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站是一个地底车站,共设有10条
扶手电梯。其中8条连接大堂及各
月台,其余2条则往返车站大堂及A出口。2005年12月更加建1部升降机,方便乘客来往大堂和月台。另外,为节约能源,本站的10条扶手电梯中会有5条于非繁忙时间期间暂停使用。
天后站设有2个
侧式月台,设有
月台幕门。由于大堂集中于车站中间,所以各月台设有3条通道往返扶手电梯及升降机的位置。
上环 -
中环 - 金钟 - 湾仔 -
铜锣湾 - 天后 - 炮台山 -
北角 - 鲗鱼涌 - 太古 - 西湾河 - 筲箕湾 - 杏花邨 - 柴湾
由于
天后站附近大多为住宅,除了上下班及上下课繁忙时间外,车站于平日较少人使用,是
港铁港岛线14个车站中人流较少的车站。由于本站跟
炮台山站非常接近,本站的部分服务范围会跟
炮台山站重叠,让乘客可以选择使用
炮台山站或
天后站。这亦是天后站客量偏低的间接原因。
然而,当
维多利亚公园有大型活动(例如年宵市场及大型游行)时,该站便会有大量人流,甚至要实施人潮管制措施才能应付。2003年的七一游行出发时间前后,因大批市民乘搭港铁前往维园集合,天后站曾出现大型混乱。
在
天后站起建时,早已在车站上盖物业预留位置起
公共运输交汇处,方便乘客转其他交通工具往返
宝马山等周边地区。由于天后站属于
铜锣湾的一部分,而
铜锣湾亦有其他总站,因此巴士总站做「铜锣湾(天后)」以免混淆。
1967年,地铁规划港岛线初稿中,天后站的位置在炮台山区油街一段
英皇道,及七海商业中心的地底,跟现时炮台山站位置相约。1980年,地铁对港岛线的规划作出更改,将原有的天后站一分为二,称为域多利及炮台两站。其中新增的域多利站位于铜锣湾裁判署地底。两站其后再分别更名为天后站及炮台山站,并于1985年5月31日启用。
车站承建商为日本熊谷组,售票大堂及月台隧道先后于1982年5月及9月开始动工。上层东行隧道以隧道盾挖掘建造;而下层西行隧道则使用了新奥地利隧道建造法,也是首次使用这种建造技术的。两者均在加压环境下进行。
根据《
铁路发展策略2000》的北港岛线计划,
将军澳线将会接驳现有的港岛线,本站将会成为将军澳线延伸的一个车站。
添马 - 会展 - 铜锣湾北 - 天后 - 炮台山 - 北角 -
鲗鱼涌 -
油塘 -
调景岭 - 将军澳<1康城 2坑口 - 宝琳/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