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蜥蜴,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种爬行动物。大蜥蜴是一种外形与龙有几分相似的爬行动物,身长最长可达32英寸;大蜥蜴的特征相当独特,如最上面的两排牙齿完全盖住了下面一排牙齿;头骨上方还有十分明显的“第三只眼”;在步入成熟期后,这片对光敏感的皮肤(称为顶眼)会渐渐消失。
简介
现存两种大蜥蜴是2亿2500多万年前与恐龙并存的种蜥蜴的仅有幸存者。它们形似蜥蜴,但骨架与蜥蜴不同,而且也没有外耳孔。它们的牙齿很独特:单排下齿嵌在两排上齿之间。大蜥蜴习惯夜间活动,白天则待在地洞里。它们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
生态特性
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扫尾巴,就可以将3 岁以下的小马扫倒,然后一口咬断马腿,将马拖到树丛中吃掉。吃不完时,它还将余下部分埋在
沙土或草里,饿时可吃。生活在科摩多岛上的野鹿、
野猪、山羊和各种猴子,见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饱后,趴伏于丛林间,沙滩上或礁岩上,甜睡,晒太阳。它善游泳,具有潜入水中捕鱼吃或在水下呆几十分钟的特殊本能。
生长繁殖
大蜥蜴3~5年性成熟,太阳辐射的自然温度
孵卵,大蜥蜴能活50~80年。
新西兰大蜥蜴
物种沿革
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新西兰大蜥蜴正濒临灭绝。英国《泰晤士报》援引科学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上的文章报道:“由于新西兰大蜥蜴的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因此气候变暖使得孵出蜥蜴的雄性比例上升。长此以往,最终将导致大蜥蜴灭亡。新西兰大蜥蜴是远古爬行动物之一,也是稀有的“三眼”生物。它的远古祖先曾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新西兰大蜥蜴为卵生动物,其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当环境温度在摄氏22.25度时孵化,孵出的全部是雄性。只有在环境温度低于摄氏22.1度时孵化,才有可能孵出雌性蜥蜴。通过实验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对新西兰大蜥蜴栖息环境产生的影响,科学家得出结论,2085年后将不可能再有雌蜥蜴孵出。由于雌蜥蜴稀缺,因此新西兰大蜥蜴将逐渐灭亡。”
研究成果
新西兰大蜥蜴素有“活恐龙”之称,仅生存于新西兰,它是早期恐龙时代幸存为数不多的物种之一,大蜥蜴的远古祖先于2亿年前上叠纪时期与其他爬行物种
相分离。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从事着关于该物种的研究分析,试图揭晓更多的地球物种进化之谜。从事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的艾伦,威尔逊中心的大卫兰伯特负责该项最新研究,这位进化生物学家和远古
DNA分子专家恢复了8000年前远古大蜥蜴骨骼中的NDA序列,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在非常长时期的进化中大蜥蜴的物理身体结构未发现改变,但是它们的DNA分子进化速度却比迄今所测试的任何动物都要快。
重大发现
新西兰日前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大蜥蜴的巢穴,里面还有4个蛋。大蜥蜴的历史可追溯至恐龙时代,这也是人们约200年来首次在新西兰大陆发现它的巢穴。
新西兰惠灵顿卡洛里野生生物公园自然保护主管鲁昂·埃普森说,该公园工作人员在2007年10月31日发现了来自一种本土大蜥蜴的四个坚硬的白蛋。科学家曾一度担心这种大蜥蜴已灭绝。埃普森说:这个窝是偶然间发现的,为
新西兰大蜥蜴正在繁衍后代的首个确凿证据。同时可能标明,公园内的其他地方还有大蜥蜴的窝,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
大蜥蜴是新西兰本土物种,18世纪末期,由于食肉动物的引入,它们在新西兰三个主要大陆濒临灭绝。它们生活在没有食肉动物的32个小岛上。经过动物学家的不懈努力,大蜥蜴的数量有所回升。根据2005年的一项统计,卡洛里野生生物公园共有70只大蜥蜴,到2007年,这一数字升至130只左右。
卡洛里野生生物公园占地面积为620英亩,距
惠灵顿市区仅几分钟车程 ,这里以培育本土鸟类、昆虫和其它远离天敌bZ的动物而
闻名于世。埃普森说,4个蜥蜴蛋每个都有乒乓球大小,可能还有更多没有被发现,因为一般情况下,蜥蜴一窝应有10个蛋左右。工作人员在发现这些蛋之后,便立即将它们盖起来,以免孵化过程受到影响。埃普森说,如果一切顺利,大蜥蜴宝宝会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之间破壳而出。
物种现状
有一种大蜥蜴列入了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UCN)的受保护动物名单,属于敏感物种。在过去的几百年中,由于土地垦伐以及外来食肉动物(如掠食大蜥蜴卵及其幼崽的老鼠)的侵袭,大蜥蜴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早在恐龙由于气候变迁而灭绝的时候,地球上就出现了一些独特的爬行类生物。它们逐渐适应恶劣的气候,坚强的存活了。但是,全球气候日益变暖正一步步威胁着这些古老的生物种群,也许到2085年时,所有这些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因为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它们仅繁衍雄性后代,这些古老的爬行类生物面临生存的危险。
其中一种爬行生物是产自新西兰的大蜥蜴。
新西兰大蜥蜴是古老爬行动物斑点楔齿蜴的仅存后代,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亿年前。它们通常有三只眼,寿命可长达100年以上。通常它们的性别受孵化环境四周温度的影响,在蛋卵时期就基本确定下来。在孵化温度高于22.25摄氏度时产生雄性后代,而在温度低于21度时才会产生雌性后代。大蜥蜴不同于一般的冷血生物,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它们钻进洞里,到了晚上它们才会爬出来寻觅食物。在其一生中,这种有2英尺长的蜥蜴还会多次改变其皮肤的颜色。可以说,这种古老的爬行类生物大蜥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早在恐龙时期就已经出现,如果它们消失,那对这个星球来说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种大蜥蜴就已经很少见了,只在新西兰一些偏僻的小岛上偶尔看到几只。让所有专家担心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
新西兰大蜥蜴栖息地的温度将不断升高,将导致它们的性别彻底失衡。专家称,大蜥蜴的巢穴一般都安在很浅的沙土里,容易受到
地表温度和气候的干扰与影响。尽管大蜥蜴以前能够忍受恶劣气候,甚至在可能是导致
恐龙灭绝的流星撞击中幸存下来。但是,数量急剧下降的新西兰大蜥蜴来说,采集完整的基因库都非常困难,死亡一只大蜥蜴就意味着这种古老的爬行类生物更接近灭亡。
几种濒危蜥蜴
像鱼和
两栖动物一样,蜥蜴是冷血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体温由
环境温度来决定。不过,有些种类的蜥蜴能存储太阳的热量,让它们慢慢分释放出来。大多数蜥蜴是
卵生动物,它们把蛋下在分里,而且把它们埋起来。小蜥蜴在
蛋壳里会长出一颗牙齿,以便用来碰破蛋壳。多数种类的蜥蜴比食昆虫和
啮齿动物为主。也有一些是
草食性动物。
布朗克蜴大蜥
大蜥蜴从
恐龙时代幸存下来,栖息在大西洋正中的岛上。
大蜥蜴是蜥蜴中的一种,全长60厘米,比其它蜥蜴大出两倍。它们生活在东大西洋的布朗克岛和拉索岛上,这两个岛面积很小,合起来也只有10平方公里左右。这两个小岛边成沙漠般岩石林立的地方,但曾经这里被高大植物和低矮的灌木丛覆盖,光是葵科植物就有十多个种类之多,成为沙岸的南侧曾经也是植物丛生的地方。
植物形成的树荫是大蜥蜴理想的住所,它们有时会趴在
沙地或岩石上晒太阳,在炎热的天气里又会掘洞躲在里面避暑。它们身体的颜色是淡黄色的,有茶色和橙色的斑点,光滑的鳞片有100行以上。它们在夜间寻找食物,一般吃植物的种子。当
海鸥的繁殖期来临时,它们也会吃海鸥的卵和幼雏。
葡萄牙把威尔特群岛划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在公元1462年,从此各个小岛变成了食料库,是船只补充水和燃料的场所。葡萄牙人把新的领土找到奴隶带到小岛,使之变成为中继基地。幸运的是,在当初葡萄牙人的船只只停靠在大岛的港口,而对布朗克岛和拉索岛根本没有在意。然而,船员们除去用鱼果腹,没有其他食物。于是便来到小岛上,因为大蜥蜴肉量多、肉质鲜美,所以悲剧终于上演了。
公元1833年,30名犯人被流放到布朗克岛,为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开始食用大蜥蜴,而且他们还发现大蜥蜴的腹部脂肪对刀伤有神奇的疗效。只有两三年的工夫,这里便形成了小规模的蜥蜴脂肪出口的贸易活动。他们砍伐树木,使洪水和干旱袭击了小岛,小岛的表层遭到了破坏,也冲毁了大蜥蜴的巢,之后人们只是偶尔才能看到大蜥蜴的身影。
公元1940年,所能保留下来的只有6幅标本。
科摩多龙
1912 年,人们在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岛上,发现了一种体长3 米的大蜥蜴——科摩多龙。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印度尼西亚的另一些岛上也有分布。它全身披鳞甲,四肢粗壮,尾巴很大,有点像鳄鱼。这一庞然大物的模样显得狰狞可怕:巨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闪烁逼人的大眼睛,嘴巴中长着锋利的牙齿,粗脖颈的四周,是层层叠叠的厚皮肤。
印度尼西亚有一个群岛叫
努沙登加拉群岛,科摩多就是该群岛的一部分。科摩多岛长4~5公里,宽10~13公里。在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岛上的居民称之为“科摩多的龙”。
科摩多岛气候温和,丛林茂密,四周环海,海岸有成片的沙滩和林立的礁岩。这样的自然环境,成了巨蜥蜴生活的“天堂”。
成年的蜥蜴,一般身长1.8~3米(雌性大,雄性小),体重60~130公斤。
皮肤粗糙,生有许多隆起的
疙瘩,无鳞片,黑褐色,口腔生满巨大而锋利牙齿(世界26种巨蜥蜴,只行它有牙齿)。但是,它基本上是“哑巴”,声带很不发达;即或激怒时,也仅能听到它发出的“嘶嘶,嘶嘶”的声音。它扑食动物时,凶猛异常.奔跑的速度极快。它那巨大而有力的长尾和尖爪是扑食动物的“工具”。它以岛上的
野猪、鹿、猴子等为食。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扫尾巴,就可以将3 岁以下的小马扫倒,然后一口咬断马腿,将马拖到树丛中吃掉。吃不完时,它还将余下部分埋在沙土或草里,饿时可吃。生活在科摩多岛上的野鹿、野猪、山羊和各种猴子,见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饱后,趴伏于丛林间,沙滩上或礁岩上,甜睡,晒太阳。它善游泳,具有潜入水中捕鱼吃或在水下呆几十分钟的特殊本能。
科摩多巨蜥,3~5年性成熟,每年7月发情,交尾,8月开始产卵。刚成熟的雌蜥只能产4~6枚卵,每隔2~3天产一次。10岁左右进入产卵旺期,每次产下二十几枚,将卵埋在
沙窝里,太阳辐射的自然温度孵卵,8个月后,幼蜥才
破壳而出。刚出壳时,小蜥大小如同我们饲养的
家鹅。它能活50~80年。
科摩多岛的巨蜥约有500~700条,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印度尼西亚政府严加保护,严禁捕杀。 我们中国也有巨蜥,但比科摩多的龙要小得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德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海因兹。齐尔曼,在文章中描述了初次遇见科摩多龙时的情景。树林中突然传出了阵阵枯叶的籁籁声和干树枝的折断声,伴随着响声,一只庞然大物忽然出现在草地上,它迈着沉重的步子,深陷的双眼发出阴森的目光。巨大的头颅很像鳄鱼,但伸出的舌头却像剑一样细长分又。它的爪子非常锋利,像四只巨大的
耙子,这是蜥蜴类防卫和进攻的武器。看它那不可一世的样子,仿佛只有它,才是科摩多岛上唯一的主人。
科摩多龙是怎样捕食的呢?从树林里慢悠悠地爬出一条巨蜥,它偶尔发现了卧在水塘边的山羊。巨蜥吐着舌头逐渐向山羊靠拢。山羊毫不畏惧地迎上前来,它来了个“先发制人”:猛地一弹后蹄,朝巨蜥的右脑门撞去。谁知巨蜥在与野猪较量时早已领教过这一手,它趁山羊再次竖起后蹄,打算发起第二次进攻时,用粗壮的尾巴使劲一扫,试图一举打断山羊的双腿。然而,山羊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它成功地避开了巨蜥的闪电般袭击。最后,山羊毕竟不是巨蜥的对手:当巨蜥的尾巴第三次扫来时,它被打倒在地。可怜的大型兽类被低等爬行动物一一科摩多龙捕杀了。
现已发现,科摩多龙是一种不挑食的
肉食性动物。幼龙主要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成年的科摩多龙主要吃野猪,鹿和马等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也吃鸟蛋、小动物和动物的腐尸。科学家从在岛上发掘到的化石得知,早在200 万年以前科摩多龙已生活在这些岛上,当时那里根本没有野猪、鹿和
水牛,这些动物是5000年前人类带到岛上来的。那么,那时候的科摩多龙是以吃什么为生的呢?
研究表明,200 万年前这些岛屿上只有四种较大的动物:
竹鼠、大龟、俾格米象和科摩多龙。据考证,科摩多龙不会去捕食大龟,因为大龟有甲壳保护,科摩多龙难以吃到壳内的龟肉。竹鼠实在太小,填不饱肚子,科摩多龙自然不感兴趣。剩下的只有俾格米象了,它身高1.15~1.50米,体重相当于一头河马的2 /3 可以让科摩多龙
饱餐一顿。科学家根据大量事实断定,200 万年前的科摩多龙主要以吃俾格米象为生。身体肥胖、不善于奔跑的科摩多龙,采用的是“
守株待兔”的捕食方法:埋伏在俾格米象经常出没的地方,等猎物经过时,再突然用大尾巴一扫,把对方击倒。
俾格米象早已灭绝,为什么科摩多龙却没有因食物匾乏而消失呢?原来,这是一种极为幸运的大蜥蜴,它们身怀能捕获多种动物的绝技,一旦理想的美味——俾格米象完全灭绝,它们便果断地更换口味,去捕食新的猎物,特别是后来被人们带上岛屿的野猪、鹿和
水牛等大型动物。正是这种极强的适应性,使得科摩多龙能够历经200 万年风雨,依然存在于地球,而不像恐龙那样成为地球生物舞台上的匆匆过客。从这点来说,科摩多龙真正是幸运的大蜥蜴。
孟加拉巨蜥
巨蜥属巨蜥科巨蜥属。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30多种。它们的头和颈都比较长,尾巴也不短,腿很强健。相对来主,身体显得比较笨重。分布在上
旧大陆的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
巨蜥中体型最小的只有20厘米长。有些种类可以长到很大。如印尼
科莫多岛的一种巨蜥,可以长到3米长。东地亚的
水巨蜥可以长到2.7米。澳大利亚中部的一种巨蜥,也能长到2.4米。
婆罗洲的拟毒晰是巨蜥中唯一不属于巨蜥科的巨蜥,它属于拟
毒蜥科,拟
毒蜥属。拟
毒蜥非常罕见,动物学家对它的了解也很少,其身长大约在40厘米左右。
孟加拉巨蜥、
沙漠巨蜥、婆罗洲拟毒蜥和
黄巨蜥属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