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娥氏
中国古代神话
夸娥氏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出自《愚公移山》。
相关记载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愚公(这个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大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而且怎么搁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簸箕和箩筐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刚开始换牙,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竟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担心什么挖不平?”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
太行——山名,就是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同河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地区。
王屋——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一带。
冀州——地名,包括现今河北、山西两省和辽宁、河南两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阳——地名,在现今河南孟县境内。
惩——音称,惩罚。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迂——音于,迂回,曲折、绕道的意思。
豫——音预,地名,河南省。
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陈留县境内。
荷——音贺,负荷,挑、扛的意思。
箕畚——箕,音基。畚,音本。箕畚,就是畚箕,用竹、木等做成的运土器具。
孀——音双,孀妻,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
遗男——就是死了父、母的孤儿。
龀——音趁,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晨表示年龄,约七、八岁。
惠——同慧,智慧,不惠就是愚蠢的意思。
一毛——一草一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匮——音溃,缺乏的意思。
操蛇之神——就是山神,手里拿着蛇。
夸娥氏——就是大力神,力大无比。
厝——音错,安置的意思。
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陇——同垄,陇岗,就是高山。
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道家的著作,为张湛所著。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神话传说,体现了先秦时期神话思维方式的色彩。
考据
《列子·汤问》篇中“愚公移山”的寓言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故事讲述愚公为了搬走挡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率领全家人挖山不止,天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派了两个神仙把这两座山搬走了。这两个神仙,据《列子》说,是“夸蛾氏二子”。
故事中的“夸蛾氏”当然是一位大力神,但除了《列子》以外,没有其他文献记载这位神仙的情况,所以对于其具体身份,一般人并不十分清楚。
有学者指出,所谓“夸蛾氏”的“原形”就是大蚂蚁,“夸蛾氏”可以称为“巨蚁神”。
“蚂蚁”的“蚁”繁体作“蟻”。现代汉语通常用于“飞蛾”一词中的“蛾”字是“蚁”的本字,“蚁”是后起字。《说文解字》:“蛾……从虫我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蛾”字下说:“蛾是正字,蚁是或体”。
“蚁”字《说文解字》未见收录,但显然它是从“义”得声。《说文解字》说:“义,己之威义也,从我从羊”。段玉裁《注》云:“威义出于己,故从我也”。萧登福先生所撰《列子古注今译》指出,“《释文》云:夸蛾氏一本作夸蚁氏。”此处所说《释文》是指唐人殷敬顺纂,宋人陈景元补遗的《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可见在唐宋时期流传的《列子》某一版本中,“夸蛾氏”就写作“夸蚁氏”。
“蛾”“蚁”相通,在古代文献中还可以找到其他例证。《楚辞·天问》:“蜂蛾微命,力何固”,王逸楚辞章句》注云:“言蜂蛾有毒之虫,受天命,负力坚固,屈原以喻蛮夷自相毒,固其常也。独当忧秦吴耳。一作蜂蚁”。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云:“蛾,古蚁字”。
《墨子·备蛾傅》篇:“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注解说:“蛾傅即蚁傅”。按:“蚁傅”亦作“蚁附”,是古代战争中攻打城池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法,形容战争中攻城一方的士兵借助云梯之类爬城时,如同蚂蚁一样蜂拥而上。《孙子兵法·谋攻》篇: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蚁附”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攻城时攻击方的士卒攀附之状。“傅”与“附”在表示“附着”之意时,可通用。“蛾傅”应读为“蚁附(yǐfù)”。由此可见,“夸蛾”亦即“夸蚁”。
“夸蛾氏”中的“夸”,在古代汉语中有“大”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夸,奢也”。《广雅疏证·释诂》:“夸,大也”。著名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中的主人公名为“夸父”,意味着他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
“夸”字表示“大”的这一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所保留。例如,“夸大”一词为并列结构复合词,“夸”与“大”意义相近。此外,在古代,“夸”隐含有“美”的意义。因为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身材高大壮健是体态美的重要特征之一。《诗经·卫风·硕人》中“硕人其颀”、“硕人敖敖”都是形容女主人公庄姜身材高大的赞美之词。屈原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一句,王逸注云:“姱,大。”洪兴祖《补注》曰:“信姱,言实好也,与信芳、信美同意。”“姱”字从“夸”字得声兼得义。由此可见,“夸蛾氏”中“夸”字在描述对象形貌时隐含着赞美之意。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蚂蚁虽然体形细小,但是其负载能力相对其他物种较强。《愚公移山》中帝命“夸蛾氏”负二山的情节显然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而产生。
综上所述,所谓“夸蛾”即“夸蚁”,也就是“巨大的蚂蚁”,《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即夸蚁氏)应当名之为“巨蚁神”。
据《大戴礼记·夏小正》,古人称蚂蚁为“玄驹”,含有蚂蚁是黑色之意。如此,“夸蛾氏”应当是面目黎黑,身材高大的英俊男子形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原本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在它们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多有散佚,“夸蛾氏”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未见有其他记载,也不见于当代学人所归纳的中国神话人物谱系中,“夸蛾氏”的形象的正确描述有助于人们理解《愚公移山》中的相应情节,对于完善我国古代神话人物的谱系也有所益助。
评点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愚公为了排除险阻,打开通道,率领全家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这是一件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愚公胸怀大志,不被困难所吓倒,他敢想敢说敢做,终于在别人帮助下把两座大山搬走了。这就说明:凡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无论怎样艰险,只要具有坚忍不拔的决心,充满必胜的信心,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理想变为现实。
我们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仍须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诸神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2 09:57
目录
概述
相关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