌,突出“奇、特、险、新”等特点,置身其中,仿佛历史车轮逆转,将你带到古战争岁月,立时号角阵阵、战旗列列、刀光剑影、万马奔腾、沙场争战、悲壮惨烈……正所谓“以弱胜强史册传,
官渡之战今再现。虽闻曹袁屡战事,不临遗址终为憾”。古战场于93年5月1日剪彩开业,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原国家主席
杨尚昆、
国务院副总理
邹家华、
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参观。
可以乘坐郑州---开封的班车到古战场景区路口下(有巨大的牌楼式景区门),步行10分钟就到.
中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市,东接古都开封,西邻省会郑州,土地总面积1416.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辖11镇6乡,431个行政村。
中牟县属典型的
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雨热同期。年平均日照2366小时,日时数多,总辐射量大,年平均气温14.2℃。全年农耕期为309天,作物
活跃生长期为217天,无霜期为240天,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
复种。中牟县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可利用总量5.5亿立方米,全县年均
降水量616毫米。县境内大小河流40余条,年均引黄水量3.01亿立方米。县域水资源利用保护情况良好,水质优良。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19.55%。中牟
滩涂资源丰富,且为典型的黄河自然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生态功能和环境气候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