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记》为安国寺记系
元丰七年(1084年),
苏轼改
汝州安置即将离开黄州时所作。文章回顾了居黄期间的生活及思想变化,表明了苏轼从一个有为的
封建政治家,经过“
乌台诗案”的严酷打击后,佛老思想的滋长。《安国寺记》是研究苏轼思想变化的重要资料。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
黄州团练
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
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
北宋元丰年至七年(1080―1084年)苏轼谪居黄州,因安国寺“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环境优美,苏轼“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本文系元丰七年(1084),
苏轼改汝州安置即将离开黄州时,应安国寺僧首继连之邀而作。文章回顾了居黄期间的生活及思想变化,表明了苏轼经过“
乌台诗案”的严酷打击后,从佛老中得到了慰藉,思想呈现儒释道融合的倾向。这是研究苏轼思想变化的重要资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
文学家,唐宋
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
书法、
绘画、
诗词、
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
蔡襄、
黄庭坚、
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
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
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
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
进士,任福昌县
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
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元祐四年(1089)出知
杭州,后改知
颍州,知
扬州、
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被远贬惠州(今广东
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始遇赦被召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
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
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与汉末“
三曹父子”(
曹操、
曹丕、
曹植)齐名。”政治上属以
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著有《
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本文是苏东坡因
乌台诗案被政敌迫害被贬到湖北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抒情表意的文章。安国寺位于古城黄州城南长江边上,距离江堤约一里远。其中“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千古佳句。
文章言辞之中,对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打击仍有不平之意,却只含蓄淡淡写出。
苏轼五年来其实并非一念清净,真心“悔改”。但文章也豁达地阐明:世事的纷扰是无处不在的,心灵的淡定也只能靠自己来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