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芽歌书是流传在
云南省
富宁县壮族地区,以原始的
图画文字将壮族
民歌记录于
土布上的民歌集。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文献,由 81个图画文字构成,笔法简洁、形象,每一个图画文字代表一首歌。这是一部迄今为止发现的用古老形态记录民歌的歌曲,它集中了壮族民歌的精华,承载着壮乡儿女天籁欢歌般的
情爱密码,是壮族最优美的
篇章。2006年年由学者在云南省
文山壮族
自治州富宁县境内发现整理成《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于2009年正式出版发行。
基本简介
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一个壮族聚居的小
村庄里世代传唱着一种
山歌,唱山歌时人们会参照一张画着奇怪图形符号的
土布帮助
记忆,这就是后来被惊叹为“活着的图画文字”的坡芽歌书。
“坡芽”为壮语,是开满染饭花的山坡之意。当地
村民习惯用一种叫做“染饭花”的花朵与糯米浸泡,做出彩色的米饭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芽”即染饭花。
坡芽村现有55户人家,全是
壮族,其中农姓有48户,其余为韦、黄等姓氏。他们世代以稻作为主业,有时也进行狩猎。
坡芽村由于地处深山,极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因此民风古朴,代代相传的
山歌也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坡芽歌书是2006年
富宁县对全县
壮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时在
剥隘镇坡芽村发现的,原件为一块画有81个奇特图形符号的
土布。
据介绍,这是祖传的一份歌书,每一幅图画代表着一首特定的
山歌,81幅图画记载了81首
壮族情歌。这些图画根据每首歌中用以表情达意的主要物象绘制而成,书写符号相对抽象而固定,且能唤起人们
对歌词的相同
记忆,只要见到这个图画,即可根据它约定俗成的特定涵义演唱整首
山歌。
坡芽歌书是一块小小的土布,土布上有红色仙人掌汁绘成的81个古老图画符号,一个符号代表一首壮族山歌。歌书具备壮民族百科全书的史诗性质和要素,反映壮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具有人类学、民俗学、文字学、音乐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生态环境
“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坐落于滇桂结合部
右江上游地区
剥隘镇的大山之中,隶属于
云南文山的
富宁县。驮娘江畔的
剥隘镇,不仅是云南通往两广的大门,也是
壮族文化的“富矿区”。在
壮语中,“坡”即山坡,“芽”是一种开黄色小花的灌木,俗称“黄饭花”,又称“杨咪咪花”,采黄花煮于沸水,可得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所需的黄色染料,“坡芽”即“山花烂漫的地方”,
村庄因位于“坡芽”而得名。
歌圩文化在这里长盛不衰,世代流传的
壮族民歌曲调就多达20多种,类似的
民歌文化现象,即使在壮族聚居的广西也不多见。而大山深处的
坡芽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散发着古老文明的荣光。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葱茏,花繁叶茂,四季如春。
壮族祖先是这块土地最早的开发者,这里是壮族最早孕育稻作文化的地区之一。长期的稻作农耕,磨练了这里
壮族百姓温和内向、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富于创造的民族性格,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里的民族风俗浓醇,当时去的时候刚好是阴历的八月十五,
村民拿出自制的月饼招待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正是这样深厚的文化
土壤,孕育出了坡芽歌书。
富宁县隶属云南东南部的
文山州,地处滇桂交界
珠江上游
右江流域,与
越南毗邻。这里的山地水域曾是
壮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故居地,也是
右江起义的红色迂回区。
坡芽村所属的
剥隘自古是西南边陲重镇(
李方桂曾发表过该地语言的调查报告1944、1957),可通舟直达
南宁,为两广与云南通商要口。现在
富宁县城街头最醒目的标语是:“云南从这里走向大海”。
右江流域的
壮族文化保存最集中,特色最鲜明,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族语言和以“那”(壮语稻田、水田之意)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
富宁壮族也因此被称为“百越民族的活化石”。《坡芽歌书》正是生长在这样的文化
土壤中,记录的壮语是同百色地区一样的壮语北方
方言。
人文环境
坡芽,这个美丽而静谧的
村庄,世居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纯朴、善良的人们。在
壮乡,“歌伴人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
真实写照,唱歌是抒情达意的最好媒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劳作以外的
娱乐,坡芽也不例外,
村民们同样以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消磨闲暇的时光。
“三月三”是
壮族最盛大的
节日,
对歌是其主要内容,一般会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所举行,最吸引人的场景是男女青年互谈友情,对唱
山歌,如果双方有意,则会对敲手中煮熟的红鸡蛋定情。在不同的地区,“三月三”的叫法不尽相同。与坡芽歌书的发现地毗邻的广西,在“三月三”尚未作为
壮族人民的正式
节日之前,凡是在
壮乡举行的这类活动都称为“歌墟”,与坡芽歌书发现地相连的
广南县则称之为“
花街”,唯独
富宁一代的壮族称之为“陇端”,并在陇端街上举行
对歌活动。
“陇端”的历史,可以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书中的《笮都传》记载:“
永平中(公元58年到75年)……辅上疏曰:今
白狼王唐敢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这三章诗,就是天下闻名的《
白狼歌》。
壮族学者研究发现,《
白狼歌》中有“偻让龙洞”的诗句,这里的“龙洞”就是壮族先民“陇端”的同音异写,而陇端街
对歌为
富宁一代所独有,由此可以推断坡芽歌书在东汉时期已具雏形。
坡芽至今仍流传着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老人厅”议事决策的风俗习惯,“老人厅”在
壮语中的发音为“滇东”,“滇”为带有祭祀性质的
干栏式建筑,
壮族村寨中凡是重大的村舍活动,也都在“滇”内举行。《滇国史》考证,“滇国”即干栏祭祀之国,“滇”是定居民族农耕文化的产物,男女
对歌习俗的出现当与定居民族的风土人情有关。滇国是
旧中国中晚期延续至西
汉武帝时期的一个
奴隶制国家,坡芽歌书的出现当在其后,应是
壮族地区进入
封建社会受到汉文化影响的产物,并不断拓展扩充成为今天的版本。
坡芽歌书的奇特之处在于以图记歌。文献《瑶壮传》记载,
壮族有把歌记录在
扁担上的
习俗,且“间以金彩作鸟卉于上,沐以漆,使不落”,这类记录歌谣的方法类同于坡芽歌书。由此可以推断,坡芽歌书的出现与
壮族习俗和陇端街的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
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正是壮乡丰富的
民歌文化、壮族图画表意的
习俗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才有坡芽歌书的代代相传。丰富的少数民族物质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的样本坡芽歌书是文山
壮族传统
民歌的一种古老的传承形式,是壮族的重要文化遗产,2006年发现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富宁县的
坡芽村。这里是一个
壮族聚居的地方,素有“
歌海”之称。文山的
壮族人民伴歌而生,踏歌而逝,丰富的文化
生态土壤孕育了丰富的
民歌文化,坡芽歌书就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
文化环境之中。
意义解读
【词】49个(基本分两大类:自然26个、人文23个),占60.49%;如:1月亮,8孤独人1独生子等。
【词组】13个,占16.05%。
偏正词组12个(其中10个数量词组),并列词
组1个。如:4两只鸳鸯30七日。【句子】19个,占23.46%。如29想哥妹厥昏73下雪,等。
歌词大意
这是一部
壮族爱情组歌,反映了谈情说爱的全过程,展示了
青年男女的炽烈感情和互相考问的智慧。阅读方式:从右向左,由上至下。组歌以
五言句为主,每首歌四句到几十句不等,独立成篇。可用不同
曲调变化而歌。歌书以“月亮歌”开头,一位亮丽的小伙子在皎洁如镜的月光下唱起求爱歌,述说自己的孤独。聪明的姑娘用种种方式来试探、选定自己的心上人。男女对唱,开头男的一连唱两首,后来
一唱一和,你来我往,反复交流,倾诉衷肠,相知相恋,誓死不渝,并相约白头偕老。绿头鸭(
鸳鸯)、紫梅、想你想得死去活来、同桌吃饭……,肠相结,绳相搓;最后手拉手,心连心,如同竹笋根连根。生生死死,刻骨铭心,荡气回肠。
他们说,听懂壮语的人会落泪的。
例如,歌词“绿头俩鸳鸯,伸头戏泉汪。引颈泉流上,下河巧梳妆。我俩同方向,命定结成双。十泉汇成池,百池汇成塘,泥堤不塌方。百年聚成月,咱不提相忘。”
图案
歌书中所画的图案中有很多幅与
广西、云南一带发现的
铜鼓纹饰和岩画图案有相同和类似之处,都有
鸟、
鱼、
马、人物、犁、船、
干栏式建筑等图案和纹饰,这些图案和纹饰都带有明显的
壮族文化特征。坡芽歌书是仍在被
村民使用的“活”文化;岩画是已经不再发挥其原有功能的“死”文化;部分铜鼓虽然仍在被村民使用,但铜鼓上的纹饰、图案和符号已经意义模糊。对坡芽歌书图案和铜鼓、岩画图案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坡芽歌书中的图画符号,对我们认识
壮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幅图案代表一首固定的
山歌,这块布上的81个图案记载的是81首
壮族情歌,每个图案即歌中用以表情达意的物象描绘记录,只要见到这个图形,即可诵读整首山歌。
符号本意
调查结果说明,使用歌书符号在当地比较普遍,特别是不懂汉话、不懂
汉字的
壮族群众,但不一定系统成套,比较松散、灵活。
壮族民歌有农事歌、祝婚歌、祝寿歌、
祝酒歌、手巾歌、迎亲歌、同年歌等。坡芽歌书仅仅用于谈情说爱。按发掘者、整理者的话讲,坡芽歌书是一部有固定的“套路”的情爱
教科书,是用歌声相识、相知、相恋的一部经典教材。
在形态上,坡芽歌书符号图画性极强。描画绣花是善于女红的妇女强项,惟妙惟肖的
图形多为
女性所为。坡芽歌书植根于
壮族地区歌圩与壮戏的风情民俗、乡土文化
土壤之中。
单纯以形表意的坡芽歌书81个图符已初具文字某些特征和某些功能,但不能与语言
系统配套,只能用象形、
指事、会意等构型手段,记录孤立的词、词组、句子,不能全面记录语言。仅仅是文字萌芽阶段的一种辅助性帮助
记忆、记录
民歌的原始方式。因此,坡芽歌书,以及
东巴文、水书等,给我们带来一串思考,什么是
文字?文字的类型?广义的文字概念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被某社群成员为记录语言中词、
词组、
句子而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有固定的形音义,能够完整记录语言,即无遗漏地一一记录语言的词(包括实词、
虚词)的是成熟文字,其代表为甲骨文。
符号象征
一块长1米、宽0.5米的白色旧棉布,81个用当地野生刺果的汁画出的红色物象符号,记录了月、星、树、稻叶、犁、斧、禽、马、人、衣、手、口、房屋、鸟笼等81个物象符号的坡芽歌书,每个符号大小约一寸,由仙人掌的汁液绘成,被当地人称为“布瓦吩”。在
壮语中,“布”指“一张、一页或一面”,“瓦”指“绘画、花或歌”,“吩”专
指“唱歌”,“布瓦吩”即“把花纹图案绘在
土布上的
山歌”,翻译成汉语即是“歌书”。
“《坡芽歌书》中81个符号以
叙事和
抒情的手法,象征了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识,相互倾慕到相恋、相知,最后相约白头、
誓同生死的全过程。因此,坡芽歌书是特定的
壮族地区、特定年龄段的壮族群众,用来记录特定情爱场景的
民歌的符号。起到了文字的某些功用,处在文字发生发展的早期阶段。使用者主要是女性,少数男歌手偶尔也用。其社会原因是没有文字或文字知识不够或掌握的文字不便所致。
这81个符号,是用来记录和传达语言而书写的符号,是直接提示
诗歌的物象,应属于
表形文字。81个图案符号代表了81首壮族情歌。
作品内容
《坡芽歌书》的内容为“
壮族爱情三部曲”。《坡芽歌书》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由第1~32首歌组成,这是一组展示
壮族男女自由恋爱的情歌,如第17首为女性向男性发出的《赌誓》:“赌你就赌你,赌你去嗑木棉籽,赌你去嚼丝瓜籽,赌你看上妹。”木棉籽和丝瓜籽味苦而臭,女性赌誓男性去咀嚼类似的苦涩东西,是激发男性追求女性的决心。
第二部包括第33~67共34首歌,这是一组背叛封建礼教的绝唱。此时,男女双方
对歌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恋,都急于了解对方的
婚姻真相,急于摆脱已成事实的封建童婚陋习的羁绊。如第3
3首《紫梅》,女方试探性提出 “双手扶紫梅,巧嘴哄妹心,转脸向妻笑,还骗妹独身”,第34首歌《两棵紫梅》,男性猜测性地反问女方“妹已有人订,妹八字他拿,枉然交朋友”。又如女方在第45首《纱条》中唱到:“哥说没有妻,哥妻在
百色卖棉,哥妻在
剥隘卖糖。她帮哥拿称,坐靠椅数钱,哥妻享富贵。”男方在第56首《木锯》中唱到:“妹说没有夫,上月哥去见,本月哥相遇,相遇在院边。拿斧做木活,院里满刨花,
晒台满锯沫。”再后来,男方在第66首《房屋》表达对女方坚定不移的忠贞爱情:“如成情侣咱相爱,藤顶做房也值得;如成
情侣咱相伴,树稍做房也乐意。没有饭喝风,没有柴烧糠,永远不相吵……咱俩同生火,火熄咱同吹,火旺咱同笑,相爱乐融融。”之后,男女双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相亲相爱,摆脱了封建童婚陋习的羁绊,获得自由幸福而美满的爱情。女方在第67首
《马》中唱到:“今夜星斗亮,金与银同熔,马缰绳相扭,银钮把衣扣,我俩讲相爱,谁个来干涉?”第三部由第68~81首歌组成,表达的是幸福
生活的誓言。如男方在第72首《浮萍》中表露了得到知心爱人的喜悦之情:“若得妹为妻,高田埂变矮。旱田变水田……爱你爱不够,赏妹手脚饱。”女方在第73首《下雪》中表示寻找到了如意郎君:“若得哥为夫,腊月下雪粒,坐
晒台也暖,四月虽没米,饭不吃也饱,菜无盐也咸,咱成家
心甜。”第81首《连根笋》共有 30句歌词,是坡芽歌书中歌词最长的一首,是全歌的高潮和亮点,也是恩爱
夫妻百年好合的见证。
艺术风格
坡芽歌书是一部优美的爱情
民歌集,是当地人习
唱情歌的教科书。歌书里所选的都是当地传唱很久的传统
民歌。据统计,
富宁县世代流传的
壮族传统民歌
种类很多,曲调丰富,主要用于谈情、说爱、祝婚、祝寿、赞美、讽刺、
猜谜等,许多歌曲在世代传唱中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套路,其中尤以男女对唱的情歌最能体现壮族细腻如丝、柔情似水、才思敏捷的民族特色。这类情歌除了赶“拢端”在野外唱,也常于喜庆时节在家里对唱。
坡芽歌书的81
个符号,记录名物词1词组的有62个约76%,含有动词的我们作为句子处理,有19个约24%。每个图符,仅仅是作为记号、关键词、
标题,帮助
记忆,标识、提示一首歌的内容。有时用于起兴、比喻、
借代、反衬、谐音暗喻;或白描式的直白表露、直叙场景,等等。文字除记录语言之外,作为符号还有
标识、提示、记事、凭证、艺术、魔咒等功能,这些不一定与语言一一对应,特别是图符文字。有时坡芽歌书图符所标记的不一定是关键词,仅仅是一些用比兴等提供联想、约定作为标记、提示因此,坡芽歌书的一个图符直接对应不是一首歌的
歌词内容、整个章节,而仅仅是一个物象概念的词语;再由这个词语提示一首歌。也就是说,一个图符记录的不是篇章,而是词1词组,或句子,因此不能说是篇章文字。即坡芽歌书记录
民歌的方式是:图符——词句——篇章,不是图符——篇章。
一个字符作为提示性
引导词,引出没有写出来的一句话、一段话。这里我们想起水书解读中的一个难点,与之相类似。这种字符在
水书被称作口诀字。
这些
民歌是以
壮语北部
方言演唱,男女相对,
一唱一和;句式多为五言,每首四句或数十句不等,以首尾韵、腰尾韵和尾韵为主要的押韵方式,
韵律严密和谐。
《坡芽歌书》所载的81首情歌,集中了
富宁壮族情歌的精华部分,除最末一首歌为男女合唱外,都为男女对唱。
民歌格式为
五言四句至几十句不等,内容层层递进,
一唱一和,环环相扣。
从文学上看,坡芽歌书不仅有诗经的韵味,有汉乐府的手法,还有梁祝的凄美;当然更多的是情感的真挚表达、对爱情的炽热追求。我们从
壮族情歌的质朴,看到
古诗的风貌,
民歌的生机;还有
赋比兴的娴熟运用,
表现手法自然巧妙,以及唱腔曲调优美婉转。坡芽歌书是民间爱情体验的再现、当地社会场景的影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坡芽歌书是歌诗与鲜花、智慧与诚挚、美丽而多情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评价
中共
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熊荣元这样评价:“《坡芽歌书》是文山州民族文化
土壤中怒放出来的一朵文化奇葩。它流传在云南省
富宁县壮族地区,2006年被我州的文化工作者所发现,是云南省
民族文化遗产中可以与东巴文化并相辉映的宝贵民族文化资源,是
中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认识价值和开发价值。”
中国语言学专家
周有光将《坡芽歌书》定位为“文字之芽”,
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则认为《坡芽歌书》“不仅有诗经的韵味,有汉乐府的手法,还有梁祝的凄美”。
中国
壮族古籍专家
黄桂秋认为《坡芽歌书》堪称“世界级”的发现,是“
骆越族群原生自创的图画文字,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
情爱密码。”清华大学教师、中国女书研究委员会主任赵丽明认为《坡芽歌书》在“文字形态上,比
东巴文字更古老;在文学形态上,具有
诗经的韵味,《坡牙歌书》的文字印证了文字发展的过程,是祖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是在
原始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以各民族为单位承载的文化
形态,而《坡芽歌书》
毫无疑义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歌书成功塑造了两位无名男女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勤劳、勇敢、热情、
桀骜不驯、敢于藐视封建礼教的粗犷性格,听之下来,似乎可以看见他们栩栩如生的可爱形象在遥远的社会舞台上作着可歌可泣的表演。《坡芽歌书》集
赋、
比、
兴于一身,歌词精炼,诗意盎然,朗朗上口,既有
山歌风味,又有诗体的韵味,文学色彩强,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既是
壮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宝库中又一新的结晶。
《坡芽歌书》由于具有独特
山歌体的性质,是首创了图案取代歌名的一部史诗。 81个歌名图象到底是不是古文字的遗裔,《坡芽歌书》的曲调与周边
山歌曲调的关系,山歌内容从头至尾是否一对青年男女对唱的关系还是不同场景下由一
对歌手出面仿真多对男女对唱的关系,还待于相关专家进一步地开展研究。《坡芽歌书》经过拓展之后有价值的未知数还有很多,诸如歌书还涉及到商业贸易和航运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青铜
铁器的冶炼、
畜牧业和养殖业、农耕文化和
壮族社会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关系、教育在壮族地区兴起的情况、天文学和巫术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探讨,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进行开发性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才能洞察到《坡芽歌书》的无穷魅力和广袤而可观的灿烂前景。
总的说来,《坡芽歌书》具备了
壮族百科全书的史诗性质和要素,歌颂了一种阳刚与柔情尽善尽美交织而形成的崇高的美,壮丽的美,是中国文化艺术
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存在问题
1、同名异歌。拿歌书图符给邻近其他地方的
壮族看,能识读并唱出相应名物的歌;但要注意,例如月亮歌不只一首。
2、同符异读。图符解读的不确定性:如第2个图符,是星星还是石头?因为第1个符号是
月亮,很容易想到
星星。我们看到最早翻译的手稿就译成了星星。其实是小石头堆。
3、同符歧义。这也是解读的不确定性。如第78个图符,田地,“若得妹为妻,无田我垦地,旱糯香又粘。”歌书原意为“只要我们在一起,没有田,种地也可以幸福。”但孤立只看这个图,也可以解释为“又有田又有地。”即一图多解,一符多义。
4、同义异符。反过来讲,一首歌的图符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坡芽歌书也存在“
异体字”。笔者见到几个版本,大同小异,如第66图符房屋等,这些不影响交际。但第67图符,就很容易发生歧义。前者据
唱词译为“马缰绳相扭,银钮把衣扣,我俩讲相爱,谁个来干涉?”而据后者有解释作“男女主人公骑在马上,奔向自由,去领略自由恋爱的甜蜜。”
5、同符异构。有时,一个图符可以解读为
词组,也可以解读为句子:第29图符晕死的人1想哥妹厥昏(爱哥揪心痛,想哥妹厥昏。妹死席上横,昏死七八天。……想哥又复活)。
发展现状
《坡芽歌书》是一部
壮族爱情组歌经典母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坡芽歌书给人们带来文字学、
社会学、
人类学、文学等多角度的思考。
在整个发现、挖掘、整理、报道过程中,
富宁县的同志非常严谨、
科学、规范,审慎地向世人介绍了美丽而奇特的文化现象,为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全县最高领导层重视,及时作出指示,先保护,再调查,同时报告有关学术单位。由懂行的人具体负责,集中优势人才。更令人欣慰的是随时请教专家,整理过程始终在最权威的
梁庭望教授等专家指导下进行,避免走弯路。同时在宣传报道上很慎重,没有过热炒作。经过两年时间,完成了《坡芽歌书》的对译、直译、新壮文翻译及国际音标标注工作,即将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前言》写得客观、中肯,体现了整理者的严谨科学态度。
当地
壮族有个
习俗,老人过世时会将自己的物品焚毁,以便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使用,因此《坡芽歌书》中的一些唱词由于抢救不及时,就这样永远消失了,这也成为《坡芽歌书》传承的一大遗憾。有人曾经看过一本壮语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它的主人过世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个剧本。
为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富宁县成立了保护领导小组和《坡芽歌书》编委会,集中
人力、
物力、财力对《坡芽歌书》进行全面翻译整理,并认真做好申遗和著作权申报工作。在有关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3年多的破译和整理,已被列为国家“
985工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系列丛书之一的《坡芽歌书》近日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当地还从壮剧团中挑选了一些人组成文山坡芽壮歌队,来扩大坡芽歌书的传承与影响,每年还会组织他们去
坡芽村住上一段时间,向传承人学习唱
山歌。
随着《
坡芽歌书》被人们广泛关注,
坡芽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坡芽歌书》被发现到现在3年多的时间里,由于
富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对该村加大了扶贫的工作力度,已投入了近200万元。目前,该村已建起了传习馆,村中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也有了明显改观。