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哲学领域术语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重要流派,它的一系列的女性话语如“她者”、“超越性”、“内在性”等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中重要的话语,对后来的女性主义流派产生了极大影响。
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对所谓的女性“内在性”的超越,企图摆脱“她者”和“她性”状态,使女性主体意识得以树立,使女性成为一个自由的主体,实现自身的价值。
波伏娃的《第二性》是现代女性理论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从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汲取了思想前提,他们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她者”、“超越”、“内在性”等概念建构了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范畴。
海德格尔认为自我与他人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否定性的辨证关系。自我之为自在,永远处在一个客体存在即“他者”的存在方式和创造性的、超越性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的紧张关系之中。萨特则把自我的存在分为两维:自为和自在。认为自为是超越性的自我;自在是内在性的自我。同海德格尔一样,他认为自为和自在之间永远保持着辨证关系,自为依赖于自在并且在自我超越和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构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
波伏娃的《第二性》把存在主义哲学运用到对于女性状况的分析和研究中,系统地阐述了她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观念,勇敢地向世俗宣言:“我们将以存在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女人,给我们的全部处境以应有的重视。”“我们的观点是存在主义的观点。”基于上述存在主义的立场,作者立足于人类意识的宏阔视野,从大量的神话、文学作品中极力捕捉男性意识的闪光,对两性的人类文明进行了探索并指出男人如何通过将自己定义为自我(Self),将女人定义为他者(Other)而确立男性的本体地位的。她写到:“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subject)、是绝对(the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Oth-er)。”序对于女性的“第二性”、“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作者阐述道:“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也就是说,她认为女人的“她者”地位总是和她的总体“处境”息息相关的,是存在主义的。一是源于男权制度和男权意识。波伏娃认为:“要女人呆在家里的父权制,才确定她是感情的、内向的和内在的。”正是在男性意识的主导下导致了女性“内在性”的形成。二是源于女性的“内在性”。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源于她的生育功能;从历史角度而言源于史前的劳动分工:抚养幼儿。正是生育和抚养幼儿等女性的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她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自为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5 15:3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