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陵五
英仙座恒星
大陵五(Algol),又称英仙座β(β Persei,缩写为Beta Per、β Per),俗称为恶魔之星,是英仙座中一颗明亮的聚星,也是最早被发现不是新星的变星之一。大陵五是食双星的代表,这一类型的变星就称为大陵五型变星
简介
大陵五(英仙座β),平均视星等2.14等,亮度排行全天第60,绝对星等-0.2等,距离92.8光年,是颗著名的食变星。光变周期为2.867343天。
大陵五主星是颗B8V型主序星,绝对星等-0.3等,质量为太阳的3.55倍,半径为太阳的2.5倍;伴星为K0型次巨星,绝对星等3.1等,质量为太阳的0.79倍,半径达到太阳的3.0倍。当伴星运行到主星和观测者之间,遮住主星,使大陵五亮度下降到3.39等,持续约9.63小时:掩食结束,亮度恢复到2.12等。当主星掩食伴星时,亮度也会下降0.06等。1906年发现大陵五的第三颗星,这是一个和牛郎星类似的A型主序星,质量约为太阳的1.65倍。
实际上大陵五是个三合星。如果把整个英仙座的亮星,想象成英武的珀耳修斯的话,大陵五正可以看做是他手里提着的,美杜莎头上那看一眼就会使人变成石头的魔眼,所以西方人又称它是“魔星”。
观测史
大约在3,200年前由古埃及创作的幸与不幸日历,被认为是发现大陵五变星最古老的历史纪录
大陵五与恶魔类的生物相关联(在希腊传统中是Gorgon,在阿拉伯是Ghoul),早在17世纪之前就知道它的光度会变化。但除了古埃及的发现之外,没有任何无可争议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在166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杰米尼亚诺·蒙坦雷(英语:Geminiano Montanari)注意到大陵五的变化,但它的亮度变化周期直到一个多世纪后才被人们认识,当时的英国业余天文学家约翰·古德利克提出了这颗恒星便光的一种机制。在1783年5月,他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交了他的发现,认为周期性的变化是因为一颗黑暗的天体在恒星的前面经过(或是恒星本身有一个叫黑暗的区域,定期转向地球)引起的。它因为这份报告而被授予科普利奖章
在1881年,哈佛的天文学家爱德华·皮克林提出证据表明大陵五实际上是一颗食联星。在这一点得到证实之后多年后的1889年,波茨坦天文学家赫尔曼·卡尔·沃格尔发现大陵五的光谱有周期性的多普勒位移,推论是由联星的径向速度变化造成的。因此,大陵五成为第一颗已知的光谱双星伊利诺伊州大学天文台(英语:University of Illinois Observatory)的乔尔·斯特宾斯使用早期的硒光电管测光仪对大陵五进行了首次的光电研究。光度曲线显示出了第二极小值和两颗恒星之间的反射效应。在解释观测到的光谱特征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人们猜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第三颗恒星;40年后,这个猜测被确认是正确的。
恒星系统
大陵五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从地球的位置来看,因为Aa1和Aa2的轨道平面朝向地球的视线传播的方向上,因此成为食双星。这对食双星之间的距离只有0.062天文单位。第三颗星(大陵五AB)与这一对的平均距离是2.69天文单位,彼此互绕的轨道周期是681地球日。系统的总质量是5.8太阳质量,Aa1、Aa2和AB的质量比约为4.5:1到2之间。
在过去,这三颗星被称为英仙座βA、B和C,如今有时仍然这样称呼它们。在华盛顿双星目录将它们称为Aa1、Aa2和Ab,还有两颗相距大约1弧分暗星称为B和C。另有5颗微弱的恒星也被列为伴星
对大陵五的研究,导出了恒星演化理论中的大陵五佯谬:虽然联星的伙伴是同时形成,并且质量大的恒星演化得会比质量小的快;但在大陵五的系统,质量较大的大陵五A仍然是主序星,质量较小的大陵五B已经演化至次巨星的阶段。这个佯谬可以通过质量传输来解决:当质量较大的恒星成为次巨星时,它填补了系统的洛希瓣,于是大部分的质量被转移到仍然是在主序星的另一颗恒星。在一些与大陵五相似的联星系中,可以观察到气体的流动。
这个系统也显示X射线和无线电的变化。X射线的变化被认为是A和B之间的质量传输产生磁场的交互作用造成。无线电变化可能是类似于太阳黑子的磁场循环产生的,但因为这些恒星的磁场比太阳强10倍以上,因此这些无线电变化更强大,也更持久。
在色球层的磁场活动周期会诱导伴星的回转半径变化,而回转半径又与轨道周期变化相关联,通过Applegate mechanism的数量级为。在大陵五系统在伴星之间的质量传输较小,但在其它的大陵五型联星可能是周期变化的一个重要来源。
大陵五与太阳系的距离是92.8光年,然而在730万年前以9.8光年的距离经过地球附近时,它的视星等大约是−2.5等,比当前的天狼星还要亮。因为这个系统的总质量是太阳的5.8倍,尽管在最接近时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仍然会对太阳系的欧特云造成轻微的摄动,使进入内太阳系的彗星数量增加。然而,在对陨坑实际数量增加的净效应上,被认为还是很微小的。
名称
大陵五在拜耳命名法的名称是英仙座β(Beta Persei)。Algol则是源自阿拉伯语رأس الغول‎ raʾs al-ghūl:食人魔(al-ghūl)的头(raʾs)Demon Star。
201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组织的恒星名称工作组(英语:IAU Working Group on Star Names)(Working Group on Star Names,WGSN)将恒星的正确名称标准化和建立目录,其中就收录了大陵五的名称:Algol,但这个名称实际上只属于该恒星系统中的主星(英仙座βAa1)。
希伯来的民间传说中,大陵五称为Rōsh ha SāṭānRosch hassatan。大陵五的拉丁名称从16世纪被称为Caput Larvae(卡普特幼虫幽灵的头)。尽管这两个名词是在同一个星座里连在一起的,但喜帕恰斯和普林尼仍将它们独立看待。
在中国,大陵的意思是陵墓,指的是包含英仙座β(大陵五)和英仙座9(大陵一)、英仙座τ(大陵二)、英仙座ι(大陵三)、英仙座κ(大陵四)、英仙座ρ(大陵六)、英仙座16(大陵七)、英仙座12(大陵八)这8颗星。因此,英仙座β就是大陵五:陵墓的第五颗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15:2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