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姜昆,男,1950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祖籍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庄头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早年经历
1950年10月出生于北京,小时候家境并不好,爷爷曾是民族资本家,公私合营后家产就充公了。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只能用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由于孩子多,妈妈也没工作,就在街道居委会上担负一些事情。家里虽然穷,但母亲还是愿意省吃俭用攒下钱带孩子去看《洪湖赤卫队》。父亲是学古典文学的,特别希望姜昆能够接班,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可姜昆从小就喜欢拳打脚踢,说说唱唱,与父亲期盼相距甚远。1968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姜昆奔赴北大荒,成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业余、专业宣传队里的骨干力量。
1957年进入北京东四七条小学学习,后转北京王驸马小学小学的时候,姜昆开始参加少年宫学习吹笛子,学习朗诵;1964年考入北京灯市口中学,1966年毕业;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任十六团团部宣传队队员,七连炊事班长,三连报道组员、兵团战士委员会委员、连宣传队长,团宣传股创作员、团宣传队导演等职;1974年组织二师宣传队,担任队长;1975年担任兵团宣传队副队长;1976年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任省演出队男演员队长;同年年底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从事相声表演。
演艺经历
相声新秀
1976年姜昆带着《三进校门》《赫哲新花》《林海红鹰》到北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在这次调演中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唐杰忠发现了这个相声新秀。之后,姜昆开始跟马季老师学说相声。马季要求他不仅要说相声,而且要写相声。
1977年新年刚过,姜昆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跟随马季老师到湖南省桃源县,在现实生活中去找相声。姜昆以桃源县三八采石组女指导员三推婚期的事迹为主线,在马季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当年尽人皆知的相声名段《迎春花开》,并和马季老师互为捧逗,取得了演出成功。初战告捷,给了姜昆前进的信心。回到北京没一个星期,他和第二位合作者赵炎搭伴参加了平谷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大会,写出了相声《红色园丁》。从那以后,姜昆马不停蹄地向前闯,《喜事》《科学院的春天》《爱的挫折》相继问世。
声名鹊起
1978年,李文华与姜昆搭档,更进一步推出了把个性与人物融为一体的特长,使捧逗珠联璧合,自然默契,相继推出了《如此照相》《祖爷爷的烦恼》《诗歌与爱情》《打针》《想入非非》《看球赛》《小儿郎》《男女有别》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段。
1980年的1月,国家海洋局北京举办“海之春”文艺晚会,请他和李文华参加,他们根据在海军基地舰艇上的亲身经历,和闹出来的一些笑话,由姜昆执笔写出了相声《船与海》。
1981年,姜昆和李文华来到陕西岐山,在山沟里他们呆了近一个月,写出了相声《红茶菌与打鸡血》《歌迷理发》和《想入非非》。回到北京演出时,《想入非非》效果不错,他们便带着这个节目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全国北方片曲艺调演,获得了创作、演出二等奖。
平稳发展
1986年,姜昆看中了梁左的一篇小说,就在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上连夜把它改成了相声《虎口遐想》。此后他与梁左合作的《电梯奇遇》《特大新闻》《学唱歌》《着急》《小偷公司》《是我不是我》等一批作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1987年开始,姜昆相继创建了“中国民俗艺社”、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中华曲艺学会,还与杨澜共同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1994年他又创作主演大型相声剧《明春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上演百余场。1990年,国内首个益智类栏目《正大综艺》开播,当时已连续主持7届春晚的姜昆带着刚刚大学毕业的杨澜一起担任了这档著名栏目的第一任主持人,这也是姜昆第一次正式主持电视栏目。
1994年,姜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加拿大,师从多伦多大学教授石清照教授学习民间文化理论,恰逢加拿大国际幽默艺术节开幕,节日的欢乐和艺术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10月28日,与张国立主持《第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暨闭幕式》。
2002年他担任中央电视台《戏曲人生》主持人,先后为袁世海关肃霜马泰马长礼王文娟徐玉兰于魁智李胜素杨赤等戏曲艺术家制作了专集。2012年参演由国家大剧院出品的音乐戏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在剧中扮演音乐经纪人“吉尔摩”一角。
2015年,在姜昆从艺40周年之际,经过两年精心筹备的大型相声秀《姜昆“说”相声》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姜昆“说”相声》通过回顾姜昆40年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向大家讲述相声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2017年,在《虎口遐想》演出三十年之际,与戴志诚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相声《新虎口遐想》。
2022年1月31日,在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相声《欢乐方言》,并在开场节目《欢乐吉祥年》中担任特邀嘉宾;5月23日,参加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与人民同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特别节目。2023年2月,参加的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落下帷幕;参加的综艺《火星情报局第六季》在优酷播出。
2024年2月8日,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4春节大联欢》,领唱歌曲《掌声响起来》。
个人生活
姜昆的妻子叫李静民,姜昆和妻子李静民当年是火车上结缘,后在合作中擦出火花。不久之后,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生下一女,取名姜珊。1998年,姜昆收养了只有三岁半的小姜河并把他送到了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学习杂技。
主要作品
相声作品
出版书籍
参演电影
参演音乐剧
音乐戏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国家大剧院出品,由左青导演,宗平原华、姜昆主演。该剧取材于约翰·施特劳斯1872年访美事件,根据李岚清的《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和《音乐·艺术·人生》创作。
参加春晚
综艺节目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公益活动
2019年6月1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姜昆艺术公益基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民盟中央社会工作委员会、陕西省慈善协会等单位到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延安小学、凤翔县凤翔中学开展“2019年暑期安全公益行动暨帮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远离意外伤害活动”。
2024年1月18日,以“凝心聚力 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慈善年会在京召开。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姜昆以“文艺助力公益 公益文艺携手前行”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姜昆介绍,溺水、电击、踩踏、火灾等意外事故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健康。自2013年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姜昆艺术公益基金一直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工作,并且编写了《姜昆老师告诉你,意外伤害如何防》图书。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媒体评价
姜昆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群众献上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毕生追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德艺双馨”的内涵,最大范围地传递着正能量。(中国艺术报评)
姜昆有一颗探索之心,生活中的姜昆与舞台上、荧屏里一样,也是一付乐呵呵的模样,平易近人,忙忙叨叨,他的状态是,只要醒着就在不断地打量着世界。(上海采风评)
艺术主张
大曲艺
“大曲艺”,就是把曲艺的队伍做大、把曲艺的影响做大、把曲艺的市场做大,通过这“一大”促“三新”:新人、新作和新的表演形式。希望广大曲艺工作者,以创新思维指导曲艺创作,以“新人、新作、新形式”来展现社会主义新曲艺的面貌,不要过分拘泥于传统“程序”与“表现方式”,只要在主体特质的基础上符合曲艺的规律,不反对从其它姊妹艺术形式上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的艺术实践。
在主持曲协工作期间,姜昆提出了“大曲艺”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得到了曲艺界大多数人士的认同。通过实践也使曲艺得到了创作上的繁荣、品牌活动上的增强、曲艺事业影响上的扩大。
——摘自《曲艺》杂志社2019第1期
“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
1978年,美国喜剧演员Bob Hope第一次来华演出,姜昆和李文华老师为他开场。Bob Hope在天安门广场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我站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上,却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当时,全场哄堂大笑,可姜昆却认为这是一个悲剧:世界著名的喜剧明星在中国却不为人所知。从那时起,姜昆就开始放眼于国外的世界。
姜昆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乐。他的志愿是“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他带领中国的曲艺演员走遍世界播撒欢笑的种子,美国的报纸评论他:“几乎所有的世界华人,都对他转动着希望的耳朵。”老布什总统曾经对围观姜昆的记者和“粉丝”们说:“嗨,我也认识他!”数十年,他不遗余力,就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游走于五大洲,传播传统文化,促进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弘扬全人类的文明和欢乐文化,用笑脸搭起不同肤色人与人心灵交流的桥梁。他说:欢乐是纽带,会把所有的人们连在一起!
培育新人: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
文化的希望永远都在年轻人的身上,都在明天。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从北大荒来到这儿,那个时候我逐渐地踏上这个舞台,到今天我是逐渐地要离开这个舞台。在这种时候,我就特别感觉到,要把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这些新的媒体、新的观众,这些年轻人的身上。绝对不能忽略,谁忽略谁是傻瓜。
我们有一句话叫“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不出一张嘴”。现在舞台上活跃的相声年轻人都是小剧场里培养出来的,小剧场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每天演出,每天接触,每天和观众在一起。这样他有一个量变,但是一旦他走上更大的平台,他需要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他要有质变才可以。那怎么质变呢?这种质变是一种痛苦的蜕变过程,他要逐渐把视野放宽,站到高于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上,才能让作品立意高、有热度、有深度、有广度,这样才有温度。什么叫温度?就是你自己火热,别人也得暖暖和和的,这就叫做温度。
——摘自 中国文明网 40人对话40年|姜昆:笑声飞扬四十年
谈相声的“歌颂”与“讽刺”
我对把相声分成歌颂型相声和讽刺型相声,并且经常把这两种相声的类型对立起来的说法,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认为歌颂型相声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
在相声艺术的精品中,讽刺和歌颂都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讽刺与歌颂都是相声的写作手法。在相声传统节目中像《八扇屏》《绕口令》《歪批三国》《同仁堂》《座数》,很难以内容定讽刺和歌颂的属性,说他讽刺不学无术的人也显得牵强。
所以,我是不太同意动不动就以讽刺和歌颂来界定相声类型的。
——摘自《曲艺》月刊2021年第3期
艺术特色
姜昆的相声很具经典性。所谓经典作品,是它在某一刻、以某种方式撞击了你的心灵,让你久久不可忘怀。经典的产生无不是用尽心、细心、匠心、耐心酿造的果实,经过了心血冲动、热情、兴趣、执著不懈的过程,能长存于世,并且愈是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是显现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对照两个“遐想”联想系列篇章,“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凸显在我们的脑海。姜昆以一个文艺家的伟大自觉,承担了对时代人物的讴歌,对时代精神的体悟,使自己的相声站在时代与人民生活的交叉点上,创造了一个相声艺术的“姜逗时代”。
参考资料
姜昆.北京开放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1:31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