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街道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下辖街道
坪山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位于坪山区的中心,东、南向与马峦街道接壤,东、北向与龙田街道毗邻,西、南向与碧岭街道相连,西、北向紧靠龙岗区宝龙街道,辖区面积11.78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常住人口约14.2万人,户籍人口约1.25万人。 截至2024年4月,坪山街道下辖5个社区。
历史沿革
坪山街道历史源远流长,据松子岭宋代铜钱窖藏遗址考证,南宋时已有汉人南迁坪山。
坪山地域,秦时属南海郡番禺县,汉至三国属博罗县,晋至唐属宝安县,宋代属东莞县。
明清时期坪山属归善县,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陆续有客家人徙居于此,老围、骆屋次第成村,合称“坪山围”。
民国时期,坪山属惠阳县。
1949年10月—1957年11月,坪山乡隶属惠阳县第四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乡,第四区其他各乡均并入坪山乡。
1958年10月,坪山公社成立,同年11月划归宝安县。
1983年7月,撤销公社建制,设置坪山区。
1986年10月,撤区建立坪山镇。
1993年1月,宝安撤县分设宝安、龙岗二区,坪山镇隶属龙岗区
2004年,龙岗区全部撤镇设街,坪山街道仍属龙岗区管辖。
2016年10月20日,原坪山、坑梓两个街道划分为坪山、马峦、碧岭、石井、坑梓、龙田6个街道。
2017年1月7日,坪山区成立,坪山街道隶属坪山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4月,坪山街道下辖5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建设路6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坪山街道位于坪山区中心,东、南向与马峦街道接壤,东、北向与龙田街道毗邻,西、南向与碧岭街道相连,西、北向紧靠龙岗区宝龙街道,辖区面积11.78平方公里。
气候
坪山街道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0.2℃,无霜期355天,年积温8000℃以上。
水文
坪山街道境内有坪山河贯穿全境,东北流向,汇入淡水河
人口
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常住人口约14.2万人,户籍人口约1.25万人。
经济
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有社区股份公司2家,股东人数1604人,固定资产总值3852万元,年产值1792万元。
交通运输
坪山街道有深汕路、东纵路、坪山大道丹梓大道等主要道路穿境而过;深圳坪山站位于坪山街道与龙岗区宝龙街道交接处,是除深圳北站厦深铁路在深圳的第二个站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9月,坪山街道有公办小学3所,公办中学3所。
文化事业
2019年,坪山街道建成2个街道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市级文物单位文武帝宫修缮打造为“坪山城市书房”和“坪山图书馆·客家特藏馆”。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730场次,服务5.2万多人次。
社会保障
2019年,坪山街道发放低保金等各类社会救助金37.9万元。
人居环境
2019年,坪山街道建成1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1个传统文化主题长廊,刊播文明标语、宣传片约5万次,使文明理念家喻户晓。城中村综合治理工程完成95%,“三线”整治完成97%。落实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打造2个街心花园、1个花漾街区。
历史文化
地名来源
在坪山围村后有一宽阔低平的小山岗,名叫“东头岭山”。其地势除了东南部有较高的田头山除外,其余山丘较为地平,方圆坦荡可见,“坪山”因此得名。
文化遗产
坪山是客家人聚居地,有舞麒麟的传统。坪山麒麟舞自创建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麒麟舞活动蔚然成风,开设的麒麟馆多达三十多家,麒麟舞的足迹踏遍淡水香港东莞一代,可谓盛极一时。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岁月的动荡,麒麟舞活动逐渐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坪山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打造坪山客家麒麟舞品牌,建立了19支麒麟队伍。2004年打造的麒麟舞品牌《麒麟呈祥》在市、区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享有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
坪山麒麟舞深受传统汉族民间民俗文化和儒道思想的影响,讲究的是尊礼、崇文的谦谦君子作风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达人治世观。坪山麒麟舞步伐稳健,时而凶猛,时而稳重,整套动作表现了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神态,加上乐器的伴奏及武术表演,具有较高的娱乐性与观赏性。
方言
坪山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文物古迹
丰田世居位于坪山街道六联社区,占地约1万平方米,为黄氏世居,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世居正墙中央开有一扇大门,称为“正大门”,门额上方镌刻“丰田世居” 四个金色大字;两扇旁门,东为“东横门”,西为“西横门”。世居前面一汪碧池,呈半月形,称为“月池”(即祖公塘)。整个围屋背靠猪牯岭,背山临水,取意天人合一。平面布局为 “三堂两横四角楼”结构。房屋左右对称,高墙合围,呈“回”字形。墙上有哨口和枪眼,墙顶辟有巡道,四角筑有炮楼。祠堂居中而设,四周为排屋。围屋内瓦檐、梁架、屏门、窗匾、廊墙都做工讲究,木雕和灰塑精美。
风景名胜
东江纵队纪念馆
东江纵队纪念馆坐落在坪山区坪山街道办事处东纵路旁,这里也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家乡。纪念馆占地约5000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于2000年12月建成开馆,现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有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进报社旧址(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生祖居(坪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部分,集中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与丰功伟绩。
燕子岭生态公园
燕子岭生态公园位于坪山中心区,东靠荔景路,西至龙坪路,南接坪山河,北与金牛西路为邻,于2010年建成。公园总面积 56.16 万平方米,其中自然山体绿化43.18万平方米。公园依原有山体建设,建有木栈道1条,山顶至春晖阁的观景平台 3 个及登山道、廊架,主要建筑物有春晖阁、金燕亭、怡神榭、双燕亭、舞燕亭、雕塑台、半山亭、茶舍、儿童娱乐设施、广场4个、登山道栏杆250米、小品建筑(构筑)物多个、公共厕所5个。
坪山区中心公园
坪山区中心公园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临深汕公路,北靠丹梓大道,过去是一片山野,于200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360亩,集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于一身。坪山区中心公园借助以往的山野溪流现状,开挖了人工湖,形成弯曲的滨水休闲带,利用挖湖土方堆成小丘陵,并利用水位落差造就人工瀑布,增加了水体的可达性和流动性,形成数十米宽的叠水、水帘等水韵景观。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17: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