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三大主要派
后现代女性主义(Postmodern Feminism),在女性主义三大主要派别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
历史沿革
西方女性主义从18世纪启蒙时代开始形成和发展,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的《女权的辩护》是19世纪前最为重要的女性主义著作。女性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自由女性主义时期,这一阶段的焦点是要求男女平等,主要是女性的公民权、政治权利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激进女权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女权运动的目标是消除两性差别,两性差别被视为造成女性附属于男性的根本原因。波伏娃的《第二性》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今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强调两性差异的客观存在,不再一味追求自由女性主义时期的两性平等。当代女性主义所提出的基本口号和要求,“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和实现着后现代主义重建人类文化的基本目标。”
社会影响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界,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一部分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就强调后现代女性主义首先是一种政治,一种实践。“女性主义为建设一种多视角社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洞见,使我们认识到性别角色对主体的建构作用,而后现代理论则迫使我们去重视不同个体、群体和主体立场间的差异性、异质性。”而且,“后现代理论也可以用来有效地批判那些成问题的女性主义,形成后现代女性主义这样一种多视角的女性主义,并以此指导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创作和批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9 17: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