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An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庆师大”(AQNU),位于
安徽省安庆市。由
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
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是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六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学校、“数据中国”
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院校。
办学历史
合并前身
1897年,
晚清时期安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省学“
敬敷书院”移建于学校菱湖校区内,揭开了百年育人的序幕。
1902年,在敬敷书院的基础上,分别成立
安徽大学堂和安徽武备学堂。
1902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堂合并成立安徽大学堂。
1904年,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
1915年,更名为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02年,在敬敷书院的基础上,成立安徽武备学堂。
1907年,更名安徽陆军小学堂。
1917年,改为安徽省女子蚕桑讲习所。
合并建校
1919年,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和安徽省女子蚕桑讲习所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46年,改为
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
上海同济大学”之誉。
1949年,改为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三分校。
1955年,学校部分专业分出,成立安徽师范学校。
1958年,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三分校改为安徽师范专科学校。
1977年,改为
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恢复招收本科生。
1978年,安徽师范学校并入。
1979年,成立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分校。
1980年,安庆师范学院成立,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4年,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6年,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6年3月1日,经
教育部同意,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
2016年5月6日,安庆师范大学正式挂牌。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安庆师范大学入选。
2021年,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入选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
2023年6月28日,
安庆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在龙山校区召开。
2024年3月,经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批准,学校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
2024年11月8日,安庆师范大学新闻人才培养基地成立。
2024年11月10日,第六届安徽省计算机大会开幕式在安庆师范大学举行。
2024年12月14日,由安庆师范大学、中共安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黄梅戏文化研讨会暨长江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安庆市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8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66个在建在招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0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优秀人才20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其中5个专业为师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其中9个专业为师范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和示范课程252门,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68项。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新文科、新农科项目各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5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拥有1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教育学、中国史、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教育、法律、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戏曲与曲艺、国际商务、社会工作、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机械、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8月,学校与
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
中阿肯色大学、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等34所国外高校结成友好合作学校。与安庆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4个产业学院(研究院),创新推动“校地联动·四员协同”新机制。
软科排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8月,学校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6个。
科研成果
2011—2016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6项;获得各类科研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22项。
截至2024年8月,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58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4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
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32.12万册,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202.03万种。馆藏古籍中,有明清刻本和比较完整的桐城派名家文献。价值较高的大型文献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大藏经》《申报》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
数字资源包括网上报告厅、万方数据创新资源服务系统、读秀知识库、银符考试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超星名师讲坛数据库、慧科新闻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国研网、晚清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博云系统等中文数据库以及EBSCO ASP+BSP全文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数据库、ProQuest Dialog数据库、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数图外文原版电子图书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等外文数据库,内容涵盖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纸、学术报告、课程、题库等多种数据库类型。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是安庆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85年公开发行,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8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12年恢复双月刊。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陈独秀研究”、“桐城派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95年公开发行,为季刊。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被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同时获得“安徽省优秀期刊”称号。
所获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敬敷世范、勤学笃行
“敬敷”:语出
《尚书》“敬敷五教”,意即谨敬地布施教化。
“世范”:语出《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意即言行要做表率和楷模。
“勤学”:取“书山有路勤为径”语意,意为做事、做学问贵在勤,勤学方有收获。
“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强调不仅要学、问、思、辨,更要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
敬敷书院是学校办
学之源,是学校百年办学传统的象征。“敬敷世范”既体现了学校历史的悠久和作为
安徽省高等教育发源地的寓意,又体现了学校
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倡导广大师生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努力成为社会的楷模。
“勤学笃行”延续了学校前身
国立安徽大学的校训,略作修改,倡导广大师生继承老安大的良好治学传统,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努力为民族、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区情况
安庆师范大学有龙山、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亩。
龙山校区
该校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集贤北路1318号。设有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
菱湖校区
该校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设有人文学院和黄梅剧艺术学院两个院系。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红楼
国保建筑。位于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红楼建于 1934 年,是省立安徽大学和国立安徽大学的教学楼。 著名学者刘文典、 王星拱、 何鲁、 杨亮功、陶因等曾任校长;陈望道、周予同、丁绪贤、苏雪林、朱湘、陆侃如、冯沅君、许杰等曾在此传道授业。
敬敷书院
位于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安徽省近代高等教育发展重要见证。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学”,于 1897 年从城内移建于菱湖之滨,是清代安徽省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 “敬敷” 之词, 语出 《尚书》 ,意为“谨敬地布施教化”。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